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湖又现蓝藻,到底谁不理性
    2008-04-22    作者:单士兵    来源:新民晚报

    去年太湖蓝藻肆虐,将强烈刺痛传遍无锡全城,并向全国辐射。从那起事件中,人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正在孕蓄的环境危机。这缘于公众对环保现实的理性认知。
   
    可是,在有些专家眼里,公众的理性似乎总是缺失的。最近,太湖再次发生蓝藻的报道又引起了公众关注。对此,有专家出来呼吁,要理性看待太湖蓝藻,不必恐慌。
    专家还说,太湖蓝藻已是常态,而非异常状态。并强调,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话里的意思很明白,现在面对太湖蓝藻,你得习以为常,你得认命。相信专家如此的话语,一定会刺痛无数人的心。我不知道,如果这个专家也居于太湖边上,喝着太湖水,还有没有这样的“理性”呢?感同身受,这个语词,作为专家,不会不懂。专家更应该具有的,是学术良心,是以正确的观点来引导公共决策。
    很遗憾,面对太湖再现蓝藻,这个强调公众缺乏理性的专家,让人感觉不到起码的学术良心与公共理性。面对太湖蓝藻,公众不论是担心会不会再次发生水危机事件,还是藉此质询太湖污染治理的成效,都不仅仅是一种理性使然,更是一种权利赋予。如果公众在常态化的污染面前麻木得毫无知觉,那岂不令人悲哀?
    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中国的有些学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没有良心。一方面,在有的专家学者身上,弥漫着强烈的精英自负意识,他们不愿意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而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寻求话语权垄断;另一方面,有些专家趋利化,甚至充当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离心离德发出一些言论,完全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
    尽管我们并不能因为今年太湖再现蓝藻,就否认有关部门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努力。但是,以往的教训早就告诉我们,对于环境问题,我们还是把情况估计得严重些更好。而现在专家过度强调太湖蓝藻会延续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声称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显然给人一种为治理不力开脱责任的嫌疑。
    试想,当太湖蓝藻已成为既定“常态”,公众对太湖蓝藻都得习以为常,随之环保治理无疑会拥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有人对太湖污染治理责任也就麻木了。如此推想下来,我们不禁要请问那个专家,面对太湖蓝藻,到底是谁不理性?

  相关稿件
· 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太湖蓝藻 2008-04-22
· 部分蓝藻污染水环境事件 2008-04-21
· “蓝藻是常态”专家在为谁“辩解” 2008-04-21
· 环保部组织专家研究对策 六措施遏太湖蓝藻暴发 2008-04-21
· 蓝藻再袭太湖 附近村民打井取水 200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