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指数化投资空间广阔 投资者结构仍待优化
2018-09-27 作者: 记者 潘清 桑彤/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指数化投资,在我国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业界看来,指数化投资大有作为,有赖于投资者结构的持续优化和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002年华安基金发行上证180指数增强基金,标志着指数化投资在中国“破冰”。此后,伴随首只ETF、首批跨市场ETF、首只QDII指数基金、首只国债ETF和首只跨境指数基金相继亮相,境内指数化投资产品稳步扩容,指数化投资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记者从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了解到,截至2017年末,全市场指数型基金数量合计594只(同一基金的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资产净值合计4821亿元(不含ETF联接)。

  在业界看来,目前我国指数化投资产品发展水平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伴随指数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指数化投资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刚表示,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首批公募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发行,指数化投资的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持续改善,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同时表示,指数化投资的快速发展,仍有赖于投资者结构的持续优化和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自诞生之初就以“散户主导”为特征。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显示,2017年末证券投资者数量中,自然人占比高达99.7%。公募基金投资者结构与之相似。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指数型产品是重要的大类资产配置工具,但从我国投资者结构的现实情况来看,市场上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机构投资者。

  “指数化投资要想大有所为,需要持续推动投资者结构的优化。”钟蓉萨说,相信随着养老目标基金和FOF(基金中基金)的发展,会有更多长期资金进入指数化投资市场,市场机构的投资行为也会随考核周期的拉长而改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洪泽湖“黑水”:跨境而来,责不过界?

洪泽湖“黑水”:跨境而来,责不过界?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跨境污染治理压力、动力及能力“三力”不足,上游部分地区“以邻为壑”,以泄洪来泄污的现象时有发生。

·医养结合试点遭遇“资源尴尬”

中国铁建:助力非洲经济起飞

中国铁建:助力非洲经济起飞

“现在,我们从奎托坐火车,向东可到边境城市卢奥,往西直抵洛比托港,比乘坐汽车要快得多,也更划算。”

·国家烟草建定点扶贫农特产品销售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