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要金子还是要银子,欧洲的艰难抉择
商人之间的所有交易,即经过所有中间制造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后,生产商或进口商向零售商或出口商的所有出售活动,都可以转化为资本的流动或转让。 ——托马斯·图克 托马斯?图克,相信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会感到十分陌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伟大的经济学家实在太多,而且这一时期亚当?斯密的理论已经开始被实践。《国富论》的出版推动了英国近百年的自由贸易运动。而图克正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英国银行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17到18世纪,欧洲经历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金融风暴,但是金融风暴并非像一场真正的飓风那样,来了去了,席卷之后便会消散。它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让大街小巷处处可以见到捶胸顿足的人这么简单,它更像是核武器,摧毁过后,人们将承受更加残酷的核冬天。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恰恰启迪了另一种新思想的诞生,那就是关于货币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这是人类经济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关于货币理论研究方向的转型,由此引发的论战,至今仍在继续。 18世纪初,英、法两大泡沫让重商主义被进步学者批判地体无完肤。继亚当?斯密之后,图克在他的《通货原理研究》中开始反复提及货币价值属性的问题,对货币即财富的观念给予了大力批判,同时也在货币管理方面提出了诸多看法。这本书其实就是他向英国政府上报的条陈建议,其中用了大量篇幅来反对同时期李嘉图主张的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迄今为止有过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图克所反对的是第一阶段,亦称作“早期货币数量论”,这是货币数量论的原始阶段。从18世纪起,货币数量论就一直占据货币理论的主流地位,它引导了世界货币改革,并影响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 早期货币数量论是在殖民主义与重商主义的冲击下诞生的一种货币学说。16世纪后半叶,法国学者博丹率先提出此学说,试图用来阐述殖民浪潮下欧洲货币与商品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商品数量固定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总量增加,那么商品价格亦会随之上涨;而在货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商品数量增加,那么商品价格也随之下降。这种说法可以被理解为是启发近代及现代货币学说的基石,因为在此后至今的300多年里,主流货币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几乎全部属于这一理论的延伸。 从这里开始,我们对货币的探索将不再是听故事那么简单,你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因为那些伟大的人们在黑暗中摸索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理论,没有一条可以被当做是既定的真理,其中多数理论在今天仍然饱受争议。记住这一点十分重要。 早期货币数量论单纯地强调货币与商品的供需反比原则,这一原则即狭义市场调节机制。如果从这一点上去观察,那么它的确是完美无瑕的,可图克的极力反对却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商品价格会随着货币总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但凡读过启蒙课程的人都知道的一点,问题从这里开始延伸。既然商品价格由货币供给所决定,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即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储存的货币总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从供需原则上分析,流通中的货币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储存货币总量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则是间接的,这亦可以被理解为是金融市场的决定性要素——预期。当储存的货币总量发生变化时,即使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并未改变,但商品价格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在金属通货时期尤为突出。 当一国本位货币(主币)的存储总量或流通总量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辅币的持有目的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原本存储的辅币可能会因此大量流入市场,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即流通中的辅币会被大量存储起来。这种主币与辅币之间流通与存储总量的相对变化,是导致金属货币时代货币本位频繁更替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货币本位的转换上,狭义的货币自由主义与狭义的货币集权主义并不占据主导地位。1821年英国建立金本位制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种综合性的市场机制所导致。