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蓝藻危机感并不矛盾
    2008-04-21    陈一舟    来源:中国网

    近日,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引起了部分群众不必要的惊慌。对此,专家呼吁,要理性看待太湖蓝藻,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治理,不必恐慌。专家认为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这一现象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新京报》4月20日)

    2007年4月至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未能赶上蓝藻的疯狂蔓延,5月29日,太湖明珠无锡全城水嗅,不仅饮用水,就是居民的生活用水都面临着严重问题……“往事”还在历历在目,太湖蓝藻今年又再次提前现身——如此种种,尽管有关部门不断站出来表示“不太严重”,人们还是在普遍担忧,“蓝藻之祸”会不会再次上演?
    笔者觉得,这是一种基本的公共危机感,并不能与缺乏理性的“恐慌”划上等号。谁也不希望灾难再次危及社会,但灾难毕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如有专家所言,只要太湖污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太湖蓝藻就极有可能大规模爆发。因此,把今年的太湖蓝藻问题“考虑”得严重一点,以高度的警觉去加以对待,有利于防患于未然,更好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怎么能说是“恐慌”呢?而把太湖蓝藻看成是所谓的“常态”,这种理性——让人感到了责任意识的麻木,让人不寒而栗。
    事实上,此次蓝藻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感,绝不是“惊弓之鸟”式的过度忧患。从充斥于网络的各种“声音”中,我们不难发现,舆论关于太湖蓝藻问题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蓝藻爆发的表象因素”,更多地将目光透射至深层次,将之视为一种生态灾害,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次集中反映,是大自然对人类损害环境的报复和惩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太湖蓝藻问题当成是孤立的“蓝藻问题”,展开了对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强烈反省和反思,这说明,大众日益关注自身生存环境,环保意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出弥足珍贵的公共理性。
    “理性”与蓝藻危机感并不矛盾。理性,也不能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应当正视和回应公共的蓝藻危机感。当下迫切需要做的,是积极有为的管理行动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一方面,启动应急预警机制,加强检测预警,打捞蓝藻,控制入湖水质,提高水污染处理能力,让公共社会看到政府保障公共水安全的现实努力;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发布机制,随时将“蓝藻处置”的相关信息公之于众,确保公共的知情权。这,要比不断站出来呼吁公共要理性不要“恐慌”,更有价值和效果。试想,公共管理努力了,危机消除了,大众还会“恐慌”吗?反之,即便专家说得再“天花乱坠”,也缺乏起码的公信力。

  相关稿件
· 别拿“蓝藻常态”推卸责任 2008-04-21
· 蓝藻都不算反常了 还让人怎么理性看待? 2008-04-21
· 理性看待民众对蓝藻的关注 2008-04-21
· 对成为常态的蓝藻不能麻木 2008-04-21
· 蓝藻将有望走进食品领域 200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