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尼
  曾先后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多年,后担任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的合伙人,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商学院传媒课程项目的负责人和金融经济学系的兼职教授。《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的撰稿人。
 
  本书以流畅的译笔在告诉国人:国际投行头上的光环已暗淡了些,本是无可非议、利润至上的投行,同样是把“双刃剑”。读罢此书值得玩味:如何抵消“韧锋”所指、冲击已过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
——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译者以生动的语言,将作者作为投资银行家的职业生涯展现给中国的读者,使对投资银行感兴趣的人,能够了解投资银行家神秘、炫目和充满诱惑背后的真实生活和巨大利益驱动的文化价值理念。相信读者阅后会对“挑战”、“雄心勃勃”、“社会精英”、“资本运作”等与投资银行家紧密相连的词汇有新的诠释和理解。
——汪建熙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投资银行家们一向声称,他们用知识和不断创新的工具,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也看到了,在经济金融化、资产证券化的大潮中,投行的传统价值——专业、诚信、长期化的客户关系,已经被短期利益严重侵蚀,不少投行的行为都在异化和变质,并成为扭曲的“资产依赖型经济”的一部分。这本生动而严肃的著作,让我们清醒,让我们反思。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本书作者乔纳森?尼通过一个业内人的视角,以风趣而不失严谨的笔调,详尽记录了投资银行业十几年来的变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开了投资银行家这群社会精英的神秘面纱,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有关投行业的书籍中,难得一件的佳作!
——关文 《上海证券报》总编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为精彩的关于投资银行家的一本书,它非常生动地告诉人们投资银行家的功能及角色,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金融业及投资银行业乃至宏观经济,都非常有帮助。译者贝多广先生确实对投资银行实践及学术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选准了这本好书,值得读者感谢。
——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查看更多
 
 
  樊跃如:美国金融风暴:撕开投资银行家们的“丑陋嘴脸”
  过去几年,在全美各大名校(尤其是商学院)里的学生,给我的感觉就是,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MBA还是博士生,都充满期待地想象着自己离开校园的第一份工作能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家。那么,作为一份职业,投资银行家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有人说,投资银行家的收入具有最大的吸引力。以MBA毕业生为例,第一年(做投资银行中的经理)的年薪就能赶上美国现任总统(40万美元),往后再混些年做到高级投资银行家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年薪不在话下。[查看全文]

  樊跃如:人性的贪婪:美国金融海啸的真正元凶
  近来,华尔街引爆的金融海啸愈演愈烈。10月3日,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在国会通过后纽约股市还是连续下跌一星期(黑色一星期)。有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机构虽然“止血”,但想通过“止血”恢复美国民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还远远不够。在一片金融混乱和极度迷茫当中,美国人开始迁怒于华尔街,说华尔街是目前“百年一遇”金融海啸的元凶,有报道称,之所以华盛顿针对华尔街的经济救援计划当时未获通过,公众强烈要求进行惩罚的冲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查看全文]

  华尔街的意外
  不少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正在怀念几年前逝去的美好时光,如果参考时下的行情,这些回忆更是美好得让人心碎。没有人知道阴霾何时才能散去,至少目前它日渐浓厚,从华尔街弥漫全美,进而笼罩全球。贝尔斯登仿佛已经成为遥远的昨天,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和美林证券被接管,人们惊奇地发现,华尔街浓雾弥漫的大幕下,真正的剧情才刚刚上演,无论我们还有多少担忧,更悲情的场面似乎还有可能出现。[查看全文]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与投资银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并购组的银行家们不得不花费大部分时间思考挖掘项目,进行电话营销,偶尔得到机会就去向客户正式推销(pitch)他们的服务,尽管几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投资银行向客户推销金融服务时,通常会使用一种道具,这种在投资银行家生涯里举足轻重的东西就叫做“建议书”。即使在今天,不管是伦敦还是别处,胡乱编就一本本厚厚的建议书可能是从事投资银行的年轻分析员和经理们最感乏味的事情。[查看全文]

  第二章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
  我在商学院的时候就对高盛的企业文化有深刻认识。规矩刻板,等级森严,没有个性。他们吸引了不少当过兵的、校园运动队的和信奉天主教的毕业生(凯文三者都是),这些人习惯于服从命令,埋头拉车。想象一下这样的同事和工作环境。无休止的面试,每个人都可以投否决票。这不是我的生活。这种事决不会发生。[查看全文]

  第三章 独立王国
  在人心险恶的金融世界里,家族企业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除非确有必要,他们对邀请外部人员加入合伙人队伍持反对态度,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在高盛,整整50年里合伙人都来自高德曼和盛克斯两个家族。另外一个犹太人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出现外姓合伙人的年代更晚。[查看全文]

