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经济飞跃发展,另一方面是粗放经营带来的环保、节能等问题。从广阔的黄土高原,到古老的关中平原,再到山大沟深的秦巴山区,陕西这块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正在进行其历史上最快的工业化,产生着这块土地上最深远的影响。
不平衡的工业化
给陕西带来巨变的这场工业革命,是从我国“十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期的,这离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后仅三年时间。整个“十五”期间,陕西工业总产值在五年内年均增长19.1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在2005年突破50%。进入“十一五”后,陕西继续保持着高速工业化的进程,今年上半年,陕西工业投资为504.9亿元,增速高达46.7%。 然而这种工业化却是建立在不平衡的基础上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陕西省内各地市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既有进入低水平工业化成熟期的西安市,又有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杨凌、咸阳、宝鸡、延安、铜川、榆林等市,同时还有处在工业化初期的渭南、汉中两市。 二是产业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能源产业和以军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成了陕西省的绝对支柱产业,这两大产业都是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产业,而竞争性产业发展十分不充分。陕西省政府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技术、医药、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和建筑材料八个工业产业确定为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的发展却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今年上半年,陕西能源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高达74.6%,拉动工业投资增长37.6个百分点。而以电子、建材和纺织为代表的竞争性产业发展优势却并不明显。
痛并快乐着
不平衡的工业化给陕西老百姓带来了期盼已久的经济飞跃的“快乐”,也带来了像环保、节能等不少负面影响的“阵痛”。 陕西工业化赖以发展的能源产业和以军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都是采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使得陕西经济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可能因为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变动面临很大的波动。如陕西的煤炭资源,随着今后市场供求总量趋于缓和、国家宏观调控成果的显现和高耗能产品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势必会出现增势趋缓的情况。而且,无论是“吃资源饭”的能源产业还是吃“政策饭”的军工,都是“靠天吃饭”,这种发展方式绝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为了陕西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培育一批竞争性行业中的有实力的企业已势在必行。 陕西不平衡的工业化对能源工业的依赖,也使得陕西节能降耗的压力巨大。“十五”期间全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6%左右,而陕西的单位GDP能耗只降低了6%。 不平衡的工业化还使陕西的环境质量下降较快。陕西省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日趋增大的压力,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展望未来的陕西经济,工业化无疑会继续进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关键。 对不平衡工业化给陕西带来的“快乐”和“阵痛”,陕西省从政府到百姓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为消除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负面影响,陕西省政府在今年上半年提出了“轻工兴陕”的战略想法,即通过提升陕西省轻工业的竞争力来使陕西省轻重工业的比重保持一定的平衡,以减少陕西经济对能源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依赖。但这些措施无法改变当前陕西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即以能源工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成了陕西经济最大的“发动机”。 可以预见的是,陕西省今后若干年内还将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仍然会起主导作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第二产业强势的格局不会有所改变,当然从整体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向将表现出进一步合理和优化的态势。 虽然不平衡的工业化仍会进行下去,但是出于对陕西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考虑,陕西省政府从现在起还是得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平衡工业化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陕西经济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是当前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难点问题,也是陕西经济从不平衡的状态转向平衡状态的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