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要来关注的是,广州东莞石排镇的高福利教育。在那儿从幼儿园到博士,将会来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从今年9月广东东莞市石排镇将会迈出走向免费教育时代的最后一步,启动大学的免费教育之后,这个镇4.2万户的户籍人口,将会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媒体也称之为是“中国最牛的教育强镇”。石排的高福利教育到底是怎样来进行的?他们为何会这么做呢?这种便民的惠民的措施到底离“普惠”还有多远?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今天我们现场的两位评论员是刘戈和马光远,我们也欢迎电视机前的各位,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或者是加入号码为123456789的QQ号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我们将在节目当中给予关注。
首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从幼儿园到博士,实施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东莞石排一个不出名的小镇,因为宣布实施这项超前的教育政策,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这一政策,从今年9月起,石排镇4.2万户籍人口将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凡是拥有石排镇户籍的全日制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每年可分别领到4000元、6000元、8000元、10000元的教育补贴,这使得石排的免费教育从国家规定的九年一下延长到了25年,为此,石排财政今年就将拿出一千多万元用于落实这项政策。
翟崇碧(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镇委书记):全镇12000多户家庭,一年大概出生410人左右,这410多人呢,从幼儿园到博士(读书)免费的,我们是提出叫五个100%,100%要读幼儿园,100%要读小学,100%要读初中,100%要读高中,100%要读大专;第二个,一个50%,就是50%以上要读本科;第三个,三个10%是10%读硕士研究生,10%读博士研究生,10%出国留学。
主持人:看了这个片子我在想难怪有媒体会把石排镇称之为“最牛的教育强镇”,因为他们将会从幼儿园到博士,你看全免费,而且一连25年,那么这样的一个做法到底是怎么做的?刘戈,你有没有研究过?
石排镇试水25年免费教育
刘戈:它实际上是从前几年就开始了,2008年的时候,它首先实现的高中学生的免费,那么每个人补贴每年三千块钱,然后去年又向下延伸了三年,就是把幼儿园的这一块也免费了,也每年每人补贴三千块钱,那么到今年的话应该是它的第三步,那么就是大学、本科、专科、研究生,以至于博士,那么就是说原来的九年加高中的三年,加幼儿园的三年,再加本科的四年,再加上硕士的三年,再加上博士的三年,一共是25年。
主持人:它这个免费的教育链条是不断延伸的。
刘戈:对对对,而且的话这个25年免费教育的概念的话,确实是闻所未闻,我觉得能把这样的一个概念的话打出来,确实也需要很大的魄力。
主持人:也不容易。
主持人:但是你仔细看吧,其实我觉得这个表述里面还是有一些噱头的因素,就是说这个25年,为什么要这么表述?其实呢它更多的是一种补贴,我觉得呢,就是那个比如说上大学以后,上硕士,上研究生,他实际上他不在本镇上上对吧,它是给这些从本地走出去的这些大学生的一种教育补贴,所以的话把它称为免费教育,我觉得还是不太准确的。
主持人:不是完全准确的。 刘戈:对对。
主持人:光远,你对石排镇的这种免费教育模式有什么样的评价?
马光远:有人认为是一种“秀”,我觉得这种“秀”秀得比较震撼。
主持人:很震撼。
马光远:秀得比较有正面意义,如果说我们把财政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来拿来做这些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特别正面意义的这些“秀”上面,我觉得这种“秀”可以去鼓励;那么再一个从这个本身来讲,刚才刘戈讲了,它里边还有很多推敲的地方,包括在大学教育阶段,那么这种补贴,这种奖励,那么算不算一个免费教育?
