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评论 |
|
工资增长:“均衡”才是关键 |
|
其实,“均衡”之所以重要,说到底,还是因为它实际上内蕴的是一种价值和谐———既是工资收入的和谐,也是整个社会国民财富分配的和谐,因此,离开这样的和谐而空谈“增长”,即使我们不能说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可以说是意义有限、不足为训,“中看不中用”的。[详情] | | |
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究竟掩盖了什么? |
|
有关部门还是不要津津乐道于目前的工资涨幅吧,这样的涨幅民众既难以看懂,也高兴不起来。如果对工资涨幅进行细分,是不是更好呢?因为进行细分之后,民众既能一眼就能看明哪些行业工资涨幅高,哪些行业工资涨幅小,哪些行业甚至是工资负增长。这样,不仅民众能够看懂,政府也能对症下药。[详情] | | |
|
平均工资增长不等于社会总福利增加 |
|
从各大门户网站的留言看,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对这条新闻嗤之以鼻,讥之为“真实的谎言”者有之,认为“不涨反降”者有之,质疑“是不是又在放卫星”者亦有之。 如果说,网友的发言尚不具有统计意义的话,那么上个月《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杂志就明问题了。[详情] | | |
我的工资被谁“增长”了? |
|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人民生活是否幸福,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工资分配状况是否公平。我们以前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事实证明,初次分配的公平公正比再次分配的公平公正对于社会的进步、稳定与发展更具有基础和实质性意义。[详情] | | |
|
我为何对"平均工资涨幅"心存犹疑? |
|
前世界银行行长刘易斯?普雷斯顿认为:“单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其实并无多大价值,除非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除非它收到了成果,除非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说,很多事情,在中国就怕“平均”二字,一平均,有问题和没问题瞬间就可能华丽转身了。这话固然未必可信。[详情] | | |
平均主义是个好东西 |
|
视野所及,几乎所有紧贴民生的统计结果发布,其权威性都因民众的质疑而消解。矛头一般指向统计部门的统计标准或者数据前提在合理性和精细程度上难以服众。譬如说“在岗职工”的定义和涵盖范围就让人一头雾水。按照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的统计规范,所谓在岗职工,应该单指城镇单位的员工。[详情] | | |
|
大家为啥对“工资连增两位数
”没感觉 |
|
上述分析警示我们,要想真正使“工资连续4年增长两位数”化为公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觉,化为切身的民生感受,尚需从增加公共产品保障、打破垄断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减轻民众税负等各个方面做起,而不是幼稚天真地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地空喊“工资连续4年增长两位数”。[详情] | | |
平均工资增长营造了“分配和谐”幻觉 |
|
从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传来消息: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详情] | | |
|
平均工资涨了幸福感也应该跟着涨 |
|
毋庸置疑,工资的高速增长是事实,我们理应感到幸福,但蕴藏在事实背后的幸福感剥离却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应该从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如果仅仅被那些看似幸福的数据所陶醉,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均工资增长让普通职工有幸福感,那才是幸福的数据。[详情] | | |
中国劳动学会,你在为谁说话? |
|
无需讳言,中国职工工资增长与否,事关社会和谐;但相关部门、机构能否科学合理地统计和发布中国职工工资,进而给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决策思路,更加事关社会和谐。我们不要被“职工工资多少多少”蒙蔽了双眼,从而忽略新闻背后的大问题:即中国的非营利性社团,怎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详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