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2009年7月
作者简介
 

斯蒂芬·贝克简介:为《新闻周刊》写作的岁月长达20多年。他的作品还经常在众多的出版物上发表,包括《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贝克还是《博客链接》这篇封面故事的合著者,他们创建的Blogspotting.net被《纽约时报》誉为50个最值得一看的博客网站。

 
  目 录  
  导 言
你是燕子,我是驼背鲸
从数据到符号
Numerati——数字魔法师大驾光临
工厂生产差异,消费引导广告
数据世界:巨大无比的人类行为实验室
要是你点击了哀伤的歌……
第一章
工薪族
在办公室电脑上敲下的文字并不属于我们
把员工“变成”数字
人脑PK电脑,其实有一拼
你生活在拿数字说事儿的地方
从量化到最优化
数据化管理的真实画面
透视员工社会关系网
制造数据的人成为数据的奴隶
第二章
购物者
会员积分卡积累了什么?
未来的智能购物车
你“坐”在哪只“桶”里?
超市“动物园”中的“寄生虫”和“蝴蝶”
购物模式——消费者的DNA
计算机:辨别“真人秀”的平凡和怪异
摄像镜头里的商业故事
第三章
选民
戈特鲍姆的“聚光灯”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政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在想什么
10个族群,10种人
数字化的政治版图
1%的中立选民——最后的那根稻草
第四章
博主
“欲望的眼泪”
阅读博客.非计算机莫属
博主-数字-数学公式
搜索引擎透露了什么
计算机:数字时代迟钝的天才
43岁的“大男孩”——相关性制造的低级错误
博客Vs.垃圾博客:由Google广告引发的世界大战
“好”的向量和“坏”的向量
他们“订阅”博客因为有了“ping”
第五章
恐怖分子
走近美国国家安全局
用“正常”来突出“不正常”
在“应用数学”的新纪元“计算”人类
“9·11”事件的“‘后’见之明”
从赌场走向反恐前沿
拉斯韦加斯的“乌鸦窝”
声音、图片、录像:最复杂的数据分析
找出“下一个朋友”
伟大的“匿名解决方案”
第六章
病患者
监测健康:隐私保护权会说“N0”吗?
厨房里的“魔毯”
电子传感器的未来
奶奶,你今天刷牙了吗?
帕金森氏症老人,将不再于“黑暗中射击”
“智能炸弹”——攻击癌细胞的纳米微粒
“真牛秀”和“黑匣子”
我们“认购”数据大师的成功
未来的SpareMeThe Details.corn公司
第七章
恋人
没有任何科学能够研究一对夫妇
在Chemistry.com寻找“未来的妻子”
荷尔蒙决定人的性格
“完美的匹配”
搜索引擎优化:一场无法结束的战役
移动电话——下一座个人数据的金矿
我和妻子终于找到彼此
结语
认识森林里的树
遮羞布的选择
从数据的奴隶到数据的主人
三个流传久远的神话
2.2 5亿美元:“资本智商”卖了个好价钱
追赶数字的脚步
我们究竟是谁?
结语
致谢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讲述了:每一天,我们的身后都拖着一条由个人信息组成的长长的“尾巴”,这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我们——点击网页、切换电视频道、驾车穿过自动收费站、用信用卡购物、使用手机,而雅虎、Google这样的公司,正在以平均每人、每月2500条信息的速度,捕获我们的详细数据。是谁在关注这些数据?他们打算用这些数据来干吗?这正是美国《新闻周刊》资深记者斯蒂芬·贝克在这本极具魅惑力的书里所探究的问题,而他的回答既让人惊讶,又令人不安。一群新兴的数学精英,正千方百计地以惊人的准确性,剖析我们的每个举动,预测我们的行动计划。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们买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与谁坠入爱河的人间风光尽收眼底,就是为了巧妙地操控我们的行为。在这本汇聚数字报告和分析的力作里,斯蒂芬·贝克展示了一个我们正在进入的鲜活的世界,告诉我们谁在支配人类。数字科学家渗透了人世间的每个领域,将我们描绘为工薪族、购物者、选民、博主、潜藏的恐怖分子、病患者,甚至是恋人。他们在公司洞察我们的电子邮件和电话记录,来推测有多少员工真正在为公司的盈利添砖加瓦。他们分析我们的购买行为,以搞清我们是在节衣缩食、瘦身,还是有新的理财计划。从IBM、Google、保险公司到奥巴马竞选团队,莫不重金礼聘身怀绝技的“数字搜客”,从一大堆数字符码中过滤出宝贵的趋势和观点……
 作 者:斯蒂芬·贝克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状态:连载 