主持人:对。
马光远:那么包括它这个上下链条的整个连接上面,一些具体的做法上面,我觉得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去验证,需要去做,但是它的这么一个模式本身,我觉得的确提出了一个命题,提出来很多话题,就是第一点,那么在目前我们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怎么样在教育里边进行延伸的问题,比如说幼儿教育,你应该不应该去管,大学教育应该怎么去办,我觉得这些话题都非常具有正面的意义;那么再一个我们看到,它的这么一个模式,本身虽然讲是一个镇上的,但是它引起的效益应该是全国的,那么现在大家都讲它是讲“石排模式”,“石排模式”,我觉得叫模式可能现在还早了一点,因为模式本身意味着你这个东西可以推而广之。
主持人:已经成型了,可以总结了。 马光远:对,有制度的示范意义。
刘戈:对,示范意义。
马光远:事实上从它本身来讲的话,事实上还没有成熟,刚刚在试点,它也在探索,以后投入多少钱,等等的还有很多,特别是我们看到,我觉得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他从今年开始要多拿出一千多万来搞它的这么一个整体的免费教育的模式,这一千多万按照它的财政可支配收入的话,它现在财政可支配收入不到5个亿,也意味着要拿出占2%的这么一个来做这么一个试点,我觉得这种魄力也好,还是投入的这种力度来讲的话,都是相当大的,给我们的确提出一个未来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大命题。
主持人:因为是一个创新式的尝试,所以也会有很多人在全国各地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下面我们来拓展一下我们的交流空间,我们请我们的导播把我们网友的视频信号切到节目现场来,来听一听他的看法。这位网友你好,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此刻在哪里呢?
网友:你好,我现在在东莞。
主持人:你在东莞,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你身边,能不能告诉大家,当你第一次听说东莞的石排镇他们会进行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的时候,你在那一刻的感触是什么?
网友:特别的激动吧。 主持人:很激动。
网友: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也许读书特别好,就是由于家里的情况不太好,所以读不上书,如果说有这么一个举措的话,有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就可以上到学了,本身东莞来讲的话,还是有很一大部分东莞本地人也是属于不是太有钱的这种情况,所以大家读书的话有这个举措以后对他们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主持人:而且这样一个免费教育的做法,会不会对你同样也很有吸引力,未来会因为这样的一个教育模式,你就愿意扎根在这里,享受他们提供的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比如说对你的下一代而言?
网友:那肯定的了,因为本身说我们自己在这边打工的话,如果说有这个教育方面的优势,那么自己在这边扎根,应该就不存在考虑小孩子上学的问题了。
主持人:解除了你的后顾之忧。 网友:对。
主持人:好了,谢谢你参与我们的现场讨论,谢谢。接下来我们也来看一看我们的网友通过网络发来的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位网友署名是“清河”,他说,“石排镇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地实行了教育补贴,这个镇很有发展的眼光,观念能够改变一个城镇重视教育的程度,也能看出未来发展的潜力,福利的发放要靠财政支撑,靠产业支撑,石排人在努力建岭南特色小镇,以石排“中国镇”发展思路做导航,城镇化的进程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看得出来“石排模式”在全国的免费教育当中是一个全新的举措,那么这样的财政资金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持续呢?在政府方面他们对这样一个模式会有什么样一个考虑,我们接下来看看下面这个短片。
位于东莞市东北部的石排镇,是一个在东莞经济综合实力排名比较靠后的镇,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5.25亿元,基本上是东莞最富裕区镇的六分之一,是什么让不算太富裕的石排镇拿出财政收入支撑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
翟崇碧(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镇委书记):珠三角这个地区每年镇村两级的财政发展起来我们还得要股东分红,分给老百姓,有些多的分几万块,有些小的也都要分几千块,这种传统的人均分配模式,就反而容易把我们老百姓养懒了养笨了,所以我们就推出这个免费教育,要推动我们的小孩要重视读书,要减轻读书的(经济)负担,那父母没有教育负担的压力,就没有任何理由不给小孩读书,小孩也没有读书经费的压力,没理由不读,老百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老百姓下一代的素质就会很高。
石排的超前教育举措只是石排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2006年石排提出要探索珠三角乡镇发展模式的新模式,打造一个独特的中国镇,当地政府希望在城市品质、产业经济、文化事业、市民素质、民生福利等各方面进行一种完全中国式的探索,免费教育政策正是中国镇战略定位下的第一步。
2007年,石排镇的税收总额是四亿元,快速增长的税收收入为改善民生福利提供坚实的基础,2008年至2009年石排镇用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资金达702万元,2009年9月,石排镇的燕窝村率先给本村的64名大学生发放了32万元的补贴金。这几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落实了,读书不用钱,住房也解决了,坐公交也免费了,这是很多石排人对现在生活的感触。
主持人:看了刚才这个背景介绍,刘戈在你看来,这个石排镇它到底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免费教育的举措?
