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劳动保障部表示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是为解决垄断行业工资过高、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据了解,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依然过高,与其他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
  北京商报10月23日报道 面对我国在收入分配和工资水平方面的地区和行业差距,劳动保障部将着手研究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对竞争性行业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进行调节,以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异。[详情]
    □相关评论
解决职工工资增长问题关口要前移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就是要将公平前移,在初次分配时既重效率也兼顾公平,在二次分配时通过公平的法制建设和政策设计使参差不齐的行业收入差距降到合理范围。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正轨的形势下,国家所承担...[详情]
“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需多方合作
  在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的当下,指望“劳动力市场定价”还有很大难度。充分调动各角色主体的积极性,通过限权、放权、用权等多管齐下的努力,稳步促进企业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才能让更多的人充分享受改革成果。[详情]
工资增长也要消除内部分配不公
  “内调”的价值在于,一方面,通过制度跟进,大大提高“底层人”在收入分配、工资改革等方面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干预”和引导不公正的内部分配制度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在法制和正义的框架内规范运行。[详情]
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需强化角色定位
  只有充分调动各角色主体的积极性,通过限权、放权、用权等多管齐下的努力,稳步促进企业职工收入正常增长的机制,才能让更多的人充分享受改革成果———科学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详情]
职工工资增长应重视分配公平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工资收入差距,提高普通职工的工资水平,不仅要让职工看到工资上涨,更要让职工看到工资差别在缩小。解决工资分配不公的问题,应该成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重要内容。[详情]
解决收入差距需要“开源节流”
  因此,对于低收入群体,不仅需要“开源”——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还需要“节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职工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唯有此,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详情]
如何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说到市场竞争机制,一个常见的误会往往是,以为它就是一种非公平的单纯效率机制。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因为竞争机制固然有其过分逐利而可能导致不公平的一面,但它同样也有公平的一面。[详情]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关键在于“造血”
  社会的进步不可能只依靠少数精英,给低文凭、低能力者、自身条件差者及其他低收入者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劳动保障,这是必须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提高他们受教育的水平,给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从而最终提高他们自身的“造血能力”。[详情]
解决收入分配差异问题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基尼系数是0.16,非常平均;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达到0.40以上。这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水平和警戒线。加上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城镇居民失业、下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详情]
收入分配格局需要洗牌
  职工薪酬问题,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社会现象。薪酬长期不涨,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既反映了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又折射出资本与劳动力的错位:资本值钱,劳动力不值钱,资本强势,劳动力弱势。[详情]
解决收入不公需政府更系统、强力的作为
  因此,长远来看,治理收入分配不公与贫富差距扩大,政府可以着手的途径有二:一方面,政府需要为劳动力的价值实现提供一切可能保护,尤其是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与司法救济,在此基础上,真正确保劳动者合法所得神圣不可侵犯。[详情]
工薪阶层成缴税主力 与其涨工资不如改个税
  当然,严格说来,改革个税体制也只能算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亡羊补牢之策,根治这一顽症仍然有赖于垄断的破除、企业运作管理的现代化,只不过解决这些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当下而言,治本兼顾治标,既有取“远水”的措施。[详情]
    □专家观点
张军教授:要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关键在于打破垄断行业的非市场化。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主任张军教授表示,在大部分行业工资水平由市场竞争决定的情况下,垄断行业因“垄断”而享有的高薪不尽合理。要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关键在于打破垄断行业的非市场化,将所有行业纳入到一个相对充分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