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博弈哥本哈根大会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将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专家认为本次会议上各方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一场博弈。详细
 
气候变化大会:奢望恐难成真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于当地时间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之前,各主要经济体在公布减排方案时暗地里较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频繁擦出“火花”,似乎每个镜头都在为最后的高潮做铺垫,预示着本次大会将是一场激烈而世俗的利益博弈。即便身处“童话之都”,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必须既讲道义又讲价钱的无奈现实。详细
 
 
 

关键问题存在严重分歧 哥本哈根恐难如愿

  欧洲可能面临新的冰河时代、马尔代夫等岛国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是气候等方面的科学家在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后给地球开出的诊断书,气候变化已经使“拯救地球”的行动刻不容缓。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将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会议的结果将改变人类未来的轨迹。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被不断调低。多方观点认为,会议形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的希望非常渺茫。详细
多重大国博弈决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走向
  “哥本哈根”将引领世界向何处去?气候变化峰会倒计时,一场全球博弈的大戏也拉开帷幕。这场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博弈预示着哥本哈根峰会的成果,并将决定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结构。详细
绿色信贷: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机遇
  我国政府近期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温家宝总理在提出中国2020年减排目标时声明。详细
 
 
经济学家呼吁必须控制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正在走向后期,而一场全球性的气候会议又让世界瞩目。世界都开始更多把思考投向危机后的经济和生活。
   最近半年,在亚洲、美国、欧洲的一些经济学界,一个声音在逐渐提升:如果说人类曾经经历了顺应型社会(农业社会)、扩张型社会(工业经济)两个阶段,现在我们应该主动地走向“第三季”,也就是控制型社会。即以全球的理性去控制发展速度、调整发展方向。
   一个月前,笔者与多位来北京参加各类论坛的国内外经济学家谈起危机后全球的发展问题,他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类面对的有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发展速度,一个是发展方向。详细
关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两个命题
  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正在走向后期,而一场全球性的气候会议又让世界瞩目。世界都开始更多把思考投向危机后的经济和生活。详细
把产业选择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之上
  专家们表示,应该发展符合人类利益的产业,同时创建新机构管理空气和海洋这些全人类共有的资产。详细
 
“低碳”之风席卷中国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股强劲的“低碳”之风开始席卷中国,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新能源路线图
  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风潮席卷全球。结合最近媒体热议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将会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工程化。详细
技术战略储备:通往节能减排之路
  近日,中国政府再次重申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并首次披露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计划。详细
联合国“禁令”催中国碳交易市场自强
  中国数十个风电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被联合国暂停核准的传闻有了定论。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举办的联合国C D M执行理事会(EB)第51次会议上,中国最终有10个风电C D M项目被拒。详细
哥本哈根会议前瞻系列评论
坚持原则维护利益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值得我们关注。
别让“低碳”成壁垒
  气候大会在以往很少能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这次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却是一个例外。不仅世界舆论都在关注这次会议,而且一些国家政要也乐于在这次会议上大力表演。
企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许多涉及碳排放的企业,对哥本哈根会议有一种莫名的忧虑。因为沿着“巴厘岛路线图”走到哥本哈根之后,企业的“大限”似乎就要到来。
全民低碳≠国家减排
  今年的哥本哈根理所当然要比往年热闹。中美两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造足了声势。
哥本哈根会议前中美布局碳减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而就在当天早些时候,美国白宫也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多位专家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此次正式表态是迄今为止对哥本哈根会议最大的推动。而美国所承诺的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这一数值,据专家推算,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40%的减排要求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确定是哥本哈根会议的关键。详细
 
气候变化大会前丹麦探“风”
走进风电王国:“谁都阻止不了风”
  2009年联合国第十五届气候变化大会为何选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进丹麦探访后寻得答案:在过去25年间,丹麦经济增长了75%,而能源消耗总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个北欧小国由此获得“全球气候领跑者”的桂冠。
  在今日丹麦,有5200多台风力发电机在运转,它们向这个北欧小国提供了超过21%的电力。丹麦国家气候与能源部部长康妮·赫泽高女士自豪地宣称:“丹麦风电案例”值得各国借鉴。
维斯塔斯:风电王冠上的“明珠”
  “要去丹麦了解全球气候大会,就不能不看丹麦风机;要看丹麦风机,就不能不看维斯塔斯。”这是在本报记者启程赴丹麦之前,国家能源局一位领导给予的“赠言”。
丹麦发展风电的启示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势下,走低碳经济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公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

本专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经济参考报及其网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

美编:吴欣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