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
    2008-12-08    记者:徐启生    来源:光明日报

  美国实行的是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就业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安排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机制。不过,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就业市场萧条,大学生正面临毕业后就业难的严峻挑战。
  美国政府在就业中起着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作用。各州设有发展局,负责推动就业工作,由联邦政府核拨经费。美国劳工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做好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信息,收集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及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同时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目前工商管理、医疗保健、管理学、电子工程或机械工程等专业需求状况良好,其中会计专业最受欢迎。劳工部还在网站上公布了最受雇主欢迎的10种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培训能力、科学与数学能力、理财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和商业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提前培养开发个人的潜能。劳工部根据相关数据撰写的《岗位需求手册》很受美国大学生的欢迎。
  美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就业问题,把就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列入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之中。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声誉,影响到学校在全美的综合排名和今后的招生。为此,各校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就业指导。同时,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就业实习课程,让学生熟悉职场求职的环节和技巧,同时帮助他们联系实习单位,使他们尽可能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时就关注就业规划,他们会系统地按照这个规划积累相应的能力或经验。美国各校就业指导机构除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提供就业信息外,每年还要举办就业洽谈会,向雇主推荐学生,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率通常高于其他渠道。此外,在美国,大学教授的推荐信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如能得到名教授的举荐,找份像样的工作几乎不成问题。
  在美国的非赢利性就业组织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最为著名,其会员包括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企业单位,形成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协作,每年为100多万大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在大学毕业生寻找职业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该协会出版期刊,对就业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求职和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其中最有名的是《择业》杂志,许多学校把这本杂志列为学生就业和求职的指导用书。
  其实,美国大学生通常也早早为自己制定了就业的长远规划,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他们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找工作的最大障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们非常关注积累实践经验,从来不怕有难度和强度的工作挑战,一旦有合适的实习机会,他们就会紧紧把握住,以增加自己的实际经验。应该说,美国大学生比较务实,在找工作时不挑剔,而是采取一种现实的态度,称之为“先就业,后择业”。大学毕业后,他们先找到工作解决生计问题,至于兴趣和理想,只好先靠边站,在工作闲暇时再留意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相信总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美国一家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首先是要有活可干”。他们甚至不放弃任何一个在偏远城市的工作,抓住任何一次增长资历的机会,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准备。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导致美国就业市场萧条。今年以来,美国就业人数已减少了76万人。专家预计,到2009年年中,美国的就业人数每月将减少约20万人,失业率将从目前的6.1%上升至8%左右。这将使美国许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如哈佛大学商学院这样顶级院校的MBA的毕业生,往年至少有一半学生进入薪水丰厚的大型投资银行。此次金融危机至少使华尔街丧失3.5万到4万个工作机会,同时拖累相关产业减少13万个就业机会。现在许多在校大学生正为自己的前程担忧,以往不被大家看好的政府公务员职位,正成为他们争抢的“香饽饽”。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感到在国内就业难度加大,就直接到国外就业或留学。针对这些情况,有一些院校已聘请心理咨询人员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压力给他们带来的心理焦虑。

  相关稿件
· [专家支招]王黎明: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8-12-08
· [现象]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养猪、卖肉只为"五斗米" 2008-12-08
· [现象]就业难 月薪800元大学生也接受 2008-12-08
· [现象]杭州:招聘会缩水就业难 千元月薪应届生也愿接受 2008-12-08
· [分析]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不明朗 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