去年6月2日,无锡太湖十八弯地区可见蓝藻污染非常严重。今年4月,蓝藻再次提前出现。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林泽新称,蓝藻出现时间,过去一直在7-8月,但去年5月底,太湖就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而今年更早,这才4月初,蓝藻再次提前现身太湖。他表示,根据他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详情]
专家:太湖蓝藻水华生成机制
  秦伯强表示,太湖蓝藻水华生成和湖水的营养盐浓度、水温、水位、降水、风向、水流等水文、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从太湖目前状况看,湖水中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较高,已经形成“藻型生境条件”,一旦气象、水文条件具备,就会出现蓝藻大规模暴发。
  秦伯强认为,蓝藻水华是湖泊自身释放营养的一种途径,一般不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去年无锡太湖水危机发生,除了气温偏高、水华提前暴发因素外,还有风向条件有利于水华在水厂周边的岸边上堆积,使得蓝藻水华污水团最终污染取水口。[详情]
    □相关评论
面对太湖蓝藻,我们需要何种理性
  对于太湖蓝藻及其背后的水污染,过分恐慌当然不是理性做法,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呼吁“理性对待”顺理成章。但细品专家摆出的上述“理性”论据,以及“不必炒作”的批评,又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个疑惑。[详情]
冷漠的“非理性镇定”才可怕
  要是新闻媒体对太湖蓝藻不“炒作”,蓝藻暴发官员领导不“反应”,人们把蓝藻当成阳光空气般的“常态”存在,暴发的蓝藻会自动消亡还是变本加厉?没“炒作”,没“反应”,一脸优雅十足的样子,套用新词为“非理性镇定”。[详情]
理性看待民众对蓝藻的关注
  事实表明,善汲民智者,往往是极富智慧者。把民众对蓝藻事件的关注,视作非理性,这充分说明个别专家对科学发展认识不足,对构建民意政府的认识不深。无疑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这甚至比蓝藻事件更让人感到可怕。[详情]
对成为常态的蓝藻不能麻木
  因为触及公众的日常生存,严峻的污染现实渐渐让公众养成了一点痛感。这种敏感和痛感对于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必要的,一方面,始终对这种“异常的正常状态”保持警醒的姿态,可以避免所谓的“常态”进一步恶化。[详情]
蓝藻都不算反常了 还让人怎么理性看待?
  只要政府加强对太湖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即使今年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群众也会对政府的政绩有个客观评价,从而保持理性。可是,经专家这么一解释,反而让人觉得政府有避重就轻的意味。[详情]
别拿“蓝藻常态”推卸责任
  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这样的说法不仅无法让我们理智起来,反而会使我们更加恐慌起来。如果政府部门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他们整理蓝藻的动力又何在?其实要想使公众理性起来,要想使公众不恐慌,最好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详情]
“惊慌”也是民众的一种理性表达
  同样,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危机面前,民众也无法不惊慌。太湖大面积爆发蓝藻的原因,此前已经形成共识:一是天灾,全球气候变温,二是人祸,水污染严重,而治理却得得捉襟见肘和严重滞后。[详情]
“理性”与蓝藻危机感并不矛盾
  笔者觉得,这是一种基本的公共危机感,并不能与缺乏理性的“恐慌”划上等号。谁也不希望灾难再次危及社会,但灾难毕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如有专家所言,只要太湖污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湖蓝藻就极有可能大规模爆发。[详情]
让群众理性看待,别让群众无限等待
  其实,群众的恐慌有时能成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危机事件最有力的利器。试想,如果无群众的关注,谁又能保证太湖迟早有一天不仅仅是蓝藻肆虐,而会变成一湖死水呢?群众的关注太重要了![详情]
蓝藻再次袭击太湖,问题出在哪
  问题在哪里?是蓝藻过于顽劣,根本没法治理?可是,当年频频遭遇蓝藻之害的云南洱海,在当地环保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努力下,咋就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至去年滇池在为蓝藻袭击焦头烂额时,洱海却仍然保持着五六十年代的那种秀丽。[详情]
太湖蓝藻:应该重视百姓的担忧
  这样的担忧是有必要的,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对待这种担忧,做好预防工作,而不是用一顶"不理性"的帽子"扣"之大吉,你要民众如专家那般"泰然自若",有关部门总得做点实际工作吧?也许,这种实际工作已经在做,汇报给大众。[详情]
蓝藻常态背后的卸责常态
  事实上,将“太湖蓝藻已是常态”用于告诫公众“理性看待蓝藻”的叙事逻辑就是:蓝藻频发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已然类似“天灾”,与政府部门的治理举措无关。其反映的就是事故发生后的“卸责常态”:政府部门在给相关事故定性时。[详情]
面对太湖蓝藻我们需要何种理性
  哲人尝言:“最大的理性是能够反思反省的理性”。具体到环境保护,这种最大理性显然只能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形势稍有好转,犹须兢慎”(温总理语)的理性,而非那种避重就轻、自以为是乃至“麻木不仁”的貌似“理性”。[详情]
“蓝藻是常态”专家在为谁“辩解”
  近日“理性”一词变得异常时髦,什么理性爱国,理性抗议,理性抵制,等等不一而足。可是,专家呼吁群众理性看待太湖蓝藻,就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太湖发生蓝藻污染水源,将直接影响沿太湖地区居民的生活饮水。[详情]
理性看待蓝藻与建设性吹捧
  或许,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太湖蓝藻在“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会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此之前,最要紧的还是莫为民众的“惊慌”定性,很不屑地把这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心理称之为“不必要”。[详情]
惊闻“专家称太湖蓝藻已是常态”
  既然现在蓝藻已经成为环境大害,那么专家们应有的“常态”,应当是客观地报告太湖蓝藻的实际发生情况,实事求是告诉人们蓝藻对身体的危害性,告诉人们怎样在蓝藻暴发的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以便把蓝藻对身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详情]
