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是否感觉到工资增长最快时期
    2007-07-03    余丰慧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大幅增加普通职工收入,抑制房价等重要商品价格过快增长,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等措施,使百姓真切和明显感到“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给自己带来的实惠。  
  笔者从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获悉,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  
  这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水平,国家财力大大增强,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职工工资增长较快,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高兴的同时,对存在的一些隐忧,也决不能有丝毫忽视。  
  这个“工资增长最快时期”是在职工工资收入低水平基础上的增长。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虽然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但是,2006年,职工平均月工资也只不过一千多元。这个工资水平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经济,应该说是低的。  
  这个“工资增长最快时期”也是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期。城镇职工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工资收入,而现在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之大是过去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充分说明,虽然职工平均工资以及职工工资总额有了大幅增长,甚至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是,这个工资总额在“分蛋糕”时,差距很大;这个平均工资水平是被工资过高收入者拉高的。实际上低于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占绝大多数。我们打个比方:有10个职工工资总额100万元,人均10万元,看着确实不低,但是,总经理拿走了91万元,剩余9个职工每人1万元。那么,这9个人得背着人均10万元的“黑锅”。如果不加分析地看人均10万元工资水平来做决策,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由于工资收入差距过大,只公布一个工资总额和工资平均增长水平反映不了真实情况,特别是反映不了一般职工、一线职工、低层职工的真实收入状况,甚至会掩盖许多东西,误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  
  这个“工资增长最快时期”伴生着一些商品价格增长和服务价格过快增长。客观地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包括的项目,除了今年以来增长较快以外,这几年来,增长确实不算快。人民群众确实感受到了物价稳定的实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个别商品价格涨幅确实过大,比如:住房价格直线上升,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教育收费价格、医疗医药价格以及水电煤气等公共产品价格,涨幅都不算小。高房价使城市居民要么倾其所有买房,要么通过贷款等高负债买房(成为房奴),教育收费、医疗医药费用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收入确实一天比一天高了,工资也有所增多,但是百姓却感到自己越来越穷了,负担越来越重了,压力越来越大了,有些还背负了一身债务。谁在作怪?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在作怪。  
  我们必须冷静看待“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这个结论,决不能为此而沾沾自喜。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大幅增加普通职工收入,抑制房价等重要商品价格过快增长,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等措施,使百姓真切和明显感到“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给自己带来的实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