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交易”市场调查与思考
    2009-09-09    本报记者:殷耀 赵仁伟 齐海山 晏国政 郭远明 康淼    来源:经济参考报

    碳交易资源开发太粗放国外吃“肉”留下“汤”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危机”的不断关注,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和碳金融体系。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碳排放”技术及其产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和资产。


    碳交易难进"主场" 我沦为它国廉价减排工具

    作为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形式,CDM项目在我国缺乏与国际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直接交易的平台和市场主动体,进入不了交易“主场”,在国际碳市场和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导致我国难以发挥资源量大的优势,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定价机制中发挥影响。国内一级市场的碳排放交易价格偏低,国外投资机构利用我资源获取暴利。我碳交易正沦为发达国家廉价减排的工具。


    国内交易机构:占了地盘等政策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国内一些交易机构正处于跑马圈地占地盘阶段,观望等待情绪较重。

  相关稿件
· 与其肥水流入外人田 不如自己征碳税 2009-09-09
· 用新能源汽车创造“低碳”生活 2009-09-08
· 聚焦城市居民“低碳生活” 2009-09-08
· 实现低碳生活工程尚需政府“穿针引线” 2009-09-08
· 走进低碳生活要破解三大困惑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