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 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记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2018-08-13 作者: 记者 樊曦/珠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清晨5点,朝阳未升,林鸣已开始每天的晨跑。脚下是他主持建设的淇澳大桥,远处伶仃洋海面上是他的另一个“孩子”——港珠澳大桥。

  7年间,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他陪着这个“孩子”步步成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第一”:全球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沉管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世界建设速度最快的海上人工岛、世界最长的滴水不漏的深海沉管隧道……

  “第一”面前,是中国建设者从“跟跑”到“领跑”的自豪;“第一”背后,是林鸣及其团队“痛并快乐着”的不懈坚守。林鸣说:“不是说超级工程就超级态度,一般工程就一般态度。人生只有一个标准,只有一种态度,那就是不断奔跑,把每件事做好。”

  “起步是0,往前一步就是1”

  这是人生信念的定格:林鸣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这一步是走出来的,更是硬跑出来的。

  港珠澳大桥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仅岛桥隧集群工程就长达近35.6公里。其中长达6.7公里的深埋沉管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第一”意味着无前例可循。摆在林鸣面前的几乎是一张白纸。他四处搜寻,只找到一本薄薄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书中只谈到浅埋隧道,看完后连“原理都不甚了解”;放眼国外,他和团队跑到美国、日本、韩国、欧洲考察,仅日韩就不下十次。然而在韩国釜山,国外施工单位仅允许他们乘船在距离釜山沉管隧道抛石整平船数百米外的水域绕了一圈,他们拿到的只是一张整平船的远景照片。

  这样的例子太多。与一家外国公司商谈沉管安装的技术合作,该公司竟然开出了高达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林鸣提出3亿人民币能做什么,这家公司的高管说“只能给你们唱首‘祈祷歌’。”言下之意,中国人怎么干得成?

  在林鸣的案头,摆着一本《红旗渠的故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劈山凿石,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成了林鸣的精神食粮。

  “修建港珠澳,我们遇到了无数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问题是绕过去的,都是闯过去的。”林鸣说。不懂、不知道,怕什么?凭着一张三年前国外公司在网上公开发表的沉管隧道产品宣传单页,林鸣带领团队开启了世界级顶尖难度的技术攻关。

  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脚踏实地的研究论证、无数次充满艰难与曲折的讨论争辩,成为林鸣和团队奔跑向前的注脚。一次午饭后,林鸣带领团队就项目一个工程环节的可行性进行研讨。讨论激烈,却一直没有达成会议研讨的成果目标。林鸣的习惯大家再熟悉不过——决不开没有结果的会议,决不做没有成效的讨论。当讨论终于柳暗花明,林鸣宣布散会,叮嘱大家吃点夜宵、早点休息之时,不想大家面面相觑,无奈地笑了起来:“哪还有夜宵?该吃早饭了!” 拉开会议室的厚窗帘,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已是第二天清晨六点多。

  从零到一,看起来只是一步,但却是多少汗水、多少挑战、多少个不眠之夜成就的一步。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世界已经建成了一百多条沉管隧道,但全都是贴着海床的浅埋沉管。伶仃洋上,万吨海船每天驶过,留给林鸣的选择只有一个:深埋沉管。

  林鸣的前方,就像大雾之时伶仃洋的洋面,白茫茫的看不清。“深埋”意味着沉管在海底要承受超过浅埋沉管5倍的荷载按照传统的刚性和柔性两种沉管结构设计,沉管的218个接头,有哪个承受不了那么大力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刚性结构好比一块长条积木,接头漏水概率小,但对沉降要求高。而柔性结构好比乐高小块积木拼接的积木条,抗沉降,但漏水概率大。”林鸣说。各有优势,却哪一个也解决不了深埋。林鸣和团队反复探讨,不断论证。2012年11月17日凌晨5点,项目总设计师刘晓东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尝试研究一下半刚性。”发信人是林鸣,那一夜他几乎没睡。半刚性综合了刚性和柔性结构的优点,强化小管节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控制180米长、由4个小关节连接而成的大管节的变形。然而,这一首创的方案却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讨论了快一年,有人说没学会走,就想跑?有人说,全世界都没有用过半刚性,你能确定?还有人说,不要过度创新,那时团队一度觉得要散摊的感觉。”林鸣说。林鸣相信团队的论证,力排众议坚持与各方沟通。最终,6家专业机构的分析计算结果证明,“半刚性”的想法可行。

