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方面要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16年前,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的谆谆教导,一直激励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一批外资法人银行相继落户上海,人民币业务全面对外开放,金融的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作为国家战略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无疑也进入"中局阶段"。 [详情]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再提速
  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上海,必须有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如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再次提速。[详情]
城乡统筹:不让农村居民"边缘化"
  上海已不再把郊区农村视作城市天然的"摊大饼"式的延伸地带,而是实施明确的城乡统筹战略,进一步界定郊区农村在城市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回应农村居民最直接的生活需求,不让农村居民"边缘化"。
  目前,上海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城区和农村之比已缩小到2.5比1。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网、就业网、保障网、卫生网和教育网正逐步建立起来。[详情]
从进出口平衡到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当出口高速度从成绩变成“烦恼”,当外贸顺差从荣耀变成“包袱”,坐着经济全球化"过山车"的中国外贸,近两年开始品尝刺激、甜蜜过后的苦涩与代价。身处潮头的上海,与全国一样,面临着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考验,同时,上海通过多年探索,已初步走出一条进出口平衡发展之路,并以此一步步迈向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详情]
探索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长期以来采用分段管理的模式。多头管理、权责界面不清,成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体制性因素。怎样才能使多头管理变为"握紧拳头"?自2005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食品卫生监管体制改革,尝试走出体制困局。[详情]
经济发展"好"与"快"的上海变奏
  在上海市统计局年中经济分析报告中,GDP数据居然没有提及。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而其他系列"耀眼"的指标显示,上半年上海经济的确保持了平稳协调健康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继续在130点的高位稳步上行,创三年来新高。"好"与"快"的上海变奏在悄然展开。[详情]
"节能经"越念越"精明"
  如今出差旅游到上海,除了入住传统的星级饭店,还有一个更时尚的选择--入住"绿色饭店"。许多人从入住这些"绿色饭店"的第一刻起,就能切身体会到:上海人的"节能经"真是越念越"精明"了。
  如果不是主动索取,许多"绿色饭店"里不再主动提供丝瓜巾、剃须刀等可用可不用的"小件"。[详情]
频创"民生新保"的探路意义
  日前,一项旨在破解欠薪难题的新政策--“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制度”在上海出台。目前在各地,类似欠薪保障的做法仅限于少数行业,而上海是全国首个欠薪保障全面覆盖并形成制度的地区。 [详情]
上海市2006年经济数据
一、GDP指标:
2006年GDP绝对额:10296.97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6固定资产投资:3925.09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0.41亿元
四、进出口总额
2006年进出口总额:4287.54亿美元
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668元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13元        更多>>
  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陕西是这样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无论是黄土高坡的"黄",还是黄河水的"黄",一片昏黄之色似乎成为人们心中对陕西抹不去的影子。
  而现在的三秦大地,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7.3%,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扩大,陕北能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的陕西已经由黄变绿。[详情]
"陕西苹果"走向世界
  像兵马俑和壶口瀑布一样魅力非凡,"陕西苹果"开始在世界范围受到欢迎。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去年陕西苹果生产650万吨,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陕西苹果"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知名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苹果产业效应开始显现。到去年底,全省苹果生产面积高达693万亩,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苹果面积的22%。[详情]
中国"西雅图"正在崛起
  目前我国大飞机的研制已提上日程。陕西作为中国的"西雅图",正日渐为国内外航空界所瞩目。
  我国航空界对于发展大飞机一直存在"东西之争"、军机民机之争和体制之争,每个航空人都知道,没有陕西航空界力量的参与,中国的大飞机梦是无法实现的。[详情]
让农民看病就医不再难
  一提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56岁的韩海亮就心存遗憾:几年前的脑栓塞病来得太早,为了治病家里前后共花了两万多元。"要是现在得这个病,国家给报销很大一部分,当时就不用为看病借钱了!"韩海亮告诉记者。[详情]
寻找经济平衡发展之路
  一方面是经济飞跃发展,另一方面是粗放经营带来的环保、节能等问题。从广阔的黄土高原,到古老的关中平原,再到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陕西这块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正在进行其历史上最快的工业化,产生着这块土地上最深远的影响。
  给陕西带来巨变的这场工业革命,是从我国"十五"。[详情]
黄土高原崛起国家能源基地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北地区,到处都是苍凉而贫瘠的黄土。然而随着深埋于黄土下丰富的煤、油、气资源的开发,一个国家级的能源基地正在黄土高原迅速崛起。
  历史上的陕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位于陕北的黄帝陵和延安城,是中国人和中国革命两个永恒的精神坐标。[详情]
"铁公机"叫响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建设不断掀起高潮,高速公路网四处延展,国际航线陆续开通--地处西北"门户"的陕西省近年来加快以"铁公机"即铁路、公路和机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效缓解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详情]
陕西省2006年经济数据
一、GDP指标:
2006年GDP绝对额:4383.91亿元
人均GDP:11762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6固定资产投资:2610.19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亿元
四、进出口总额
2006年进出口总额:53.6亿美元
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268元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