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征“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天恩”号货轮20日凌晨在北极圈首次迎来飘雪,在大面积的浮冰“夹击”中微速碰撞前行。
作为中远海运特运公司旗下3.6万吨多用途冰级船,“天恩”轮可以自主通过0.8米厚的冰区。而在同样是首次出征北极的船长陈祥武看来,虽说是冰级船,见到冰最好还是让一让。
只是,东西伯利亚海的冰况远超他的想象。20日凌晨,北纬70度55分,天已大亮,从驾驶台向外望去,目光所及,由远至近,尽是大大小小的浮冰。
“左满舵!”“右满舵!”“微速前进!”……驾驶台频频传出指令。
所谓“左满舵”,就好比开车时把方向盘向左打足,反之亦然。在没有冰块的海面上,正常情况下,一会儿“左满舵”一会儿“右满舵”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就像电影中那些在逆向车道飙车的场景一样,”中远海特资深大副黄树毅说,“我们在尽力避让迎面而来的浮冰。”
但频繁“变道”并没有让“天恩”轮躲过所有浮冰。在轻微的摇晃中,船体不时发出碰撞声。在离海面大约30米的驾驶台,碰撞声还不算太明显,但在几乎与水面持平的机舱,浮冰与船体的撞击则犹如击鼓一般。
与在驾驶台值守的同事一样,“天恩”轮机长何发述在机舱内一夜无眠。“天恩”轮的“眼睛和大脑”在驾驶台,“心脏”则在机舱。何发述和他的团队,要彻夜守护发动机等核心设备。
“真没想到这次的浮冰居然这么密集。”何发述说,去年他随船走同一航道时,冰况要好很多。
进入浮冰区前,“天恩”轮航速在12节左右,在大面积浮冰“夹击”中,船长陈祥武下令启动3节左右的微速模式。在电子显示屏中,微速档对应的英文为“Deadslow Ahead”。记者忍不住调侃,这真是“慢得要死模式”。
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见惯了印度洋大风大浪的二副卢毅不禁感慨:“清风吹不起一片波纹。”政委闫凤祥听后,哈哈一笑,把“清风”改成了“寒风”。
此时,驾驶舱外温度计上显示,零摄氏度。
与浮冰连续“交手”四五个小时后,海况稍稍见好。闫凤祥下楼,不一会儿,拎回来一袋子饼干,泡上一壶热茶,给弟兄们暖暖身子。
水手石蒙蒙搓了搓手,嘬了口茶。此前几个小时,这个江西小伙儿都站在舵机前,目视前方。船长下达的指令,都由他具体执行。
这是“天恩”轮的首次北极之旅。自8月4日驶出连云港港口后,“天恩”轮17日晚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极东北航道,此后,将沿着“冰上丝绸之路”西行,造访法国、荷兰和瑞典。
今年1月,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俄罗斯、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政府官员和专家纷纷表示支持。
陈祥武说,跟其他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还不算“热闹”,相信随着航道不断开发,更多中国商船可以在“冰上丝绸之路”相遇。
雪还在下。迎着晨曦,“天恩”轮在“冰上丝绸之路”破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