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前退保的农民工纷纷背负行囊走上了回乡之旅。 |
|
春节前,在深圳宝安日均有300多名农民工办理退保手续。 | 编者按
春节刚过,农民工又如潮水般涌向各大城市,其社保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老有所养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对终年在外奔波、工作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农民工来说,这种需求更加强烈。但是,年前部分沿海地区出现的农民工退保潮却反映出社保制度的一些漏洞。 有关专家向记者表示,不能将农民工参保又退保现象,仅仅看做是农民工个体的一种主观行为和短期行为,而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和解决。
调查:农民工退保有不得已之处
过年返乡前,很多农民工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能将多少钱带回家,而其参保基金也大多被划入了回家的“小金库”。由此在珠三角等地频繁出现了农民工退保的现象,许多地方的退保率都在3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高达95%以上。 因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按照相关规定,只有累计缴纳满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才可在未来领取养老保险金,可这对农民工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为了生存,我们经常在各个城市之间流动打工,基本上是两三年一换。”小杨是一名在京的外来务工人员,之前他曾在南京和温州的两家私企干过几年,他对记者说,“我现在退保,是因为跟厂里的劳动合同就快到期了,而老板不想继续雇我。最近几年厂里很多工友离职退保,都是这个原因,而且这种情况在很多工厂都很常见。”他认为,像我一样的农民工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地方打15年工,因为没有单位会这么长时间雇佣我,特别是年纪大了以后。既然如此,还不如退保把钱取走,至少眼下还可以多带些钱回家过年。 小李是广州某饭店的服务员,他告诉记者“我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扣掉房租、伙食费等,最多只能剩下500元;按照广州的规定,每月我个人要缴纳养老保险费103元,太贵了。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个几十年后才能看见的养老保险,我觉得很不合算,也没必要。” 小何是深圳某工地的保安,当初与单位签订劳动合约时,单位为他买了5年养老保险,但他依然决定退保,“反正我将来也不会在深圳定居,还不如现在就退保,就当是拿了一个过年的红包。在我看来,老家才是真正养老的地方。” 据记者了解,当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1亿,这个数字正以每年600多万人的增速累加。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而只有20%至30%的进城务工农民在一个单位能工作满3年以上。 有专家指出,一些农民工急着退保,无非是觉得现在退保有利可图,至于将来的利益,他们还看不到。实际上农民工退保最大的损失者是他们自己,可是农民工的这种选择,确实有他们的不得已之处。
原因:社保制度缺乏区域统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庹国柱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农民工退保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社保制度不够完善。直到现在,国家都没有为农民工设计出一套统一完善、各省统筹的保障制度。这样就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内缴纳的社会保险,回到户籍地既无法续保也不能享受相应待遇,处于一种无法接轨的境地。因此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 根据现行的社保制度:社会保险缴费由企业和个人两部分组成,全国多数地区企业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费总计为工资总额的28%,其中养老、失业缴费的全部和医疗缴费的大部分都记入社会统筹账户。农民工个人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计为工资额的11%,大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但现阶段推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尖锐矛盾。农民工调换岗位后,没有办法转移或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因此很难真正享受老有所养的待遇。当他们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一个城市之时,保险关系不能相应随之转移,就只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提取出来。如此一来,他们非但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实惠,却为城镇养老保险金的积累作了贡献——因为其社会统筹账户里的钱是不能被个人领走,亦不返还给相关企业,而是变成社会统筹基金充入地方社保基金。 也正是因此,近些年来有些地方政府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名义向企业强制征缴保险费,然后听任农民工退保,退保后留在社会统筹账户中的钱便成了地方政府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新财源。
庹国柱指出,完善制度缺陷,使农民工的保险可以转移,才可能杜绝现在不时发生的退保潮,他们也才可能更有积极性去投保。但这又涉及到各地的实际利益问题,尤其是劳动力流入地的利益。因为各地建立社保账户是有成本的,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许农民工退保、转账、续保,那岂不是白白服务,却为他人作嫁衣。但如果把统筹账户的钱留在各省市的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却还能给当地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如果这个问题要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需要采取合理的规定和措施,要做到既可以使农民工的账户转移接续无障碍,又不伤及劳动力流入地社保机构的资金筹集问题。
对策:以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险为突破口
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却出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而退保率升高的现象。退保意味着什么?专家指出,一旦退保,养老缴费年限就“归零”,要重新计算。显然,如果参保缴费已有一定年限,一旦退保,领回万把块钱,表面看拿到了现金,实际上多年参保所得前功尽弃,十分可惜。如果只缴了两三年,则将来重新参保又要重新计算年限,结果反复退保、参保,也总是达不到累计年限。尽管目前农民工群体以中青年为主,短时间内还看不到养老的问题,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这一问题必将困扰整个社会。 “所以今时今日,我们非常有必要以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险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建立,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逐项接轨准备条件。让他们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益,分享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及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从而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庹国柱说。 “作为一个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农民工失去了传统的土地保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对记者说,“不过,可能他们现在对自身角色的转变还不是太了解,对这种由国家、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共同投资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保障还没有那么深刻地认识。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媒体加大教育、宣传和引导的力度,让农民工了解参保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相关办法正在制定中,转接困难等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从而打消他们退保的念头,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浙江省人大代表季梅英则建议尽快解决社保转移难问题,破除社保政策“划疆而治”格局。她提出,浙江省应率先规范各地的土政策,解决各地基数不同、费率不同、建账比例不同等问题,统一标准,便于省内各统筹地中参保者的社保账户,能随劳动关系的流动而流转,最后达到在区域之间(比如长三角地区)、直至在全国范围内能顺利转移和衔接。
[新闻回放]节前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
春节临近,在珠三角,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区退保率超过95%。社保政策成“鸡肋”,引发对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的质疑。[详情]
[专家建议]农民工社保需对症下药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撰文指出,“工作地缴费,分段记录;退休地发放,全国结算”的思路,有利于解决流动就业者社保异地转移接续难题。 他介绍,从国际经验来看,“在欧盟,劳动者先后在不同的国家就业,不论在哪个国家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费,都可以在当地进行权益记录。将来在任何一个国家退休,也都可以通过相关凭证就地享受养老保障”。在欧盟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实行的制度,料在中国一国之内也应行得通。[详情]
背景链接
养老金领取须缴费满15年
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基本养老金领取的资格条件是缴费年限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即参保人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详情]
农民工有望无障碍参保
据报道,在去年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透露,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已经研究拟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国务院审批。届时,农民工将可以无障碍地参保,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等问题将得到解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