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的新生
    2007-08-10    本报记者:于新超 王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沈阳华晨公司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轿车。本报记者:任勇 摄

  每年超过12%的增长速度正在使老工业基地辽宁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中央确定东北振兴战略的三年多来,辽宁省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屡创新高。今年上半年,辽宁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同步发展,全省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改革开放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辽宁省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2004年增长12.8%,2005年增长12.3%,2006年增长13.8%,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创造了1994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
  数字是枯燥的,但效果却是明显的。辽宁省对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如此总结:“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实现新突破,“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规划建设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发生很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数年前,辽宁省被外界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低迷,缺乏对全省发展形成有效拉动的新经济增长点。
  辽宁省坚持把解决体制机制性矛盾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到今年上半年,列入改革范围的40户大型工业企业,已有35户完成股份制改造,到年底,这些企业将全部完成改制;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辽宁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2006年,辽宁省新增工业利润的80%来源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首次超过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加工业,成为辽宁的第一支柱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目前辽宁省已建成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家、重点实验室65个、企业技术中心169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9家,形成了数控机床、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原有的工业基础正在焕发新的活力。辽宁省未雨绸缪,将未来发展的目光锁定在漫长的海岸线。2006年1月,辽宁省正式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辽宁不仅要保持资源型和装备型产业的优势,更要发展新型产业带,发展新型产业经济带的希望就在于沿海开发。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成为吸引海内外投资的热土,今年,韩国STX集团公司投资9.1亿美元的造船项目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在“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工建设。截至6月底,“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已开发土地面积104.1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2.45亿元,累计签约项目317个,投资总额1560.4亿元;累计批准入区注册项目256个,投资总额1011.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62个,投资总额34.73亿美元。
  经济发展为辽宁省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连片棚户区的改造使100多万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零就业家庭援助机制安排了22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采煤沉陷区治理安置受灾居民四万户;农村扶贫帮困取得明显成效,三年共有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在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又取得全面振兴的新进展,呈现出经济发展强劲、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