  第四章 “问西德尼·温伯格吧”
  那个时代唯一的象征性人物就是西德尼?温伯格。从1930年开始到1969年去世,他一直是高盛的掌门人。温伯格所代表的价值观——忠诚、谦卑、独立、公众服务意识、诙谐幽默——现如今经常被念叨,却很少被实践。这些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特殊规则虽然长久以来一直被沿用着,但看上去却无可挽回地过时了。竞争对手认为,这些价值观和规则只不过是用来装点高盛这块牌子而已。

  第五章 投资银行家到底在干些什么
  说到底,投资银行是一种推销员业务,尽管投行家们不愿承认这一点,特别是在高盛,大家都认为单纯的“推销员”工作档次要比投行低。做推销员最难的就是打电话,特别是给陌生人打电话。只要销售清单里有资产要卖,不管这资产是否存在争议,都是推销员给别人打电话的绝好理由。如果你掌握得当,你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对一家公司有很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方表示对购买没有兴趣,追问一下对方为什么,就可以使你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对方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吃个午饭,那样就更能了解您对X公司哪方面感兴趣?”如果这笔生意对这家公司具有战略意义,那就更好了。如果你出售的是他们想要的资产,那么高管们是很乐意被你骚扰的。如果你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们,经常给他们提供信息,并真正地了解他们,那么,你在为自己做事的同时也是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我有很多关系良好的客户关系一开始都是这么建立起来的,通过推销点东西给他们——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没成功。[查看全文]

  第六章 并购文化
  现在,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接一个地兜售出版公司,可以这么说,并购是纽约投资银行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干着的行当。事实上,投资银行是在20世纪60年代企业联合的购并狂潮之后,才将注意力集中到并购的前景上,并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或资格会取得源源不断的业务。

  第七章 约翰·桑顿的崛起
  桑顿以惊人的速度从管理委员会的普通成员一跃成为总裁,并成为接替乔恩CEO职位的汉克?保尔森的接班人,直到后来被那拨几年前和他一起策划乔恩下台的人赶出局。桑顿在高盛的职业轨迹正反映了市场高涨以及随之而来的崩溃,如何重塑高盛及至整个投资银行业。

  第八章 摩根斯坦利
  有效地共享公司的知识资源,这是高盛在行业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华尔街最佳投资银行的关键因素。然而,对我来说,摩根斯坦利能让我全权负责一批客户,并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得项目,付出这样的代价实在不算什么。这里有一帮传媒体行业组的专业人员为我提供互补的专业技术和客户关系,有坚实的股票研究人员支持,还有包括乔?佩雷拉和其他参与我入职过程的高级银行家的支持。对于这样一份全新的工作来说,很难找到比摩根斯坦利更能让我大展拳脚的舞台了。[查看全文]

  第九章 门面已破
  2000年下半年,牛市走到尽头,顶尖投资银行先前占主流的追求卓越的公司文化和为客户服务的精神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取而代之的是明星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系统性标准降低,其中包括招聘标准、承销标准、研究标准、应对冲突的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团队合作标准以及行为标准。这些低标准不仅出现在投资银行员工身上,也出现在客户身上。整个行业面临着萧条扩大的趋势,人们怀疑这些机构能否重铸曾经的辉煌,抑或是裂痕太深已经无法弥补。正如我们眼前将要看到的,在复苏的年代里,人们所做的努力大多是在还旧帐,而不是重新树立旧时做业务的原则。[查看全文]

  第十章 天才银行家的戏剧人生
  银行家是这个世界上最贪婪的人,这句话没一点也错。互联网突然之间成为一夜暴富的捷径,那么,银行家们从投行这扇门争先恐后地涌向网络那扇门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不仅为广大公众所接受,银行家们也都表示了认同。[查看全文]

  第十一章 代表买方
  作为买方代表,为收购提供融资则是取得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两种不同的有着潜在冲突的角色:一是对交易各方提出客观建议的顾问,另一是将客户介绍给公司内部的提供融资的专家。当融资条款对客户不具备竞争力时,财务顾问的客观建议是另寻融资渠道,这时,两个角色产生出明显的冲突。

  第十二章 为能人准备好红地毯
  由于业务环境的恶化已达到不可否认的境地,主要投资银行在2001年初宣布了第一轮的裁员。对已经10年没有裁员的摩根斯坦利来说,这个第一轮尤为困难。上一个市场调整是在1994年,大家还记得当年高盛两轮残酷的裁员,而当时摩根斯坦利得到了“人才的购入良机”。但是,这次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巨大差异使这次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温和。

  第十三章 投行高层
  泡沫破灭时期这些争斗的性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牛市时期所产生出的价值观。如果说牛市标志着在这些公司中名人文化的抬头,那么,代表着熊市的极度个性化的斗争就像是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自然延伸,它的逻辑就是,个人利益远远高过公司利益。就在不久前,公司和客户的利益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牛市使这样的价值观遭到质疑。