  这一全球首创的结构设计让港珠澳大桥拥有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2015年12月,有着“桥王”之称的香港土木工程署前任署长刘正光前来参观大桥岛隧工程。参观前一天,刘正光询问参观隧道要不要穿雨衣雨鞋,林鸣说“并不需要”。参观当天,刘正光还是穿了一双雨鞋,结果出乎意料,当时24节沉管的192个接头没有一点渗漏的痕迹。刘正光对林鸣说:“沉管隧道没有不漏水的,没有想到你们的隧道能够滴水不漏!”从零到一,中国人能行吗?林鸣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哪有什么最难,每天都很难”

  8年间,来港珠澳大桥考察的国内外专家不计其数。总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能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建设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答案并不复杂。

  走进林鸣的办公室,房间一旁的白板上层层叠叠地贴着每天更新的各种资料和技术数据:工程进展、隧道沉降量、泥沙回淤量……在工程最难的环节——沉管安装的四年里,每天早上6点过,林鸣就召集项目人员分析此前的技术数据,安排下一步的安装工作。

  那是1400天的不懈坚守。在这1400天里,33节沉管的安装,他全在现场。每节沉管有180米长,四层楼高,平均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航母,在水下吊装的困难可想而知。每节安装最长96个小时,最短27-28个小时。96个小时那次,他端坐在甲板上,一刻没有合眼。

  2013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首节沉管E1出坞浮运,准备水下安装作业。没想到,“首场秀”就成了“大考”。在E1沉管最后一轮沉放后,检测结果却显示管艏与暗埋段匹配端高程误差竟然达11厘米。“第一次大体积的沉管安装,肯定有挫折。这次安装不成功,大不了我们拉回去重来。”关键时刻,林鸣沉着“应战”,带领决策组迅速分析情况,查明基床上的淤泥是造成沉管对接误差的原因。4日凌晨1点,潜水员开始清淤作业。林鸣端了一个凳子静静地坐在安装船甲板上,双目凝视着海面,久久纹丝不动。和操作人员讨论编队、浮运、转向、系泊、沉放等一系列细节,下达各种指令,直到5月6日上午10时,经过96个小时的鏖战,E1沉管顺利安装就位,林鸣一直坚守在现场。

  8年间,林鸣和他的团队经受了无数没有先例的考验:航道繁忙,工期紧张,如何又快又好地建设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全球浅埋沉管普遍沉降20-30公分,甚至40公分也时有发生。中国的深埋沉管如何控制沉降,真正做到百年工程?洋面下暗流涌动,沉管安装如何实现毫米级的对接?……

  8年间,林鸣和他的团队也交出了出乎国内外专家预料的答卷:采用世界首创的“快速成岛法”,将直径为22米,截面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的巨型钢圆筒直接插入并固定在海床上,再填砂形成人工岛。仅仅7个月,伶仃洋上多了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地基”方案,在保留碎石垫层设置的同时,将人工岛岛壁下已使用的挤密砂桩方案“移植”到隧道,为海底增加“骨骼”,形成“复合地基”。如今,沉管隧道地基的沉降都控制在5公分以内,为全球最好水平;自主研发出成套沉管隧道浮运和安装技术。对隧道基槽开挖提出了0米-0.5米的误差控制范围,堪称“海底绣花”。探索建立世界上首个的回淤预警预测系统,用多种手段进行基槽回淤情况监测,为沉管隧道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当记者问,在这8年中,什么时候最难?林鸣说,哪有什么最难,这8年都很难。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不断突破难点。

  沉管浮运安装工区总经理宿发强难忘E15安装的“一波三折”:两次安装遭遇异常泥沙回淤,许多数月鏖战的施工人员都忍不住痛哭失声。作为现场总指挥的林鸣冷静地作出了“沉管回航”的指令,要知道8万吨的大家伙往回拖是多么耗时费力又充满风险的事情。

  “林总平常特别严,有一点点没做好,甚至哪怕是哪个螺栓被他发现转得不顺畅,他都会当面严厉地指出。可是遇到大事时,他又特别温暖,反过来安慰我们。”宿发强说。各方声音之下,林鸣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在第三次踏浪出海时,E15在40多米深的海底与已建隧道实现了精确对接,安装取得圆满成功。“有没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呢?”记者问。林鸣说,有在崩溃边缘的时候,但是却没有想要放弃的时候。在沉管安装备受曲折的时候,他就跑步、看书看电视换换脑子。“看过两次讲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的电影《模仿游戏》,印象很深。图灵多么坚持。有人理解他吗?很少。但是他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林鸣说。

  “只有一种态度,对每项工作都认真”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是一个让无数人苦苦追寻答案的问题。林鸣说,自己一辈子都在修桥,造好桥、做好事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林鸣说,干大项目,必须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牺牲“小我”,才能成就“大我”。

  今年是林鸣的本命年,到10月他就年满花甲。很多人不理解,年近退休,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这数千天如一日“打鸡血”的激情到底从哪儿来?

