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练成发展双飞翼
自然资源开发快 人文资源挖掘深
    2007-08-10    本报记者:王研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云南的高速公路建设。

  二十多年前说到云南,人们会想起“红塔山”香烟;十多年前说到云南,人们会想起大理、西双版纳等地的风光和民俗;如今说到云南,人们想到的是《云南映象》和《丽水金沙》。
  人们关于“云南印象”的变化,恰恰印证了这些年云南经济发展走过的历程。从烟草“一枝独秀”到如今文化、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百花齐放”,云南的特色经济正支撑着全省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产业结构大“变身”

  云南省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消息:2007年上半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009.6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工业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速度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的信息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速则分别提高5.1和4个百分点。   
  云南有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矿产、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烟草作为传统产业一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274.01亿元。旅游经济平稳增长,在“二次创业”的推动下,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70.76亿元。电力自2000年被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预计2007年完成增加值占GDP比重将升至8%,开始彰显其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
  与此同时,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也崭露头角:花卉、普洱茶闻名全国;橡胶等产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数字表明,仅今年上半年云南春茶产值就达32.43亿元,同比增长190%。值得欣喜的是,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已从过去注重自然资源的初级开发,逐步向广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质量和效益上转变。
  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也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云南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产值达200亿元。专家预计,200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6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0%左右。

对外合作成绩引人瞩目

  东南亚、南亚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资源富集地区,加上人口众多、市场发展潜力大,必然成为我国“走出去”的重点区域。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云南省,在对外合作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上半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40.83亿美元,同比增长42.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9.2个百分点。其中,与东盟实现贸易额14.4亿美元。
  尤其值得欣喜的是,云南对外贸易结构正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一般贸易进口增势稳中趋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金属原材料和机电产品进口快速增长。
  除了经济,云南还与多个国家在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交通方面的合作尤其引人瞩目。目前,云南出现了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建设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昆(明)曼(谷)国际公路、昆(明)河(内)国际公路、昆(明)仰(光)国际公路以及从昆明经保山至缅甸最终抵达孟加拉的4条国际大通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康云海认为,云南正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从国内看,许多跨国企业把中国作为最理想的产业转移的落脚点,我国西部地区则成为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地区。“云南的地理区位处在产业转移的有利位置,因此完全有条件大规模吸引外部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承接东部转移出的产业。”
  从国外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与南亚各国区域合作有望取得进展的形势下,云南在我国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贸往来中的桥梁作用开始彰显。
  机遇喜人,但挑战也不可忽视。云南土地资源迅速减少,建设用地消耗量较大。“十五”期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2.2%,明显高于GDP年均增长8.7%的水平,单位GDP能耗呈不断上升。
  专家还认为,目前云南省教育、文体、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广电、科研、社会服务业等社会类投资,不仅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投入比重低,导致云南形成了“投资和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增长模式。
  尽管面临困难,但云南全省从上至下还是对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具有相当的信心。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说,加快发展是云南省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相关稿件
· 云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07-18
· 云南省卫生厅抽检出汞严重超标化妆品 2007-07-18
· 云南省与越南将加快“两廊一圈”经济合作 2007-07-13
· 云南省今后四年将投200多亿元完善农村电网 2007-07-03
· 云南关停小焦化厂节约20万吨标煤 20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