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员工持股陷浮亏 激励同样有风险
2018-09-18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自家股票需“托市” 市场惊现回购潮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共计70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公告,其中490家已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在业内分析师看来,此轮掀起的回购潮除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动机外,更隐秘的两大动机包括:中小市值公司股价“跌跌不休”,大股东担心控制权旁落;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担心爆仓风险。据分析,A股2015年至2017年间共计发生两波大规模回购,这三年的回购金额分别为50亿元、109亿元、92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回购规模几乎是前三年的总和。有业内人士说,今年A股回购规模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全年,而且主动大手笔回购也频频出现。随着制度优化,未来股票回购数量与金额有望进一步走高。从今年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和电气设备、化工、传媒等行业。

  股市低迷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大量回购,以求稳住股价,稳定人心,这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上目前政策鼓励回购,回购可能会越来越热。至于回购动机,可能各有不同。有些是因为中小市值公司跌得很惨,担心控制权旁落,所以被动进行回购;有些是担心股票质押爆仓,不得不回购,等等。在持续走熊的大市下,大股东出面大量回购,为市场带来资金,为投资者输送些信心,总是积极因素。也有人认为,股市目前超跌严重,回购的大股东不外乎是认定大有升值前景,才肯掏真金白银买回股票。这也是实情。不过,行商逐利,只要合法合规,也无可指摘。不管怎么说,大股东在跌势未减的情况下,肯于回购,对于稳住大市、稳定人心、稳住股价都是好事,这样的“急功近利”多一些才好。

  员工持股陷浮亏 激励同样有风险

  长盈精密股价持续下挫,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均现巨额浮亏,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亏超三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亏损近七成,两期员工持股计划总计浮亏超5亿元。长盈精密此前公告称,截至2018年7月30日,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共计通过二级市场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票19,960,09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9%,成交金额合计299,968,614.35元(不含交易费用),均价约15.03元/股。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尚在锁定期,该计划成交金额达6.5亿元,均价约为30.43元/股。按照长盈精密目前10元左右的股价计算,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均现巨额浮亏。

  理论上说,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形成核心员工与全体股东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实现股东、公司和员工利益的一致,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此美好的制度设计,却架不住股市的“跌跌不休”,大幅增值的前景,变成了亏损累累。如此看来,各种形式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等,首先要进行的是风险教育,而不是利益分配教育。在预期享受资本红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资本市场变幻莫测,持续的低迷不仅影响投资者或股民,也影响上市公司的并购或定向增发等活动,以及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还会影响到对员工的激励项目。

  登陆A股六百家 破发如今超一成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低迷,新股IPO节奏明显放缓,弱势行情下,次新股的整体表现也难有起色。据统计,上市满三个月且不足两年的612家公司中,2018年新上市的企业占到57家,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分别有303家、112家和197家,破发比例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612只次新股中仅有的4只券商股华西证券、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和华安证券全部破发,无一幸免,其中浙商证券和华安证券的破发幅度超过20%。在上述上市不足两年的612只次新股样本中,2018年上半年亏损的有25只,其中,计算机行业分布最多,包含10只个股。

  新股发行是一个争议比较多的问题。在熊市之下,该不该发新股,发多少,更是众说纷纭。从常理看,熊市低迷的情况下,资金不愿进入,投资者购买欲不强,增加股票供给显然是不合适的,大量无节制的新股上市,更是饮鸩止渴。但是,也有人认为新股发行不应该受到市场涨跌的影响,适当放慢速度可以,停止发行没有必要。目前股市的节奏似乎是按照后面的逻辑进行的。但是,市场不相信说辞,该涨就涨,该跌更不含糊:次新股破发超过10%就是明证。而券商股的“全军覆没”,更间接证实了熊市的“不买账”,跌起来毫不客气。当然,大市“熊气逼人”并非全是新股大量发行的过错,但如此供应量的进入,无论如何难说是正能量。从宏观市值管理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新股上市的市场环境要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太猖獗!假化妆品竟聘请专家搞“研发”

太猖獗!假化妆品竟聘请专家搞“研发”

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上百亿的假化妆品流向了市场。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假货堪称泛滥,尤其是热卖的国际品牌成为被仿冒重点对象。

·“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今年央企领导层的调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进行了176位领导人员职位调整。

·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