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热荐《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
    2008-11-04        来源:中信出版社

本书以流畅的译笔在告诉国人:国际投行头上的光环已暗淡了些,本是无可非议、利润至上的投行,同样是把“双刃剑”。读罢此书值得玩味:如何抵消“韧锋”所指、冲击已过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

——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译者以生动的语言,将作者作为投资银行家的职业生涯展现给中国的读者,使对投资银行感兴趣的人,能够了解投资银行家神秘、炫目和充满诱惑背后的真实生活和巨大利益驱动的文化价值理念。相信读者阅后会对“挑战”、“雄心勃勃”、“社会精英”、“资本运作”等与投资银行家紧密相连的词汇有新的诠释和理解。

——汪建熙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投资银行家们一向声称,他们用知识和不断创新的工具,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但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也看到了,在经济金融化、资产证券化的大潮中,投行的传统价值——专业、诚信、长期化的客户关系,已经被短期利益严重侵蚀,不少投行的行为都在异化和变质,并成为扭曲的“资产依赖型经济”的一部分。这本生动而严肃的著作,让我们清醒,让我们反思。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本书作者乔纳森?尼通过一个业内人的视角,以风趣而不失严谨的笔调,详尽记录了投资银行业十几年来的变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开了投资银行家这群社会精英的神秘面纱,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有关投行业的书籍中,难得一件的佳作!

——关文《上海证券报》总编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为精彩的关于投资银行家的一本书,它非常生动地告诉人们投资银行家的功能及角色,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金融业及投资银行业乃至宏观经济,都非常有帮助。译者贝多广先生确实对投资银行实践及学术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选准了这本好书,值得读者感谢。

——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贝多广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这本书非常的偶然,2006年,我去投资银行做IPO2006年刚出版的这本书,我翻了一下,觉得非常有意思,他的文字非常的生动,写得非常的幽默。他写的东西,以前没有人这么写过,完全是一个投资银行家出生的人写的。在这之前,曾经有一本书,也是中信出版社出的,在美国也是非常的有名,写所罗门的,写所罗门的交易权,一块儿是投资的银行家,另外一块儿是做买卖交易的。写得特别的透彻,写投行,原来是没有人这样写的。

    我就翻出来了,尤其是作者经过10年的观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慢慢看到了投资银行的这样一种金融机构,从原来比较传统的,所谓你和客户保持一个长期关系的这么一种运营模式,也变成了一种做一单是一单交易驱动性的模式。他实际上是忧心忡忡,从交易商来说也是特别的悲观,我个人是从事投资很多年,也是和大量的国际、国外的高管们都有一些接触,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投资银行的堕落,和投资银行家的短期的贪婪,也就是说,比如说做一个项目,在中国也看到得很多了,多少带有一些欺骗性,项目先拿到了再说,最后搞定搞不定,都是事后的行为,这些都在个人的行为当中表现出来。

  原来行业流传一句话:一人做证券,全家都被骗。这种风气,多多少少影响了国内的投行,国内的投行,至少没有华尔街的传统,学来得都是坏的东西,因为好的本领能够压倒一些文化的。我觉得这本书,对于读者会有很多的好处,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对投资银行的业外的人士,或者对华尔街感兴趣的人,我就组织翻译过来了。

也是赶得巧,预计是上半年出版的,由于种种原因,往后拖了,没有想到银行业垮台的时候出来了。因此本书出的“正逢其时”。

著名经济学者 向松祚

关于投资银行这方面的书我自己看得非常多,由贝多广教授组织翻译的《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这本书很好看,这给我最大的感受,我现在觉得,经历过过程的人写得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中信还写过次贷危机的书,叫做《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它写出来的感觉和学者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它研究过很多公司,但是他写出来的感受和这个人写得还是不太一样,也能够深入地感受到,当今的金融业有什么问题,哪些方面有问题,第个感受强调人的心的心态,整个华尔街的人,包括他们做事的心态也有变化。很多人也想学习他的风格但是学不了了,这就是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很多投行高管,不会天天到五星级的饭店去跟这样的人谈生意,他可能是和贵族谈国家大事。

是要站在非常高的角度,而不是要谈怎样进行分成,这是一种很深的高度。 

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  滕泰

我觉得写《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一书得非常的通俗有一些八卦,我们平时听不到的。慢慢读完了以后,从另外一个层面反应出了一些问题。

  去年我写了一本书叫《价值创造和证券公司的成长》,为什么叫做这个呢?还是我刚才说的问题,投资银行,在过去的100年内,200年内,你确实是创造了价值,但是从这本书里面可以看到,尤其是网络的泡沫出现以来,尤其是高管做事情的时候,有一些浮躁,价值创造的宗旨,虽然这本书,写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涉及此案的东西,但是对于美国的泡沫来说还是非常有趣的反应。不管是做投资银行的,还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可以慢慢体会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