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鄂尔多斯“点沙成金”
2018-08-17 作者: 记者 高伟/鄂尔多斯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大力推进库布其沙漠区域生态修复,在沙漠治理方面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其中,围绕改善沙区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绿色经济”也成为鄂尔多斯新的增长极。

  建立长效机制生态治沙

  约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横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曾饱受荒漠化侵袭的鄂尔多斯市如今靠发展生态工业、绿色农业等产业化治沙途径,“点沙成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要在治理沙漠化的过程中更为积极地“用沙”和“治沙”,甚至将沙漠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发展成一系列“沙产业”,将是我们征服沙漠、利用自然的方向。而今,这一展望已变成现实。

  2013年5月,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提出“走工业化治沙之路”的构想。其中,以沙漠风积沙为主原料,工业园区“三废”、煤矸石为辅助原料在1040℃的高温下烧制出的环保市政砖具有较强的透水、透气、耐压、抗折、耐酸、耐碱性。

  记者了解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康巴什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而国际会展中心的场外路面就是用这种环保市政砖铺就。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介绍说,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累计投资110多亿元用于修复库布其沙漠。在全市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在库布其沙漠实施了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项目。

  据悉,通过不断加强政策引导,鄂尔多斯逐步构筑起了支持荒漠化防治的政策体系和可持续长效机制。同时,强化政策引导,推行“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生态治理奖补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防沙治沙领域,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

  库布其沙漠相关旗区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撬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

  生态修复令农牧民创收致富

  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先后出台了林沙产业“绿色通道”扶持政策等系列措施,在发展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企业和群众直接支持。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今年40岁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斯仁巴布,早年间一家四口人住在三间土房子中,以牧羊和挖野甘草为生,每年收入仅两三万元。由于沙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他每次去最近的市集购置一次生活用品往返需要三天左右。

  2006年,政府统一将他们家和周边牧区的36户牧民迁置到七星湖周边的牧民新村。随着沙漠绿了,路通了,游客多了,他在牧民新村开了一家“草原请你来”饭庄,并先后通过兴办“农家乐”、特色住宿、沙漠旅游项目,如今年均收入达到12万元。

  今年,斯仁巴布和另外28户牧民通过股份制的方式承办一家旅游公司,先后购置三艘快艇在七星湖上供游客体验冲浪,此外还有一些蒙古射箭等娱乐项目。

  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己是该旅游公司第二大股东,占股8%。尽管旅游项目还没有开始分红,但是在旺季时候,他家的“农家乐”和住宿,每天接待一百多人次的游客。他向记者表示,“雇了人手也忙不过来。”

  记者了解到,库布其沙漠里的很多牧民都经历了从饱受风沙肆虐到主动参与植树造林修复沙漠,最终实现创收致富的道路。

  51岁的乌日更达赖,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图古日格嘎查的牧民。他所在的图古日格嘎查位于沙漠腹地,过去流沙肆虐。“牧场里四五米高的沙丘一座挨着一座。风沙大的时候,几米外啥都看不见,刮上一夜,积沙把门堵得都推不开。”乌日更达赖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回忆说。

  1996年底乌日更达赖决定:把家里的羊全部卖掉,买树苗种树治沙。1998年,他在参加修建库布其第一条穿沙公路时通过请教专家,逐渐掌握了打沙障、栽苗条的方法。随后两年内,他陆续种树近50万株,固沙3000多亩。

  如今,乌日更达赖家圈养着60只羊和50多头牛,畜牧业收入加上禁牧、公益林等补贴,一年总收入近20万元。这几年,家里不仅盖上新房子,还先后买了一辆皮卡和一辆丰田“霸道”越野车。

  据统计,在库布其沙漠,近几年大约有1500户农牧民陆续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服务业,以及种植甘草、沙柳苗条等林产业,实现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人均超过3万元。

  坚持摸索创新路径

  当初,鄂尔多斯针对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工作并不顺利,规模难以形成,荒漠化难以被遏制。“往往刚修的路过几天就没了,刚种完的树苗第二天就被埋住,刚打好的水井转眼间就塌了”。一位牧民这样像记者形容。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鄂尔多斯相关旗区的人民发明了容器植树、甘草平移、无人机植树等100多种沙漠生态新技术。在库布其沙漠,目前植树造林的综合成活率可达到85%。

  例如,甘草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把沙子变成土地。库布其治沙人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平移栽培法”,让甘草顺着长而不是竖着长,由此将甘草的绿化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以上,效力扩大了10倍。

  在几天的采访中,多位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穿沙公路”的修成是库布其沙漠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条公路,南起杭锦旗锡尼镇,北至巴彦淖尔市,横穿库布其沙漠,全长115公里。公路于1997年开工建设,1999年全线贯通,完成建设总投资1.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穿沙公路两边设立了宽约一公里的防护林用于保护路基,防护林则又由菱形栅格状的高约20厘米的沙障保护。“穿沙公路”的修成,以及防护林、沙障的综合作用,不仅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还实现了对沙漠进行切割“化整为零、围而治之”的策略。

  为修筑穿沙公路,鄂尔多斯政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制定了“北锁南堵中切割”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构建因地制宜、合理推进的科学治沙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生态治理成效,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乔、灌、草结合的锁边林带,形成生物阻隔带,阻止沙漠北侵黄河和向南扩展。

  对库布其沙漠中部,围绕丘间湿地、和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在沙漠腹地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和湖库周边,采取点缀治理的方式,开展人工造林种草,建设沙漠绿洲、绿岛。

  截至目前,仅杭锦旗穿沙公路两侧就已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飞播造林56万亩,设置沙障4.7万亩,封沙种草107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沙区人民交通条件,带动绿色农业、旅游业等不断发展,沙区人民走向脱贫致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涉假红头文件“夺走”千亿矿权

涉假红头文件“夺走”千亿矿权

自2006年年底以来,金宗博先后向有关部门递交七百多封申诉、控告和检举信件,并于2017年6月12日通过微博实名公开举报青海省商务厅涉嫌出具虚假红头文件。

·房地产虚假广告“画皮”之下套路深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今年央企领导层的调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进行了176位领导人员职位调整。

·地方国企混改扩围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