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精英神话
    2008-11-04        来源:中信出版社
  投资银行家们深信,投资银行原本是精英荟萃之地。但牛市中大肆招兵买马的决策使得这种观念受到了考验。当最后一轮裁员尘埃落定,这一神话再一次受到冲击。在整个裁员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太多的特殊安排,而太多的内部斗争和偏见也留下了清晰的印痕。
  然而,即便是那些最有权势的人在这段时期也难逃厄运。选择谁去谁留已经是个大难题了,对那些生平从未失业过的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失业后他们很难找到同样社会地位的职位。先前我猜想很多银行家都是一贯的优等生,当时他们盲目地根据社会公认的成功来选择职业,而不顾自己是否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如果我的猜想是对的,那么可想而知,大规模裁员给他们个人心理上带来多么沉重的打击。
  这些银行家们一路走得顺风顺水,优良的成绩,过硬的SAT分数,最好的大学,不错的工作,顶尖的专业学院,最终确保他们进入顶尖的投资银行。现在,他们成了华尔街上的失业者,如果还有一线希望的话,他们愿意屈就中型投资银行以谋得一个职位。那些在网络大潮中离开银行投身互联网创投公司的人压力更大,他们的履历表因为从银行到互联网而显得前后不连贯,个人前景也就更加惨淡。现在,有人会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加入投资银行?这些人的内在价值取向就是社会地位,银行的职务满足了这种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裁员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怎么说都不会过分,就当时专业人士的社会等级来讲,那简直是从尖峰跌到了谷底。
  从2001年到2003年间,帮助裁减人员控制情绪,有好几次成了我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不光是对摩根士丹利的银行家。有一段时期,每周我都会接到其他投资银行一些负罪感沉重的同行的电话。“我知道你不管招聘,”开头千篇一律地来上这么一句,“但我这里有一个好人真的被弄蒙了,如果你能和他谈谈就太感激不尽了。”所谓“弄蒙”的具体情况无外乎最近被转到其他小组啦;还没找到可以罩着自己的“教父”啦;与专横的部门领导有些个人矛盾啦;被任命去负责一个行业,但这个行业在熊市中已经消失啦;诸如此类。最后,他们四处寻找专家,找到了我,可能因为我曾经干过类似的事。难道不能抽半小时时间出来帮助开导那些不幸的人吗?打电话找我的银行家显然已饱受烦扰,他既无法保护已经失业的同事,也拿不出什么有用的解决办法。
  当然,这些谈话非常类似于心理咨询课程,从不会在半小时内结束。每个人谈的内容非常相近。每位受害者一开头都是以精心准备好的说法来解释自己被裁员的来龙去脉,仿佛那和下一步找工作有什么特别关系。在谈话过程中,他们总是在一个完全不恰当的时刻叫起来:“我没有失败!”或者:“我不是失败者!”甚至,以投资银行的行话来表达:“我不是最差的那1/4!”
  就我而言,处理这样的谈话效率相当高。他们讲故事的时间很难控制,一般都不会短于半小时,听他们讲完之后,我用尽量委婉的语气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特别是将来的雇主,他们更不操心这类事。实际上,听一个陌生人解释过去的问题、冲突、事件或是不公平,不管他说得多在理,听的人总会感到很不舒服。人家感兴趣的是你能够做什么,因此,我会告诉他,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寻求同情,不要指望别人替你解决问题。
  接着,我会说点好听的话。情况最糟也就这样了!(当然会有更糟的情况。但对那些把工作所提供的社会地位看做是全部人生价值而心理上又受到创伤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最糟糕的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这样宽慰他们。为什么要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何不趁此机会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时,我会突然想起一本书,我仍然认为是年轻专业人员的最佳职业计划指南,那就是德国诗人里尔克写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我用它给那些受打击的男女来个休克疗法。为此,我从亚马逊网站上订购了一大摞书。如果你已经不记得高中或大学里读过的这些文章,那么这里简单提一下,里尔克给青年诗人写信,讲述了他所选择的这个职业必然会面对的困难,并要求他们进行深刻的内省。“在夜深人静之时问问自己:写作的决心已坚定不移?”里尔克认为,如果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稍有迟疑,那还是不要选择以写作为生,“这足以做出判断……如果感觉不写作也能活下去,那就不要去尝试写作”。
