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三、中美两国M2/GDP比率比较分析
首先,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存在较大现实需求。1990—2012年,我国名义GDP累计增长了27.8倍,而M2增长了63.7倍,货币增速高出经济增速1倍多。这是我国经济逐渐“市场化”和生产要素逐渐“货币化”的具体表现,在一定程度上,M2/GDP比率阶段性升高也是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资产形成增速超过了名义GDP增速,1992—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均累计同比增长了23.5%,超过了GDP增速一倍以上,导致经济体内资本存量与GDP之比上升,促使全社会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导致货币周转速度下降,迫使中央银行增加投放货币,最终导致M2/GDP比率上升。可以说,只要我国资本形成增速继续高于GDP名义增速,M2/GDP比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其次,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不同。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被迫把钱存进银行;而美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老百姓有多样性的金融投资选择,拥有货币的各种“替代”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与金融资产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两者转换起来十分容易。考虑到美国现有金融资产大约67万亿美元,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基础金融资产(为避免重复计算,把共同基金和金融衍生产品除外),这个数字约为美国GDP的4.2倍;这意味着,在美国1块钱产出需要4.2块钱金融资产与之匹配,但其中货币占比却很少。我国目前大约有160万亿元的金融资产,约为GDP的3倍;就是说,在我国1块钱产出需要3块钱金融资产匹配,但其中货币占比却很高。 再次,美国金融创新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减少了货币需求。一般而言,货币用于债权债务支付活动,并要满足经济活动主体对货币的各种需求,包括交易、投机和预防需求等。同时,市场流通中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已经远大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货币主要体现为银行存款,也是一种金融资产,与债券、股票等并无二致,储户把钱存在银行也要追求投资回报。银行存款的回报就是银行支付给储户的利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有时还为负值,严重侵蚀了储户利益。因此,货币“逃离”银行体系是个趋势。这一趋势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初花旗银行发明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s),是银行融资证券化的开始。70年代中期,美林投资银行发明了按揭贷款证券化(MBS),首开资产证券化的先河。进入21世纪以后,资产证券化浪潮迅猛发展,虽然经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现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仍然有着重要地位。 过去10多年间,随着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美国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型,由过去的“购买—持有”模式转变为“发起—分销”模式。银行在贷款发放后,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到期,而是采取出售、证券化、购买信用衍生产品等方式,把贷款信用风险由“表内”转移到“表外”。通过这一操作,美国商业银行在6至9个月内就可以实现贷款销售,为发放新贷款提供资金来源,因此加快了资金周转。在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大量收入来自贷款服务费、预支利息、托管交易费、提前还贷罚款等贷款服务收入和手续费收入。因此,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上升,利息收入相对下降。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认为能够扩大银行收入来源,为银行节约资本,帮助银行分散风险。然而,美国次贷危机也暴露了这种新模式在激励、透明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缺陷。无论如何,这种模式事实上显著减少了美国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存量,这些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代”银行创造货币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