  重磅推荐 更多推荐>>

  斯蒂芬·贝克指出了当今或许最为重要的文化趋势:在数据爆炸的世界里,懂得利用数据、运用数学的权威们地位蹿升。它是一本必读之书——写给所有渴望在Googlel非领悟生活、洞悉商机的人。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作者

   以令人惊异的独到眼光在幽暗中搜寻,去发现我们是谁、正在寻找什么——《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是一本写在数字时代的关于发明、创造,以及渴求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的故事。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作者

  书 评
数字乱象的解读 描绘多姿多彩的数字世界——评《新数字秩序的革命》

   当下我们生存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由原子组成的物理世界,一个是由比特组成的数字世界。物理世界中的书店依然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经过精心布置的书架有时还是让读者无法找到他们想要的那本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买书、看书和分享读书心得。数字世界彻底颠覆了物理世界中图书只能放在一处的限制。无限的货架空间和灵活的搜索导航机制提供多元化的找书途径,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给图书贴上标签,决定将它放在里。把每一片叶子挂在尽可能多的树枝上,让每个人都可以采摘到,这是《新数字秩序的革命》一书带给我们对数字世界信息组织模式的全新解读。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多种多样,数字时代为这种自然的认知方式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详细


 精彩章节

序幕 空间中的信息

   “绝对没有!”    很显然,我一开始就问了鲍勃·梅迪尔(Bob Medill)一个错误的问题:“难道你们没有把最受欢迎的商品放在最后面吗?”他本来可以把这个问题当作是一种冒犯,毕竟这是一种对消费者很不友好的策略,而其目的就是希望消费者在不得不经过陈列着各种商品的货架时,一时冲动而购买其中的几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牛奶总是被放在杂货店的尽头。但是,说话轻声慢语的梅迪尔对自己的理念非常有信心。而且,之前也有人问过他同样的问题。这是个新手才会问的蠢问题。——详细

1 秩序之新秩序

   网络时代到来之前,“browsing(看看,浏览)”这个词是用来礼貌地要求销售人员闭嘴的。“能为您效劳吗?”销售人员问道。“我只不过是随便看看。”你微微一笑,回答道。通过这句话,顾客明确了自己缺乏购买诚意的态度;而那个小小的微笑,也是顾客的小小挑衅——这可是顾客应有的权力:“不让我随便看试试,小店员!”——详细

2 按字母顺序排列及其缺憾

   如果你曾经尝试过在英语键盘上输入?,就一定会对创造出一套通用字母表的冲动大加赞赏。特别是随着企业以及它们的电脑系统走向全球化之后,使用不统一的字母体系就像使用不统一的日历一样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事实上,通用字母表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妙了,所以,几乎每一代人都会创造出一套。在电报出现之后这个想法变得尤为受欢迎,因为电报连接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距离已经不再成为障碍,而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本身了。1879年,德国的约翰?马丁?施莱尔神父(Johann Martin Schleyer)创造出了一套通用字母表以及与此配套的世界语—沃拉匹克语(Volapük)。尽管一开始它还比较成功,但是渐渐地因为派系政治斗争而销声匿迹。当然,无论是沃拉匹克语将“天堂中的圣父”翻译成“OFatobas”的事实或者这种语言的名称拼写中包含“pük”这样的字母组合的情况都无法挽回其颓势。在沃拉匹克语的尝试失败之后,其他一些人继续斗争,先后在1888,1901和1911年向国会提出创造一种通用字母体系的法案。——详细

3 知识地理

   从第40街对面看过去,纽约公立图书馆中曼哈顿分馆一切都很正常。尽管它不是最大的(门前立着石狮子的那一家分馆享有这项殊荣),不过自从1970年开馆之后,它就是最好的浏览畅销书的地方。而且在该馆的3楼还提供超过100万张的书画刻印艺术印刷品。在4楼,本市居民可以免费使用因特网服务。在6楼,公众还可以参加经常性的免费讲座。这是座很棒的图书馆。然而它的结构却是自上而下的。——详细

4 合与分

   这是一段很长的旅途。孩子们坐在汽车后座上。他们已经给绘图本上完了颜色,听了你为他们带的CD,也吃了水果味的甜品(其成分中包含2%的水果和30%的糖分)。你了解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因为他们开始互相抱怨了。因此,你装作很兴奋的样子插了一句:“我们来玩‘20个问题’游戏吧!”    尽管你只不过是想让孩子们安安分分的,不过,在车里的每个人都轮流当了一次待猜的“它”之后,你的孩子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详细