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太湖蓝藻
  太湖出现蓝藻,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可能发生大面积蓝藻爆发。这是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改变的事实。对于这难以改变的事实,我们可以不惊慌。专家也可以劝诫人们不必惊慌。但是我们却不能以所谓的理性要人们麻木地去对待蓝藻。[详情]
面对太湖又现蓝藻,到底谁不理性
  试想,当太湖蓝藻已成为既定“常态”,公众对太湖蓝藻都得习以为常,随之环保治理无疑会拥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有人对太湖污染治理责任也就麻木了。如此推想下来,我们不禁要请问那个专家,面对太湖蓝藻,到底是谁不理性?[详情]
    □专家观点: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孔繁翔研究员认为,经过努力,可以把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今年即使太湖出现大面积蓝藻暴发的情况,只要应对得当,完全可以确保饮水安全。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太湖水质是稳定的。近期江苏省提前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所采取的调水引流、控源截污、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等措施十分得当。
  中国环科院湖泊基地负责人金相灿教授表示,蓝藻暴发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是造成蓝藻生长和暴发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水温升高也是蓝藻暴发的诱因。只要湖泊营养盐浓度长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即使完全切断外源污染,只要温度、水流、光照等条件适宜,蓝藻很可能大规模暴发。这一现象即使在采取非常严格的治理措施的条件下,仍会延续三年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湖泊的蓝藻治理、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日本的琵琶湖的治理就经历了三十多年。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强调,当前太湖蓝藻密度较高,水质仍处“藻型生境条件”状况,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短期内难以消除,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影响
苏南浙北再拉警报:蓝藻再袭太湖 附近村民打井取水
  去年蓝藻大暴发引起无锡自来水危机,太湖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记忆还未退去,“绿魔”又再次悄无声息地袭来。据新华社报道,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再度出现大面积蓝藻。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太湖仍有蓝藻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详情]
    □专家建议
环保部组织专家研究对策 六措施遏太湖蓝藻暴发
  针对今年还有蓝藻暴发的可能,金相灿提出6项应对措施。要强力控制污染源。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工业污染源控制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取消围网养殖,加强污水处理厂出水、养殖废水、面源污染等低污染水的控制措施,修复湖滨带,增强湖泊自净能力,控制湖体周边入湖污染负荷。[详情]
    □各方反应
江苏省:三级应急机制 防饮用水危机
  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出现大面积蓝藻,江苏省已启动省、市、县三级应急机制,加强太湖水质预警和治理,确保不发生饮用水危机。[详情]
无锡市:所有排污口 将进行卫星定位
  目前,无锡市相关部门正深入现场对入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河道两侧200米范围的工业企业、居民区、三产单位的排污口进行排查摸底,将所有排污口进行GPS定位、编号、拍照,建立专门档案,为封堵工作提供准确依据。[详情]
    □现场目击
  记忆中的澄清太湖,昨天仿佛患上了“皮肤过敏症”。一片片绿色的水生植物漂浮在湖面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小绿毯。昨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被蓝藻侵入的湖面———位于浙江湖州地区的白雀乡时,天空中下起了中到大雨,原本“成群结队”的蓝藻大都被“打”进湖水之中,但在与太湖相邻的一处度假村附近,记者依然能探寻到它们的踪迹。[详情]
    相关链接:部分蓝藻污染水环境事件
事发地:南京玄武湖
  1986年,南京玄武湖首次暴发蓝藻,4月,玄武湖出现了“黑水”,湖水发臭;5月,全湖发现大面积死鱼,有时一天能打捞起万斤以上的死鱼。2005年7月,玄武湖再次暴发蓝藻,从8月6日开始,每天能清理出蓝藻200卡车,至9月18日,玄武湖3平方公里的湖面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严重的地方因蓝藻腐烂还发出阵阵恶臭。
事发地:云南滇池
  滇池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蓝藻水华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1999年达到最高峰,水华覆盖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厚度达到几十厘米。
  科技部2000年4月投入5000万元经费,启动了“滇池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事发地:安徽巢湖
  安徽省巢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蓝藻频发。2003年8月,巢湖东半湖 炀至巢湖闸段蓝藻暴发,遍及湖心,最厚的地方深度达1米以上,有浪无波,几乎形成“冻湖”。2006年6月,巢湖水域再次出现大面积蓝藻,使湖水呈翠绿色、粘稠状。
事发地:澳大利亚达令河系
  1991年,澳大利亚达令河系发生世界上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蓝绿藻水体,绵延1000公里以上,花费了上亿美元的治理,仍收效甚微。
    □名词解释:蓝藻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一般来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有不少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成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了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
  据悉,广东存在的蓝藻有200多种,但其中有危害的只有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