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3-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一)CQMM模型的改进
自2006年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投入运行以来,课题组紧密跟踪中国现实经济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CQMM,推出CQMM的改进版,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准确地把握现实经济的运行机理,提高模型的经济预测、政策模拟功能及计算效率。本次发布,课题组对CQMM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拓展和完善:一是增加了供给面的模块,从过去基于支出法GDP构成建立的总需求导向的动态结构式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成功转型为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为主体框架的动态结构式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这是模型构建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新一代的CQMM不仅可以从需求面进行宏观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还可以从总供给与总需求互动的角度进行宏观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本次预测,课题组应用加入供给模块的CQMM分析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问题,初次测定了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第一次在政策模拟中发现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缩小或扩大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的影响,证实了产能过剩的相对性,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创造合理的需求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二是完善了财政政策模块,实现了税收收支的内生化,从而使CQMM能够分析实体经济减速对公共财政收入的影响,进而探讨规范财政体制,调整财税制度对经济增长、税收变动趋势的影响,及其对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对财政体制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量化分析。
1. 引入生产函数,测定产出缺口
课题组通过构建季度资本存量和就业的数据,估计生产函数;并内生化就业、工资、物质资本存量以及企业利润等供给面的宏观变量。以此为基础,应用生产函数法,估算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测定产出缺口。在加入供给模块之后,CQMM从过去基于支出法GDP构成建立的总需求导向的结构式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成功转型为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为主体框架的结构式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这是模型构建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不仅能使CQMM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机理,而且还从根本上拓展了CQMM的应用领域。
计算产出缺口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H-P滤波计算实际产出与其趋势(潜在产出)的缺口。图2-1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产出缺口与现实存在着背离:近期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是正的,意味着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然而,根据拓展后的CQMM的估算结果表明,自2009年起,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就开始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这说明,过去三四年期间应对金融危机而采用的扩张性政策导致中国经济不仅存在行业结构上的产能过剩,而且还存在经济总量上的产能过剩。
2. 内生公共财政收入,完善财政模块
为了研究中国实体经济减速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课题组在原来CQMM财政模块的基础上,把税收收入作为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引入模型。假定公共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为外生变量,通过构建税收收入的行为方程,CQMM可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内在决定关系;以此为基础,探讨政府收入总量与构成的变化对公共财政支出以及宏观经济总供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