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说到云南,人们会想起"红塔山"香烟;十多年前说到云南,人们会想起大理、西双版纳等地的风光和民俗;如今说到云南,人们想到的是《云南映象》和《丽水金沙》。 人们关于"云南印象"的变化,恰恰印证了这些年云南经济发展走过的历程。从烟草"一枝独秀"到如今文化、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百花齐放",云南的特色经济正支撑着全省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详情] | |
|
|
"二次创业"让云南旅游由大变强 |
在许多游客眼中,彩云之南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在不少旅游界同行看来,云南旅游产品不论数量还是质量,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在如潮的掌声中,云南旅游业已悄然开始了由大变强的“二次创业”。[详情] | | |
|
一个风情万种的文化天堂 |
|
"如果你爱他,请把他送往云南,因为那里就是天堂!"--一句流行网络的经"好事者"篡改的诗句准确概括了云南特色。几年来,丰饶的云南文化逐渐形成世人瞩目的"云南现象",成为继旅游、烟草等名片之后又一枚耀眼的标签。[详情] | |
|
|
"云花"为什么这样"红" |
云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花卉产业大省"。据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统计,2006年云南省花卉产业总产值71.99亿元;自1994年以来,云南鲜切花产量已连续13年雄踞全国第一,在全国鲜切花消费市场上,云南鲜切花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详情] | | |
|
水电将成云南第一经济支柱 |
多年前,云南就因为其烟草业而闻名全国;近十年来,云南又因为旅游而享誉海内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十年后,云南将因水电而声名远扬。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有300条。82.5%水能资源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详情] | |
|
烟草产业助云南经济腾飞 |
本报昆明电
7月是烟叶丰收的季节。在云南的许多村镇,大片挺拔翠绿的烟叶在田地间随风摇曳,汗流浃背的烟农把刚刚收割的烟叶一捆捆抱上拖拉机,说说笑笑地送到收购站,以此换取辛苦劳作得来的报酬。[详情] | |
|
|
走向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 |
本报昆明电
毗邻越南、老挝、缅甸三国的云南省发挥区位优势,正在加快建设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促进边疆乃至西部对外开放。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由云南通往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三国的国际公路进展顺利。[详情] | | |
|
中国有色金属之“云南攻略” |
2007年4月11日,在中国A股市场上,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驰宏锌锗以154.00元刷新了2000年亿安科技126.31元的A股股价最高纪录,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因此被冠以了史上第一“牛股”的称号。[详情] | |
|
生物产业:云南的“朝阳”产业 |
本报昆明电
近年来,随着"云烟"品牌享誉世界后,“云花”、“云茶”、“云药”、“云果”、“云菌”、“云菜”等生物资源产品也正日益发展壮大,生物资源产业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云南创造绿色GDP的重要产业,显示出无比强劲的发展态势。[详情] | |
一、GDP指标: 2006年GDP绝对额:4001.87亿元 人均GDP:8961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6固定资产投资:2220.5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88亿元
四、进出口总额 2006年进出口总额:62.3亿美元 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070元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 更多>> | | |
|
到过辽宁的人都知道,沈阳和它东边的抚顺市,相距不过20公里,可在现行的行政区划下,别说两市共同发展,就连人们开车驶上区区18公里的高速公路,都得交上一笔钱:轿车五元,面包车10元,大型车按吨位和座位收费20-25元不等。 最近,沈阳和抚顺间的高速公路即将取消收费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详情] | |
|
|
国企改革继续突破 |
6月上旬,沈阳机床集团30%的股权转让给美国加纳基金,这起中国最大的机床企业股权转让事件的标志性意义在于,国有企业集中的辽宁省正在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焕鑫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情] | | |
|
装备制造业装备中国 |
|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为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设计制造出国内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环形起重机;沈阳机床研发的五轴卧式车铣复合中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提供货运电力机车。[详情] | |
|
|
软件业:辽宁发展硬实力 |
有人对大连高校IT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六年前,留下就业的不足200人,约占总数的15%,2006年,5000多名毕业生中,超过50%的人选择了大连。 2006年,大连吸引东北高校IT相关专业毕业生1000多人。[详情] | | |
|
老工业基地的新生 |
|
每年超过12%的增长速度正在使老工业基地辽宁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详情] | |
|
|
经济增长但未过热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焕鑫就外界关注的辽宁经济发展是否过热等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态:辽宁经济不存在过热问题。 刘焕鑫认为,辽宁经济发展连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详情] | | |
|
制度创新促振兴 |
林教授认为,他赞同"制度创新决定论"的观点。通过对英美轮船运输业、产权制度变迁等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不增加资本投入、没有重大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条件下,只通过制度创新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详情] | |
|
一个老国企的嬗变之路 |
年近五旬的老工人张立安如今心情格外舒畅,他所在的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被特变电工收购后,产值连年翻番、利润持续上升,自己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张立安在沈变工作了23年,干过质检、生产部长等20多个岗位,与沈变经历了从辉煌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走向新生的整个过程。[详情] | |
一、GDP指标: 2006年GDP绝对额:9257.05亿元 人均GDP:21802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6固定资产投资:5689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4.6亿元
四、进出口总额 2006年进出口总额:483.9亿美元 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70元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 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