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两会期间, 《经济参考报》围绕“应对危机保增长”这一主题进行特别策划,逐日推出“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保增长难题”“提振信心”“就业”“消费”“农民增收”“搞活企业”“投资”“改革”“科学发展”等十大专题,敬请读者关注。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
中国亟须三方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专家认为,中国亟须从三方面入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加快技术升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本投入。
中国到了走内需驱动型发展道路的时候
一些专家指出,靠投资扩内需要谨防出现新一轮盲目建设。如果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那么,这样的投资将造成“内需性浪费”。
过度依赖出口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长期形成的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前几年依赖大量出口实现经济超常规增长的外部条件不复存在。
保增长难题
钱?
金融危机下,中央政府四万亿元投资举措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资金如何筹措?项目如何选择?资金投向何处?
政策?
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频频出台政策,刺激国内消费;增加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机会;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减税政策。
专访宋毅
四万亿元投资能否力挽狂澜?
金融危机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在哪?如何启动内需?四万亿元投资能否力挽狂澜?
提振信心
两会代表委员谈信心:中国发展向好,我们充满信心
即使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部经济环境也更加严峻,但中国政府通过果断的决策、实在的措施,在两会上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来自世界的声音:“中国模式”显现应对危机价值
西方一度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缺陷,现在则认识到这是中国经济稳定的一个法宝。
专访李稻葵
中国经济完全能够且已处于恢复中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完全能够且已经处于恢复中。
就 业
七百万大学毕业生 社会最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
有调查资料显示,到目前,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距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发布的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2000万失业农民工 最缺少的是技术和培训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1.3亿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
专访萧鸣政
优惠政策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
国际金融风暴下,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如何缓解大学生、农民工两大群体的就业压力?
消 费
价格虚高“冰封”居民住房消费市场
今年,中央政府已经为房地产市场作了基本定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居民住房消费市场,其发展以改善全体人民基本居住条件为目的。
首购车用户居多促汽车市场升温 今年产销增长有望达到10%
农村消费:200亿拉动1500亿 两年后家电下乡将进入火爆期
易宪容
今年房价将出现全面理性回归
易宪容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全面理性调整 。
刘步尘
:家电下乡政策待完善
农民增收
中国农业:向现代“爬坡”
有调查资料显示,到目前,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5.6%,距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发布的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长期割裂的城乡发展模式正发生嬗变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1.3亿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
李国祥、王志敏
农民增收需在农业内外同时发力
专家认为,农民增收须从农业内部挖潜力,想办法 ,更重要的是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
搞活企业
我国企业总体尚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企业总体尚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须化国际金融危机压力为动力,借助国家接连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
民企:面对危机最大的优势是灵活应对
国内企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洗牌,在大量企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同时,也有不少民营企业依托灵活的机制与优质的产品在危机束缚中破茧而出。
专访胡迟
经济放慢脚步正好抓紧调整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表示,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投 资
产业振兴路线图近保增长远调结构
两会前夕,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悉数出炉。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的背后,凸显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心。
谨防投资中的三类现象
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一出,其去向和作用立即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对此,专家提醒,要谨防投资中的三类现象。
魏杰、曹建海
加大投资的目的是扩大消费
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规模增加投资能带来什么?
改 革
扩张性财政适时进退 税改重在结构性减税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底应时而出,结构性减税已然成为2009年税收政策的一大亮点。
社保“碎片化”现象严重 “大一统”是大势所趋
专家指出,一系列多年悬而未决的环节被高度重视,表明我国将在2009年开始重塑社保制度体系。
专访郑秉文
社保受制低层次分割式统筹
我国社保改革要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保体系的既定目标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
科学发展
中国精心布局经济发展方式转轨
“转轨”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中央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布局,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适时推动。
推动社会转入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动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专访周天勇
重民生、促和谐
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增长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民生、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