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用评级中的经济实力分析
    2010-07-11        来源: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文章索引

一、经济实力在大公国家信用评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经济实力分析的总体思路
三、对经济实力部分次级要素的具体分析
四、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方法与国际主要同类评级方法的比较

  四、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方法与国际主要同类评级方法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从事国家信用评级的机构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准普尔金融服务公司和惠誉评级公司。三家信用评级机构的方法中均十分重视宏观经济对主权偿债能力的意义。穆迪三步分析法的第一步就是判断国家的经济弹性,由两个要素构成:经济实力和制度实力,其中,经济实力是集中评估宏观经济的角度。标普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主要位于其九个评级要素的第二和第三个,分别是收入和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前景。惠誉的相关内容主要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表现、结构特征两个一级要素中考察。
  三家评级机构对经济实力的分析虽然侧重点和分析结构有所差异,但它们的分析思路高度一致,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它们都格外重视人均GDP指标在判断经济实力中的作用;二是它们都强调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对经济效率的决定作用。大公国家信用评级对经济实力的考察与它们的主要观点不同,兹分述如下:
  第一,在对人均GDP的分析上,大公认为该指标不仅与政府偿债能力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而且在判断经济实力时也必须与其它指标相结合。三家评级机构认为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是判断一国经济实力的最好指标,并且该指标与主权信用级别正相关,即在各个不同级别的国家群中,人均GDP的中值随着级别的下降呈依次递减之势。穆迪还明确指出,人均GDP水平在3万美元以上在目前看来是进入AAA级的合适门槛。鉴于国家信用评级的评价对象是由中央政府的支付能力所体现出的信用水平,美国评级机构却主要依据人均GDP水平对此做出判断,其思路过分简单,联系十分牵强。
  人均GDP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相对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不等于一国的经济实力。对于经济实力的分析必须结合经济绝对规模、经济稳定性和经济增长潜力等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判断。首先,人均GDP虽然通常可以刻画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对于资源型国家,这个指标并不恰当;其次,它无法反映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和经济活力,人均GDP高的国家不一定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特别是一些富裕的小国,产业结构单一使它们难以抵御强烈的外部冲击。冰岛人均GDP虽然在5万美元以上,却由于过度依赖短期外债支撑下的金融业使本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再者,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人均GDP并不反映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如果收入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将产生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经济和社会安全,不利于经济发展,这在拉美国家表现突出。
  人均GDP既不能单独反映经济实力,与政府偿债能力之间也非正相关的关系。首先,人均GDP水平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债务负担轻。发达国家普遍消费水平高,储蓄率低,经济呈现负债型的发展模式,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外债集中在人均GDP高的发达国家,这容易在经济下行时造成大面积的债务违约,影响经济稳定,增加政府的或有债务,也限制了政府的国内融资来源,降低政府的偿债能力。其次,体制因素的限制使个人收入不一定能顺利地转化成政府的税收来源从而为不断扩张的债务融资。由于受到法律制度、国内各种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提高税收可能会受到强大的阻力,例如美国的人均GDP水平虽然很高,并且它的财政收入/GDP规模保持在40%上下,在发达国家中并不高,但是受到国内选举政治和经济下行的阻挠,政府不但不能增税,反而要为低收入群体减税,偿付能力不升反降。
  第二,在经济市场化和自由化问题上,大公认为应当将市场对效率的促进作用与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结合考虑,二者不可偏废。三家评级机构格外重视自由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全球的市场开放。标普为此使用了四个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经济的市场导向程度、贸易开放度、保护主义和其它非市场因素以及公共部门的效率。惠誉明确指出国有化程度,包括银行系统的国有化程度是负向指标。三家评级机构认为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才是没有扭曲的、最有效率的市场,因此不加区别地主张产权私有化、经济的自由化、资本帐户开放和汇率浮动。
  三家评级机构的上述主张实际上是秉承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观。这种经济理念更多的有利于处于经济和金融强势地位的国家,对于世界上绝对多数处于发展弱势的国家则不一定完全恰当。很多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产业不成熟,盲目的、不加选择的市场化和经济开放后,容易受到他国廉价产品的冲击,本国重点产业和宝贵资源被掌握国际硬通货的垄断资本大量收购,使国家丧失经济自主权,威胁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长期潜力,只能在国际分工中沦为原材料的供应地或隐形的经济殖民地。一些发展中国家土地的盲目私有化造成了原属农民的土地被国外金融和产业资本大量廉价收购,无地农民加速向城市迁移而城市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并威胁粮食安全,经济稳定尚无法保障,增长就更无从谈起。因此,这些国家过早并且未经准备的经济自由化和开放市场可能导致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不平等地位永久化。
  大公认真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进行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认为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改革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有秩序地进行,骤然的、大规模的市场化和自由化会破坏国家的经济安全、损害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最终可能长期削弱国家的经济实力。


1234
  相关稿件
· 构建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 2010-07-11
·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下) 2010-07-09
· 关建中: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上) 2010-07-08
· 应建立中国特色信用评级体系 2010-07-05
· 在全球信用评级体系中中国要扮演更重要角色 201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