刘戈:其实在我看来,这本身也是这个镇在打造他自己镇的名片的里面若干项行动里面的一个,也是这个当地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的话,他去寻求一种政治抱负的这样一种设想里面的一项,因为这个石排镇在东莞市里头属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一个镇,然后呢这个新的班子里面呢,他们到了,上任了以后的话呢,他们觉得需要为他们自己的镇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他们把他自己定位为叫做“中国镇”,就是要恢复中国传统里面很多要素,他们请了很多专家,在他们的建筑风格上来进行改造,这是硬件上,在软件上的话,也去打造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比如说他们把财神爷请回来,那么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各个路口设财神爷,而且搞青年志愿者的派红包,他就是用这个概念,他说,芬兰,挪威有圣诞老人的小镇,那我这个地方是不是有中国传统财神爷的小镇,那么还就是在给那个干部和公务员和教师制定统一的中国服,还有在春节的时候组织大家集体穿唐装来团拜,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尊师重教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那么所以在这个上头作为一个镇里头他的财政想要体现出来对于教育的重视,那么这样的话,他又做了这样一个事,而且一下就喊出了,25年免费这样一个口号,那么确实的话,他这样一种做法的话,是可以为他这个镇的这样的知名度和整个镇这样一个品质的提升,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但与此同时我们更住这样一个举措它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哪些方面还需要完善呢?
马光远:这个应该来讲的话,就是说我们知道打教育这种牌,来打造自己的名片,我觉得在很多镇里面好像还是比较少见的。
主持人:对。
马光远:起码这个举措本身我觉得值得肯定的,这是一个有文化的镇,是一个重视教育的镇,但是具体来看的话,当然因为我们看到刚才刘戈也讲了说,这个镇本身在东莞的32个镇里面算经济比较落后,我看一下排名好像是28位,排名靠后,但是他能这么重视教育,这本身说明这个意义,我觉得是比较正面的。但是当然具体来看的话,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比如说他现在覆盖面来讲,那么覆盖的是他的户籍人口,4.2万户籍人口,但是在这个镇上还有,好像有七千多名非户籍人口,不能享受这么一个……
刘戈:他其他的人口,不是你说七千人口是学生,总共的话外籍人口的话有十几万。
马光远:十几万就是说它这个覆盖面本身,是覆盖整个户籍人口,当然这个户籍人口来讲的话全国好像都是这样,在任何的福利方面都是这么一个,并不是说它这个镇本身这么一个特色的东西。
主持人:独一无二的。
马光远:第二个,我看在教育方面我们可能还要关注一个,我看他比较重视学历教育,大专、大学、研究生、博士都有不同的补贴标准,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东莞包括广州一带,那是我们制造业的中心,这个制造业需要很大量的产业工人,那么在职业教育方面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他补贴的很多都是学历方面的教育,包括这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再到大学阶段的,但是对于职业教育这一块并没有体现出他的重视来;再一个比如就他的覆盖而言,就是以上这种覆盖本身具体怎么样去实施,具体怎么样去落实,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些比较详细的,比较让人觉得可以推荐到全国去的一些地方,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就是这么一个模式本身,它的缺点可能是全国教育缺点的一个整体的一个反映,也就是说别的地方有的缺点他这儿有;第二点他的突破,可能很多地方没有突破,我们看到很多地方也在尝试这种义务教育的模式,怎么样进行延伸,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神木,那么他提出来一个12年的,包括北京也在尝试怎么样延伸到幼儿教育这一块,但是他提出这么一个就是说延伸到大学以后,甚至博士这个阶段,也要实行这种免费的教育,那么事实上给政府未来的投入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说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个命题应该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所以对它来讲的话,每一个命题可能都是一个实施的难点,所以我们可以来继续来关注它这么一个。
主持人: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石排镇会有长达到这种25年免费教育的时候,也是觉得非常的震撼,但与此同时我也特别想知道这样的一种超前的教育尝试到底可以走多远?可以走多久?是不是可以在全国其他地方继续来复制呢?这种便民的措施和惠民的做法到底离“普惠”有多远?稍候继续我们的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节目现场,在今天的《今日观察》当中,欢迎各位和我们继续来关注广东东莞石排镇的高福利免费教育的方式,我们来看看网友据此发来的两幅漫画,第一幅漫画,来,两个人之间在有什么样的对话呢?在你们看来。
刘戈:这边教育投资不足,是一个很重的,那么这面石排镇,他们这样一种免费教育的话,它压不住这样一个,一头重一头轻,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翘翘板的话,两种办法,一种是延长这面的力臂,对吧,那么就是什么,我们的法制,是不是可以来约束这样一个教育投入,另外的话那边那个小人多一些,可能也会让翘翘板平衡起来,也就是更多的地方去进行实践。
