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让人心寒的中国房价
2009年末,美国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出全球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其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名列第二。 无独有偶,美国《新闻周刊》也把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的第二位。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泡沫,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首先,房价涨速过快,过去的5年间,中国平均房价上涨了1倍左右;同时,房租收益率却明显处于低位,目前2.5%~3%的房租收益率,大大低于抵押贷款利率。 其次,房价收入比过大。国际上公认的房价上的“合理的价格水平”,是相当于每户居民3~6年的平均收入。当房价收入比超过6时,国际上公认为属于房地产泡沫区;当超过7以后,就是“国际房价难承受的地区”。反观中国,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约为7.8,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则更高,约为14~16。 其中,存在多少泡沫,泡沫被吹得有多大,可想而知。 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华尔街的房地产投资巨头与众多中国个人购房者都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处境,是采取行动,还是等等看?但是,一些怀揣巨额资金的国内投资者却急不可耐地“杀入”,抢购豪宅,而海南的房价更是如火箭般冲天而起。 2010年初,海南国际旅游岛项目获批,当地房价就如同坐上火箭般蹿升,三亚凤凰岛一处房产,已经卖到9万元/平方米,短短10天,涨幅高达130%。海南房价如此暴涨,与地产投资者的纷纷涌入不无关系:江浙投资者包机前往海南大小城市看房,东北投资者也开始疯狂扫货,一些宁波投资者甚至不去现场,直接通过海南项目在当地的代理商买房。 事实上,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前,就有10万浙商进驻海南,仅注册资本就达到上百亿元,实际投资运作的资金可能高达300多亿元。截至2010年2月,超过4000亿元资金流动到海南房地产。在海南,投资者们买房子就像在抢购大白菜,很多人甚至携家带口提着现金去买房。 曾经,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充斥着狂热情绪和不差钱的“豪情”,似乎美国房价会永远涨下去,所以有源源不断的钱注入进去。但结果呢?次贷危机的爆发,粉碎了泡沫,也浇醒了一些资本家的“炒作梦”。 如果热钱不停炒作,中国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那么美国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这种提示足以令人警醒! 比较巧合的是,在《福布斯》将中国房地产泡沫列为世界第二大金融泡沫两个月后,中国也发布了一则关于本国房地产的报告。值得玩味的是,前后、中外两种结果竟然可以算是“截然相反”。 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则下降0.6%。 暂且不论哪家之言更为准确,但上涨1.5%,这一数据与国内普通民众切身感受相去甚远,立即引发一片质疑之声。人们纷纷表示,统计局把小数点的位置弄错了,是上涨了15%,而不是1.5%。有网民甚至质疑统计局弄虚作假,目的是为了减轻人们对房价不断飙高的怨气。 仅仅用一个数字,就能减轻高房价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这多少听起来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而且,对于真实情况,人们并非没有切身感受,眼看着国内不断刷新的“地王”记录,房价不断登上新高度,由此,温柔的统计数字只会“制造”强烈的反差,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能不说,适应中国市场化改革大潮而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1998年,中国正式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发展不过十几年。但是,就在这十几年的有限发展时间中,中国却走过了一些国家耗费50年甚至上百年才走完的房地产发展之路。 现在,走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发现正在修建中的商品房,以及美轮美奂不输任何一座世界城市的大型楼盘。而在浮华的背后,中国房价的飙升,也足以让世界咋舌。 数字给人的感受会更为直观,以下是1990~2009年20年间,全国房价收入比变动情况: 以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为例,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相关数据,2009年北京市房价收入比已达到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一对在北京生活的夫妻,即使双方不吃不喝,也要努力27年才能买到一套房。 而上海陆家嘴2009年的房价是5万~10万/平方米,与东京中心地区的房价相差不多。但上海的面积是东京的3倍,GDP却只有东京的1/10。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中国部分城市房价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GDP增长的速度,而GDP增长速度,也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这个事实造成的另一个事实,就是:不仅低收入者买不起房,中等收入群体也倍感吃力。 1982年出生的小张已经在北京工作三年,与妻子两人的工作都很稳定,每月两人的总收入约15000元。与2009年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3726元的月平均工资相比,小张夫妇二人的收入属中上等。2009年9月,他们看中了北京东四环外的一套二手房,面积只有56平方米,总价却高达108万元。 无奈之下,他们只有让双方父母帮助拿出30万~40万元的首付,两人的积蓄用来装修和购买家电。当房价涨得越来越高,购房者越来越难承受,就催生了这种“四加二”的买房模式:双方父母出首付,子女自己偿还月供。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结婚市场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81.6%的新人得到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买房子。 一套房子足足耗费了几代人的积蓄,很多年轻人表示,父母节省了一辈子,退休之后还要为子女背负购房压力,自己也感到痛心。但面对高房价,自己无能无力,也只能被迫“啃老”。 无论如何,小张夫妇仍属幸运,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上了房子,但更多到了适婚年龄的80后,面对动辄上百万元的房子,却只能望而却步。2009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太高,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房。 在高房价的挤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一套房子耗尽了一生的财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蓄,这已经成为了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名噪一时的电视剧《蜗居》有两组对话引人深思:一句话是宋思明深谙其道地对海藻说的话,大意是繁华背后,就是用平民的幸福堆砌起来的;另一句则是女主人公海萍的话,大意是我们只能牺牲一代人的幸福,让下一代不再蜗居。前者说出了事实,后者道出了心酸与无奈。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