5 丛林法则

   虽然很不好意思,不过我还是得说,有时候我会在清空洗碗机的时候故意不清理盛银器的篮子;总是希望妻子会来做这件事情。我们的婚姻居然维持了那么长时间,这真是个奇迹。
   我并不介意整理盘子,因为我掌握了一个小窍门。我会一次从上往下拿尽可能多的盘子,先取出沙拉盘,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取出各种尺寸的盘子。这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必须要将物品按照大小排列的强迫症患者。如果真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也是现实世界患上了强迫症。大一点儿的盘子坚持要比小一点儿的站得高,因此就更容易被取出来。而银器却拒绝这样的排队。它们躺在洗碗机的篮子里,像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秩序可言,摆出一副拒不合作的姿态。我必须抓出一把刀叉汤匙,一个一个地分拣。银器篮实在是太杂乱无章了。——详细

6 智能叶片

   1948年,费城德雷克赛尔理工学院(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两名研究生约瑟夫·伍德兰德(Joseph Woodland)和伯纳德·西尔弗(Bernard Silver)无意间听到当地一家连锁杂货店的总裁邀请他们的系主任主持一项研究以解决商品信息自动读取问题。于是他们借鉴摩尔斯电码中点和短线的使用,想出了一套类似斑马条码的条形码表示方法。1951年,一台能够将条形码转化为数字的机器问世了。它有一张桌子那么大,用一张巨大的油布包裹着,使用500瓦的灯泡作为光源。“那灯泡亮得足以灼伤人们的眼睛,”伍德兰德后来回忆说。——详细

7 社会知识

   每一天,全美的新闻编辑室中都会一再上演这样的标准场景。一群中年白人男子围坐在一张会议桌周围,会议室的大窗户正对着一间巨大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灯火通明,办公桌挤挤挨挨,每个人都忙得不行——这就是每天都要召开的编辑会议的场景,因为一再出现在影片《总统班底(惊天大阴谋)》以及其它数十部影视剧中而家喻户晓。这一回好莱坞没有弄错。编辑会议是报刊的权力顶点,如果在记者岗位上辛勤耕耘多年,你就有可能被邀请加入这个俱乐部。——详细

8 虚无的诉说

   有些产品说明书因为愚蠢至极而著名:
   西尔斯(Sears )吹风机:“睡眠时请勿使用。”
   华运达(Rowenta)电熨斗:“不要直接在人体上熨烫衣物。”
   Nytol安眠药:“警告:可能会引起嗜睡。”
   森斯伯瑞(Sainsbury’s)超市罐装花生:“警告——内含花生。”
   某儿童穿的玩具超人服 :“警告——此服装无法让你飞起来 。”——详细

9 作为美德的混乱

   自从1947年起,在3月的某个指定的日子里,一群急切的准新娘们会在波士顿最负盛名的折扣服装店法林地下商城(Filene’s Basement)门前排起长龙。当地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总是用“引发疯狂”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场抢购风潮。新娘们一涌而入,对两千件婚纱进行掠夺式的抢购。这些婚纱的标价从249美元到9000美元不等。通道上挤满妇女,忙着试穿婚纱和交换衣服,几分钟之内,货架就被洗劫一空,桌子上和地上到处都撒满了裙子和街头服装,就好像有传说中的那枚手榴弹在店里爆炸了似的。——详细

10 知识运作

   样本1212号是一只137岁高龄的蚊蚋。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学系的影像技术人员戴维·图雷尔(David Turell)正用一根极细的大头钉穿透这只小虫子和一张也有137年历史的红色微小标签。红色标签代表着这个小虫子是一个模式标本(或标准标本),也就是最早发现这种物种的博物学家当初发现的那只虫子。假如有两个博物学家就某种小虫子到底是不是叫做Glaphyroptera Decora()Loew(洛)[1]而争执不下,图雷尔手中大头钉尽头的这只小虫子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争端。没有这样的收藏和伦敦林奈学会总部的那些收藏物种树形结构就是无本之木。——详细

尾声 多彩世界

   布鲁克兰报刊及礼品商店(Brookline News and Gift)座落于一家灯火通明的冰激凌屋和一家不显眼的新福瑞干洗店(Symphony Clearner)之间,橱窗里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商品。透过橱窗玻璃能够看到店里的情况:积满灰尘的各种棋盘游戏跟扑克牌洗牌器被随手堆在一起,镀铬水箱的进水口处塞着一个表盘。一只正宗的德国和莱(Hohner)口琴从一堆树根烟嘴当中露出来一截,从店名和店内陈设来看,这都是一家卖“东西”的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