  第十四章 精英神话
  这些银行家们一路走得顺风顺水,优良的成绩,过硬的SAT分数,最好的大学,不错的工作,顶尖的专科学院,最终确保他们进入顶尖的投资银行。现在,他们成了华尔街上的失业者,如果还有一线希望的话,他们愿意屈就中型投行以谋得一个职位。在网络潮中离开银行投身互联网创投公司的人压力更大,他们的履历表因从银行到互联网而显得前后不连贯,个人前景也就更加惨淡。[查看全文]

  第十五章 次级小公司之王
  我很清楚这种“解决方案”的苦心之处。对哈兰德来说,我既不占他部门的编制,也不再拥有传媒组联席负责人的身份,但他仍然可以分享我创造的业务收入。他还可以时不时地把几个出版业大客户从我手里挖走,分配给其他银行家,从而进一步削弱我的优势和影响力。而对管理层来说,既保住了一名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能带来收入的银行家,又不需要对整个传媒和电信组进行结构重组。

  第十六章 漫长的道别
  吸引我加入投资银行的理由是,我将有能力影响决策者,认识到这一点,我甚至怀疑是否会后悔离开这里。不管行业整体还是我个人的情况如何糟糕,我仍然应该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是不是有这样的职位,既可以同样接触到决策者,又可以不受制于大机构的繁杂限制?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这已经无关紧要。不管我如何喜欢投行世界的这些方面,它在我值得为之努力的全部事业中已变得微不足道。我开始意识到前面提到的行业变化已经冲淡了投行所提供的服务价值。

  尾声 寻找西德尼·温伯格

 
   
   
 
  贝多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金融风暴席卷之下,投资银行业将走向终结
  在行业内部,和监管领导见到的话,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投资银行业真的没有了吗?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似乎不相信,但是我作为业内的人士这么多年,对华尔街的观察,包括也有翻译《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的过程,可以比较确信地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投资银行业确实已经终结了。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投资银行业,可以说全球的投资银行业,是因为1929年的大危机,大萧条而产生的,而这次投资银行业又是因为07年—08年这场金融的大风暴所消失的,这是非常值得回味的这段历史。[查看全文]

  向松祚(著名经济学者):华尔街投资银行纷纷垮台的真正原因
  从年初到现在,世界上第一大投行和第二大投行都已经没有了,成为中行投资公司了,它是在金基德状况下,被推翻了,被颠覆掉了,未来投资银行的模式跟以前的是非常不同的,投行的业务本身还存在的。包括,IPO他们所做的业务,还是存在的,因为是一个真实的需求,作为企业的行业大家都需求的,不是说,业务没有人做了,当然了还是有人做的。[查看全文]

  滕泰(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的译者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不久前在媒体上宣称,20年以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但是我想这是狭义的概念,据我个人的意见,它是随着资本市场诞生的,早就存在了。[查看全文]

  贝多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金融风暴后,投资银行业可能会出现的三种模式
  据我分析,华尔街的三大投行倒掉以后,另外两家并到第三家来管,是全部保护的,原来为什么不管呢?是炒作的东西,美国政府是不用管的,这次,是用银行来管,是作为独立的投资银行业没有了,但是投资的银行的业务还是有的。所以将来的格局我们观察,是应该在银行的控股公司底下,有商业的投资业务,资产管理的业务,都可以成立一个公司。具体的业务怎样做?跟原来的独立的投资银行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我就有资本的存储率的要求,甚至于跟国会,听证会有关,大概在一年之内,美国的国会会制订新的法案,限制新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的业务,究竟怎样的开展?会有很多的制约。[查看全文]

  向松祚(著名经济学者):金融海啸中,华尔街投行应该吸取的两大教训
  一个就是衍生产品的发展,是不是要有一些限度,比如说有一些东西就是不能做。我们可以把MBS,这些超级好的证券,甚至于超过了美国的国债的安全度,这听起来非常难以理解,但是衍生是非常困难的。你做的衍生的工具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需要思考的。这次实际上,美国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个问题,像巴非特就说过,衍生金融产品,衍生金融交易,是全球市场的大规模的杀伤性的武器,现在,杀伤性大规模的武器爆炸了,所以我说,衍生工具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反思的。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查看全文]

  滕泰(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华尔街风暴的惨痛教训:金融创新不应背离国民经济本身的需求
  这次华尔街金融风暴,我觉得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所有的金融创新应该老老实实从国民经济的实际出发,你设计的业务和产品,如果是经济本身需要的话,就可以的,如果背离了基本目标,就容易走到死胡同里面。[查看全文]

  滕泰(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全球金融风暴中,中国同行的路该怎么走?
现在美国、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国内,中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判断,人家叫做创新的国度,人家是压抑的,我们是监管不够,比如像中信公司,当时设想要建成中国德摩根、中国的高盛,而且我们一直做的事情,也就是按照科班的来经营我们的业务,突然之间,楷模没有了,那我们选谁呢?说到底,中国的金融创新,实际上,回到根子上的话,实际上中国的创新,实际上谈不到创新,我们都是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哪有几件东西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还没有到达这样的程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