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看病就医不再难
    2007-08-08    本报记者:杨一苗 毛海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提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56岁的韩海亮就心存遗憾:几年前的脑栓塞病来得太早,为了治病家里前后共花了两万多元。“要是现在得这个病,国家给报销很大一部分,当时就不用为看病借钱了!”韩海亮告诉记者。
  韩海亮是陕西省户县秦渡镇卢五桥村的村民,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是村里最早交纳1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村民之一,而在这个有着540人的小村庄,现在95%以上的村民都交了这10元钱。
  韩海亮只是陕西“新农合”政策千万名受惠者中的一员。作为我国首批实现新农合覆盖全部农业人口的省份,陕西省改变了政府因为没钱头疼、农民因为花钱心疼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2765万农业人口,特别是其中的800万贫困人口的疾病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而农民、医院、政府的三本账也反映了这项惠民政策带来的悄然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农民把这10元钱当作是保平安的“一碗水”,这一小碗水不但引来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一桶水”,更是将自家的涓涓细流汇入了县级统筹的“一池水”中。“生了病靠自家积蓄心里没底,能从池子里舀水才放心啊!”农民卢镇山说,这10元钱,就是农民的“定心丸”
  2006年,陕西因病住院的参合农民人均获得合作医疗补助848元,占住院总费用的1/3强。而陕西省通过低起付线、低封顶线、高补助比例的“两低一高”办法,降低了农民住院治疗的门槛,避免了少数人占用大量合疗资金,使参合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自2004年陕西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大病统筹、门诊慢性疾病定额补助、单病种定额付费、直通车报销等办法,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陕西省大病统筹基金占到合疗基金的90%左右。2006年,参合农民住院补助占合疗支出的96.2%。对于部分农民患慢性疾病虽未住院,却需要反复门诊治疗,实际医疗负担较重的情况,陕西省试点对精神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门诊补助,慢性病患者在指定医院门诊治疗,每年可获得800元左右的补助。
  以政府资金为主,政府组织为主,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的状况缓解了。这些改观是意料之中的,还有一些变化则在意料之外。
  在试点初期,即使是一年只交10元钱,很多农民也心存疑虑。怀疑之声不是来自10元钱能买到多少医疗服务,而是群众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
  牛东卫生院副院长王拓回忆2004年他与村干部一起去农民家宣传“新农合”政策时遇到的尴尬:很多村民不愿意交钱,钱虽不多,但他们说“干部又来要钱了?政府参与的事都不是好事!”仅仅过去两年多,农民对政府的看法变了,“政府还是实实在在给咱办了好事!”
  农民相信了政府,困扰决策者的“新农合”筹资成本过高、筹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陕西试点四年,已基本实现农民受益、医院盈利、政府满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