  “我对每一项工作都很认真,不能因为它重要你是一种态度,不重要又是一种态度。认真对自己有利、对团队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国家有利,对民族也有利。如果你的民族都认真,那你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是不是?”林鸣这样回答。

  是啊,一个投资上千亿,高峰时数千人在工地,检验中国水平的“超级工程”哪里容得一点点不认真?哪怕一点点疏忽,都会被放到全球的聚光灯下。中国工程的名誉,经不起一点点错。

  最终接头安装就是林鸣用认真书写人生的最好注脚。今年5月2日,堪比太空对接的最终接头安装战役打响,第一次对接,花了16个小时,按工程惯例和荷兰专家的意见,已经成功,可是林鸣认为不够理想,坚持重来。第二次,42个小时,12米长、重6000吨的最终接头稳稳地放进了28米深的伶仃洋海底,完美地嵌在了两节沉管之间,精度达到0.8毫米和2.3毫米。这样高的精度意味着几乎没有偏差!“每一个口令都是我指挥,像指挥一个交响乐一样,指挥这个安装是我人生的巅峰。”林鸣说。

  一丝不苟,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林鸣的付出与疲累。林鸣治下的项目,没有一个人不叫累,但却没有一个人不服气。在E8沉管安装期间,林鸣鼻子大出血,做了两次手术。刚一能下床,他就开始跑步,不能去外面,就沿着医院的走廊跑,护士不放心只好跟在他后面跑。第二次术后第七天,他又到了安装现场,在海浪上指挥安装,又是一个通宵。

  林鸣的儿子林巍也在项目部。当记者问,你父亲这样拼命,你和家里人不担心吗?他说,担心啊,可是劝不住,现说如果不让他上工地,他心里焦虑,反倒对身体不好,桥就是他的一切。

  回望来路,林鸣感叹步步行来、步步维艰。在港珠澳大桥之前,他曾在13年里主持修建过珠海大桥、润扬大桥、武汉三桥等七座大桥。不曾想到的是,这13年似乎冥冥之中就是为了港珠澳而准备的。“港珠澳集桥、隧、岛于一体,超越了以前工程的总集成。”林鸣2005年就开始投入港珠澳的前期研究,“13年只为这一座桥”。

  “那些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这已成为我最值得回忆的人生片段。”

  即使到了今天,主体工程已全面贯通,只剩最后的装饰安装的阶段,林鸣也一刻没有放松。“越到最后关头,越容易麻木出错,越不能掉以轻心。”林鸣说。记者曾跟随他检查在进行收尾工作的西岛。刚一上岛,他就发现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一旁的挡浪墙上只用透明胶粘了塑料袋挡住了下半部分。

  “这样墙上很容易溅上泥点,弄不下来。这种透明胶贴近了也会有印。停止施工,赶快取下来,拿透明袋把墙全部遮好。”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他把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叫到一起,整整叮嘱了二十分钟。

  岛隧项目副总工、林鸣的“弟子”之一高纪兵说,跟着师父干,就一个字—“累”,但是累得值得,因为进步特别大。“跟他干下来,什么工程都能干。”

  8年间,林鸣和他的团队硕果累累:研究了一百多个专题,其中注册专利有500多项,创新技术有好几十个。

  林鸣说,人生在创造的时候很艰难,但不断奔跑的人生才是最充实的人生。蓝天为卷,碧海为诗;深海卧龙,踏浪伶仃,只为天堑变通途。林鸣说,在正式通车的那一天,他想再来一次奔跑,挑战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全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从三大“窗口城市”看经济换挡升级

广东东莞,这个昔日以“贴牌”而闻名的“世界工厂”,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东莞的转型,在无奈中起步,却在自觉中发展。

·医疗人工智能遭遇三大发展困境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步伐加速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步伐加速

针对在经营投资中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中央企业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形成分级分层追责和责任机制,同时对于实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

·泸州老窖期待与南非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