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炼钢先“炼人”
2018-08-13 作者: 刘菁 李美娟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钢是一个有“泪点”的老企业。建厂以来的60年岁月中,历经辉煌与苦难,几起几落。

  新钢这样描述自己的历史:1958年建厂,1961年“下马”,数万职工分流,1962年通过转炼锰铁得以生存,后发展为国内最大的高炉锰铁生产基地。原江西钢厂曾是重要的“小三线”军工企业。1991年1月,新余钢铁厂、江西钢厂与铁坑铁矿合并,成立江西新余钢铁总厂,是全国冶金行业第一个重组案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钢发生了巨额亏损,被列为全国首批减员增效试点改革的十大困难企业之一。2002年,新钢重大战略调整,实施精品战略。2009年12月30日,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新世纪以来,新钢“难”点依然很多。

  新钢地处江西省新余市,区位劣势突出,算得上是全国外部条件最差的钢企——不沿江不沿海,不靠近资源和市场,80%铁矿石依靠进口,90%燃料从省外购进,70%板材在省外销售,仅物流成本就比沿江沿海企业多了150元/吨。

  一旦行情不好,区位劣势更加突出。2011年开始,钢铁行业由盛转衰,2012年,新钢集团巨亏15亿元。新钢用“雪上加霜加冰冻”形容当年的困境。

  一次大会上,新钢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举行了‘扭亏攻艰、救亡图存’誓师大会,1000多名干部员工身着工作服,在运动场高举右手庄严宣誓,许多老工人眼含热泪。”

  要在危机中生存下去,只有从问题入手,倒逼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感受到这样一个数万人的大企业非常注重激活基层活力的用心、倡导岗位建功的智慧——这或许恰是这家企业苦练内功的秘诀。

  全体员工提高素质,开展全员提素工程;引入“星级”概念,鼓励员工创“星”。不但创造平台激励员工努力创新,也对创新的员工给予薪酬奖励、职称晋升。

  看得见基层员工的努力与创新,肯为他们的金点子、小革新点赞,肯给他们的智慧提供平台,培养出不一样的蓝领,才能打造出竞争力强的企业。

  十多年来,新钢激励机制不断推陈出新。哪怕外部环境差,哪怕历史遗留问题多,但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红红火火的“生产内核”。倡导劳动光荣,倡导创新光荣,让员工有归属感、成就感,员工有甜头、有奔头,想干愿干。

  钢铁是“人”炼成的。钢铁企业要改革、要排除万难前行,做好“人”的工作是一篇大文章,凝心聚力,企业才有后劲。新钢炼钢先“炼人”,值得借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从三大“窗口城市”看经济换挡升级

广东东莞,这个昔日以“贴牌”而闻名的“世界工厂”,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东莞的转型,在无奈中起步,却在自觉中发展。

·医疗人工智能遭遇三大发展困境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步伐加速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步伐加速

针对在经营投资中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中央企业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形成分级分层追责和责任机制,同时对于实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

·泸州老窖期待与南非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