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标准”明亮相 碳交易标准争夺战开启
    2009-12-15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不能不承认,对中国减排政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45%)出台嗅觉最灵敏的还是那些觊觎碳交易标准的机构们。
  12月1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的“熊猫标准”将在哥本哈根“边会”上宣布,如果其完整公布,或将是中国目前惟一成形的碳交易标准。不过,在同时抢制标准的其他机构看来,谁笑到最后现在还无法定论。而这场标准之争的背后,事实上是利益和市场之争,但对于市场参与者寥寥的中国碳交易市场而言,似乎显得有点“赔本赚吆喝”。

  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下面惟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即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经过验证认可的减排额度,可通过国际碳市场向发达国家换取资金和技术,这是一项鼓励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制度安排。目前由联合国掌管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来验证认可。并且验证认可是有条件的,“额外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即“只有在申请者证明如果没有外来资助就不会建设相关项目的情况下,才有资格获得碳信用额”。此外,CDM只能投资收益率8%以下的项目。

  群雄逐鹿

  一场没有硝烟的标准之战已经拉开帷幕。北京环境交易所的高层拒绝了媒体关于熊猫标准内容的追问,并表示在正式公布之前是保密的。

  有媒体披露,熊猫标准首先是确定交易的范围和交易的尺度,然后是规定方法学,包括各个行业标准,另外则规定谁有权作为审核机构来检测,然后一个层次是规定减排的中间商和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北交所在交易平台领域有其优势,但在规定方法学方面,尤其是碳含量测定的方法学上,面临众多的专业机构的竞争,比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技术监督局、环保部等都在做这方面研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甚至在世界自然基金组织资助下做出了11种超市产品的碳含量。
  “不同的行业,边界界定不同,基础原料不同,数据收集不同,碳含量是一个复杂的测算过程,但它是很多标准的基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林翎表示,国家应对基础原料做一个统一的标准。事实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中已经有两项被立为国家标准了,剩下两项正在争取设立。   

  标准为王

  近日,联合国掌管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执行理事会(EB)通过邮件通知中国相关企业,对中国所有“有条件注册”的风电项目全部暂停审议,稍后又说明,并不会暂停审议,而会针对中国风电CDM项目是否具有投资“额外性”的问题作一个决定。河北一位做了3年CDM项目的风电业主认为很多风电企业做得挺规范的,对联合国的举动“想不通”。“EB的决策没有正规的法律救济途径,基本上他们说了算,CDM机制交易过程中的核心法律文件大量使用欧洲法律概念,使得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北京清华源律师事务所赵华表示。“现在重点的挑战是我们这些搞市场的人如何研究出一套合理的市场机制和标准帮助国家去推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助理黄杰夫表示。
  标准博弈,最后的结果一方面看政策制定者,一方面看标准使用者。但是很明显,如果希望参与竞争,首先必须要有标准。

  相关稿件
· 审慎参与国际碳交易体系 2009-12-14
· 联合国“禁令”催中国碳交易市场自强 2009-12-07
· 中国明年启动碳交易市场 2009-10-13
· 我国“碳交易”市场调查与思考 2009-09-09
· 碳交易难进"主场" 我沦为它国廉价减排工具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