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在珠三角,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1月8日《人民日报》)
在我国,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时至今日,却出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而退保率升高的现象。不仅在珠三角,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农民工大规模退保现象。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已经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总数大概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的人数则高达12万以上,深圳宝安区沙井社保站曾出现过一天有600多名农民工排队退保的场面。显然,农民工退保损害了农民工权益,使他们晚年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当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时,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退保并不意味着农民工不渴望保险,老有所养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对终年在外奔波的农民工来说,这种老有所养的需求更加强烈。农民工退保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农民工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在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社保关系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转接。按照目前的制度,农民工要在一个地方一直上保险15年,将来才能领养老金,否则,这里上的保险,到其他地方就没了。可对于农民工来说,在一个地方连续打工15年的可能性不大。于是现有的社保政策对于他们成了“鸡肋”。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差、接续难,成为农民工频繁退保的重要原因。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早就认识到现有社保政策对农民工的不利,并且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2007年6月10日的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透露,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已经研究拟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国务院审批。届时,农民工将可以无障碍地参保,养老保险异地转移等问题将得到解决。具体是,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没有条件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社保机构按农民工本人工资收入的15%建立完全积累式的个人账户,每年负责将其缴费信息及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回原籍;回农村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符合规定的条件时,分别领取养老保险。显然,如果这一办法出台,现有的农民工参保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面对大面积的农民工退保现象,我们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呼吁农民工兄弟且慢退保。有关部门和媒体是否能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工了解参保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相关办法正在制定中,转接困难等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从而打消他们退保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