主持人:对,这样的力量对比就会此消彼涨。 刘戈:对。
主持人:再来我们光远看一看第二幅漫画。
马光远:这个教育方面需要的投入非常多,但是这个教育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看到总是捉襟见肘。
主持人:对,所以他说我能力有限,只能就这么多了。
马光远:而且看到那些树苗你看很多都长不起来。
主持人:但其实他们都在期待着这个雨露的滋润。 马光远:对对。
主持人:这个漫画其实反映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投入的问题,有关于教育投入在各地其实都会有不同方式的一些探索,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东莞石排镇25年免费教育的大手笔,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教育投入这一话题的关注。近年来,各地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广东省规划,2010年广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必须达到83%,明年超过85%,实现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5月25号开始70多名督察员已分段进驻广东欠发达地区的11个市,督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建校和初中防流失困辍学工作。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09年重庆市对教育的投入已达到了267亿元,比12年前增加了十几倍,最近几年重庆每年的财政性教育投入都达到了当年GDP的4%,而重庆也是唯一一个达到此标准的省级行政单位。逐年增加的教育经费分别投入到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增加教师的工资、津贴以及中小学免费教育等方面。
在湖南长沙财政收入不算很高的岳麓区教育投入的增幅却居全市之首。去年区教育投入近四亿元,增幅达54%,比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高出31.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投入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五年前区财政主要保障教师工资,近5年,用于学校建设的投入增长最快,未来3年,岳麓区至少还要投入6亿元用于学校安全工程建设。
在今年“两会”期间面对诸多代表和委员对教育投入不足的呼吁,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这样表态,对实现4%的目标信心很大,同时感到难度不小,对此他提出四条措施,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二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三是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四是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
主持人:我们看到石排镇免费的教育方式在这个做法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关健词或者说关键的力量,就是财政投入,它也决定了这样一个模式到底可不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来进行推广或者是复制,你们二位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戈:我觉得石排镇这种实践应该是具有非常强烈的特殊性,就是说首先它这个地方,东莞这个地方总共它的户籍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20%,有的地方的话可能百分之十几,再有的高一点的30%,那么也就是说是那么多人创造出来的GDP和产值和税收,然后现在为相对少的20%、30%的人服务,所以的话这个事显得就比较能够办成。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从如果说高中的这一段,12年义务教育,这是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对教育的这样一种方式,那么再往下延伸有没有必要,幼儿园的这一块,那么再往上延伸把学士、硕士和博士都加入到免费教育这样一个行列里来,有没有必要?我觉得可能各个地方会有不同的判断,但是的话,我觉得和他相比而言的话,神木的案例的话可能更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说在目前情况下,把义务教育延伸到12年,这样的话我觉得是一种雪中送炭,而不像是石排镇的话它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而且的话神木这样一个,它体现了一个公共财政的一个特点,就是普惠和适度。
主持人:其实你提到能不能学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关乎钱的问题。
马光远:对。
主持人:之前财政部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曾经在公开的场合表示过,就是要实现我们的财政支出在教育方面投入占GDP占4%这样一个目标,他是有信心,但同时也说到难度很大,那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像石排镇这种做法,到底它有没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很快的推广开来?