  乍一看,将里尔克对诗人的苛刻要求扩展到职业选择上,似乎有点极端。但是,首选成为投资银行家的专业人士当中,有多少人做过像里尔克那样的内省呢?有多少人现在愿意去做一下呢?泡沫破灭带来的一项实际好处就是迫使那些准备不动脑子梦游到热门行当的新毕业生们真正思考一下,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把脚步放缓一下,现实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按部就班,这种机会是净化心灵的、意义深远的学习过程。
  对那些在飘飘然的时代不假思索地加入投资银行的人来说,现在正是他们重新思考是否还存在其他生活方式的时机。有一点必须明确,新近入职的投资银行家中,有人确实喜欢投资银行,但只是一小部分。对他们来说,正确的答案就是,向所有愿意听的人讲他们的具体情况。他们最终还会找到投资银行的工作,即便进入比原先低一档的机构也能干得不错。另一小部分人在听取了我的建议之后,走上了建立新生活、找回自我的道路,这条道路漫长,有时孤独甚至可怕。大多数人处在中间状态,他们不确定投资银行是否适合他们,但也不愿去寻找真正适合的生活。在自己的老本行上继续努力会带来一种安全感,而重新开始别的道路会让人感到恐慌,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安全感。
  对2001年至2003年大清洗中的幸存者而言,生活或大或小地发生了转变。从小的方面来看,茶水间的水果篮和免费咖啡早就消失了。尽管休闲装尚未明文禁止,但穿着休闲装的社会含义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前,银行家穿休闲装意味着他手头有比较酷的客户,而现在则意味着这个银行家完全没有客户会议要参加。在大清洗的当口,显然不能让周边人士有这种感觉。不用说,不管有没有明文规定,正规套装重新成为礼仪之必需。
  当然,从更基本的层面讲,这一时期最大的转变在于没有多少业务可做。在可以做的业务中,能顺利完成的越来越少。整个20世纪90年代,项目执行就仿佛做香肠一样,今天将项目送进香肠厂前门,没几个月就产出香肠了。现在,只有不到半数的并购项目能找到买家并签下意向书。而签了意向书之后,还会磕磕碰碰,其中也许只有一半左右的项目最终能做成功。最常见的典型障碍就是——发生融资困难;或者卖方没能实现承诺的业绩导致买卖合同中“实质性负面变化”,即MAC条款自动生效。
  在20世纪90年代,一名银行家在一年里参与完成10个以上的项目稀松平常。现在,2000年从商学院毕业加入投资银行的银行家经过几年就已升到副总裁级别,但却还没有真正做出过一个项目。这表明,即使再裁减成本也无法达到昔日的赢利水平,投资银行的效率急剧下降,交易和研究部门本身就意味着巨额的固定开支。更何况这些投资银行项目的年轻银行家被那些被没完没了的拼取或总也完不成的项目所困扰,我们试图安慰他们,困难的环境更能锻炼人。在好年景里,谁都能做成项目。而年景不好的时候,可能使一位银行家鹤立鸡群——完成一个项目就能使你睥睨他人。这么说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不做项目就不可能完成项目。
  年轻银行家们或许更倾向于忍气吞声、随波逐流,以便获得工作上的安全感,以及他们选择这个职业时就预期的奖金收入。但是,厄运将临的恐惧感,临死前的幽默,以及互联网上雅虎或the Vault上言之凿凿的公司传闻,一起取代了工作上的安全感。随着2001年和2002年不断的减薪,银行家对想象中的奖金预期已大幅下降。以前,一位普普通通刚升到副总裁级别的银行家一年的收入有50万美元,现在,董事总经理的收入也到不了这个水平。越来越多的薪酬以股票形式支付,并且有一个越来越长的冻结期。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从深层次讲,所谓的精英神话、银行家和银行之间的社会契约,以及吸引这些专业人员投身于投资银行的团队文化,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十五章次级小公司之王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随着2002年年底的临近,公司开始分派少得可怜的奖金,与此同时,第四轮裁员的名单也在酝酿之中。我知道我有麻烦了,因为这次没人来询问我的贡献。前三轮裁员中我保护下来的人,这次再难幸免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