这种综合性市场机制自17世纪以来长期影响着欧洲货币的铸造、流通及政策的制定,这种影响存在着非常清晰的逻辑,这里需要对其作出一个准确的阐述: 1.硬币铸造权的垄断与自由; 2.金银比价、金银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差价(即格雷欣法则所描述的问题,其对应的并不仅仅是复本位制,只是在复本位制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3.银行是否对金融券的兑现存在义务。 从货币、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在上述三个问题上政府和国家完全是处于被动位置的。不论是流通中的货币还是被储存着的金银,都是市场机制的结果,货币的购买力也是由市场机制所决定,金融券的价值亦是如此。而政府只能在问题出现后,选择让它加剧恶化或是阻止它恶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想要阻止由货币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做到的,至少单纯依赖权力是无法达成预期效果的。 在不兑现纸币成为法定货币之前,一个经济体中金银的总量发生变化时,即使政府对硬币以及银行券的面值做出严格规定,亦无法阻止良币的消失,更无法阻止投机分子们以各种手段从中捣鬼。在这种情况下,单一贵金属币本位所造成的市场动荡要小于复本位。 然而究竟银本位和金本位孰优孰劣,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并且金、银本位之间的转换并非由任何人以及包括最高政府在内的任何机构所决定。在银本位下,当白银总量发生变化时,市场流通的货币必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白银总量发生变化的大小。当白银总量增加而市场需求不变时,单位白银的价格一定会下跌,这时铸币的成本就会下降,而银币的法定面额不变。这样一来,如果银行继续按照银币的面额兑换金币,那么银行就会蒙受损失,但假如银行拒绝兑换,就会引起恐慌,这种状况的发生概率根据白银价格下跌的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白银价格下跌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往往强调法律的权威性,让银币的法定面额不受白银价格的影响。人们照往常一样按照面额支付交易,少数拒绝接受以面额为标准进行偿付的人会受到严惩。 第二阶段,白银价格下跌幅度略大的情况下,银币的面额与其本身价值的落差相对也比较大,如果银行继续按照银币的法定面额兑换金币、铜币,那么银行就必然蒙受损失,但如果银行开始拒绝这一兑换。那么黑市就会出现,并且会迅速地扩大,投机群体会在短期内扰乱整个货币体系。这种情况下政府所能选择的是短期内输出大量白银,使白银供给量减少,从而让白银价格缓缓上升。但在很多时候,这一方案是无法施行的,因为不能保证任何时候白银都能在国际市场卖出个好价钱,所以修改法案也是政府的常规性选择之一,其中包括强制性法令和影响性法令。 第三阶段,白银价格下跌幅度很大的情况下,政府颁布任何强制性法令都收效甚微,而影响性的法令在短期内不会阻止大量的投机行为的产生,并且这时候白银往往会出现抛售,所以政府一般会选择开放贸易,直至市场出现平衡;此外银行券的流通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局面,因为它不存在铸造的成本,因而法定面额的银行券在白银价格下跌幅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调节市场平衡的有力武器。 这里需要对强制性法令以及影响性法令做出一个概述。在银本位制下,白银价格下跌,政府在法令的修改上会首先考虑对缺损和成色差的货币下手,如1773年英国就曾下令注销缺损货币。尽管这一举措的背景与这里所给出的条件恰好相反,但仍然可以说明当货币体系出现问题时,政府首先想到的会是牺牲国民的利益。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因为每个人手里都会有一些缺损的硬币,但数量一定很少,所以几乎人人都蒙受了损失但却不会有人反对,因为反对的成本是高昂的;政府应对货币问题的另一手段是对货币面额或重量的修改或强调,但是究竟如何修改,政府永远也拿不出好方案。 18世纪的英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自18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和铸币厂就一直在讨论关于硬币重量和法定面额的问题。到了1787年,英国还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硬币委员会,负责硬币合理重量以及合理面值的论证工作。但是直到拿破仑战争爆发为止,他们也没能讨论出来什么名堂,之后由于战争的因素,银行券开始大行其道。 从拿破仑战争爆发一直到1821年,这段时期英国停止了硬币支付,实行不可兑换的纸币流通制度。天知道他们发行纸币的数量是以什么为基准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使得英国在银本位与金本位转换的间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经济的动荡。 我们在银本位的前提下作出白银价格下跌的假设,它与金本位制下做出黄金价格下跌的假设是相同的,对此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此外,在银本位制下,当白银铸币的价值高于其法定面额时,选择继续使用这类银币来支付的人就会被周围人所嘲笑,这类银币会被融化掉,劣质银币以及辅币同银行券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支付选择。 因此,格雷欣法则在银本位制下仍然存在,只是出现这种状况的几率较复本位制要低罢了,毕竟这种银价大起大落的假设是基于早期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构想。在现实情况下,这一构想很难成立。但如果一旦成立,那么白银铸币体系就会面临崩溃,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对于货币的现实秩序而言是一个分水岭,国际贸易的频繁以及汇率问题的日趋复杂化使货币体系变得更加敏感而脆弱。以1871年法国货币体系一夜间走向崩溃为例,在货币的世界里,总会有意外的惊喜在不远处等待着你。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