马光远:石排镇本身这个模式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那么最重大的问题大家还是关心钱,你这个东西第一个我们能不能学,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推广的意义,第二点是你能不能坚持下去,你能坚持多久。
主持人:对。
马光远:那么我们知道从1993年开始,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里边就提出,我们到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这个教育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但是我们知道到现在仍然没有达到,那么这一次《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里面又提出,那么到2010年要达到4%,刚才这个财政部的人也说了,就说有信心,但是困难很大,所以对各地来讲的话,我觉得这个模式倒不是说我们要不要去学,而是说在这种教育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大家怎么样根据当地的财力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这种义务教育的这种模式。
主持人:它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马光远:我觉得最大的启示就是什么呢,就是各地如果财力好的话,我觉得这个4%可以提前完成,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园,甚至延伸到高中,这个都可以去做的,那么如果说财力不足的话尽可能地尽早地完成4%,这么一个最低的目标,我觉得这几点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来说都可以去参照,都可以学的,石排镇本身给大家提出的一个最大的命题,不是说向他学习,不是说把他这个模式向全国推广,而是说你按照你自己的财力,按照你自己的能力,在确保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那么怎么样做好延伸的问题,怎么样确保4%,那么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改革与纲要》里面怎么完成4%的最低目标。
主持人:是,现在根据这个石排镇的免费教育的做法,网友又发来了最新的看法,我们马上来看一看。
这名署名叫“鲲”的网友提到,“石排镇推出25年的免费教育,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当然,这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做保障,有些地方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也看到了有些地方政府就是有着实力,却为了自己的政绩甚至升迁,把钱用到了其他方面。”
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特约评论员,他们对于石排的免费教育做法会发出什么样的评论?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对这样一个政策来讲,我们要看到它的积极的方面,就是说当地政府重视教育,加大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要考虑投入的走向,而这个投向就要反映出现代的教育理念,我觉得首先是应该当地政府更多地保障义务教育的同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考虑延长年限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进行补贴,我觉得应该是标准一致,我们要体现出每个学校平等;第三个我们真正应该把教育立足于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服务,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吸引这些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回到当地工作,如果当地能够推出个政策,比如说凡是回到当地工作的当地的学生,我们应该把他的学费全部免掉,同时对他进行奖励,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他更加适宜。
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对于更多的地方和更多人来说,可能不是像广东这个地区的做法,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实行全免费,而是说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如何能够做到真正免费,以及九年以上的教育阶段,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公平地分配,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真正地帮助他们,因此社会必须要建立一个和收费机制并行的,国家和社会的救助机制,就是减免学费制度、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所有的人他们上学的愿望。
主持人:在加大教育投入,让更多人的享受教育过程当中,我觉得两位是不是还可以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
刘戈:我觉得这个25年免费教育的确的话确实还是有一些噱头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真的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后面的那不叫免费教育,那叫教育补贴,给户籍人口的一种教育补贴,但是呢,我觉得我又认同他这样一种做法,就是说财政对于教育的这种支持更大力度的这种支持的话,我还是同意的,但是的话还是在目前情况下,把义务教育这一块做好,也就是说让所有的那些在东莞打工的孩子,都能够受到非常良好的那九年的义务教育,这个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
主持人:就是扎扎实实的把这九年把它办好。 刘戈:对。
主持人:来,我们看看光远,你觉得这样的做法在落实过程当中要注意的是?
马光远:我觉得就是说这个政府的投入到什么样的限度,在教育里边达到什么样的限度,我觉得这个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界定,我们看到前不久国家刚刚出台了“民间投资36条”,在“36条”里面鼓励民营资本去投资教育,我觉得我们的这种教育完全靠政府投入,然后达到石排镇这么一个模式,我觉得这个是不现实的。
刘戈:也不一定需要。 马光远:所以让人有一个多元的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