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能否复兴广誉远
    2008-06-20    本报记者:曾亮亮 刘翔霄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广誉远国有企业的风格一直保持至今,一尊李时珍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三层行政楼维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装修。   龟龄集是广誉远的荣誉产品之一、国产中成药中的一大珍品,因疗效卓著,享誉海内外历久不衰。

  “我家只有一个心可舒片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而他家有两个国家级保密处方,却没做起来。”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戈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不少中药企业的老总、山西省药监部门官员谈起这家拥有439年历史、五个重磅级中药产品的企业时,都异口同声说“太可惜了”。
  这家企业原叫山西中药厂、全国十大中药企业之一,其厂名为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经历建国后30多年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1997年,山西中药厂改制为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2003年,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盛)收购该企业,厂名又被更换为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誉远)。但是,改制、并购未给广誉远的命运带来任何转机。

清代四大药店之一

  广誉远位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县城,离风景名胜王家大院不到一公里。“几十年前,人们为求龟龄集来太谷,可现在大家都冲着王家大院。”山西晋中市太谷县的一位老人说。
  广誉远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誉“清代四大药店”。约在明代嘉靖年间,太谷县行医的一大夫开办广盛药铺,即最早广誉远的雏形。后又经历了广升远、广升誉等重组演变,到最后广升药店的形成,历练达400余年。据悉,广盛号药店作为我国最早的民间药店,比1669年创建的北京同仁堂以及1874年开张的胡庆余堂分别早128年和333年。
  龟龄集是广誉远的荣誉产品之一、国产中成药中的一大珍品,因疗效卓著,享誉海内外历久不衰。广誉远的另一拳头产品定坤丹始于乾隆四年(1739年),是太医院拟出治疗宫女经血不调的药方。
  新中国成立后,在广盛药店的基础上,公私合营成立山西中药厂、改变过去作坊加工生产模式,被国家列入全国21家重点中药企业。1954年广誉远产值即达到66万元,1989年生产龟龄集372.04万瓶、销售400万元,定坤丹369.94万丸,销售429万元。

衰败因人而起

  谁会想到,这家曾经辉煌的百年老店而今处于亏损状态。东盛科技2007年年报显示,广誉远总资产10532万元、净资产3414万元,200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42万元,净利润负293万元。山西省药监部门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一家药企成今天这样,还不如关、停、闭了。”
  这家非注射液生产企业的副总经理王向荣告诉记者,1987年至1989年是企业最火红的时代。由于当年医药市场品种少,广誉远在厂长杨巨奎带领下事业兴旺,销售商争相到太谷买药,企业效益非常好,外界称“杨巨奎时代”。
  但好景不长,1990年国企改革后,企业开始走下坡路。1990年起,龟龄集、定坤丹的产量开始大幅度下滑。1994年,山西中药厂领导班子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调整,这次人事变动使原本困难的中药厂雪上加霜。至1997年底,企业销售款占用资金高达1760万元,占到当年销售额的70%,按当年的利息算,仅此一项多支付利息就达16727万元。 
  中药厂改制势在必行。1997年底,山西省经贸委资产经营公司入股出资3000万,双方各占50%的股权,成立了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但由于事先的资产评估并不确切,资产经营公司原定的3000万资金仅到位1000万便中止了。后来,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再次重组,由山西省晋中市占60%的股份,山西省医药集团占40%的股份。
  改制似乎给这个老品牌带来一线曙光,但事实很快打碎了广誉远的梦想。1999年,两药的年产量仅为170万瓶和140万盒,比最高年份减少一半还多。“1998年后连续几年,企业都发不出工资。”王向荣说。一位曾经入主广誉远的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企业账目表上显示,职工1240人、一年招待费150万、电话费100多万元,根本就是“人浮于事、管理混乱”。
  王向荣说,1990年企业可自主招聘人员后,七姑八婆、良莠不齐的人全进来了,“非一个杨巨奎能抵挡”。此外,十多年间,企业频繁更换领导,而每一届领导都没在经营管理上下工夫,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能力。

不创新少活力

  企业固步自封、产品缺乏创新性与品牌吸引力也造成这家百年老企业今天的尴尬境遇。
  据一位老总介绍,定坤丹几十年来一直延续了每丸六克的包装,但药品的使用说明上,却可以看到每次服用半丸的明确标识。每次剩下的半丸,对于消费者来讲,保存就成了个难题。
  “新品开发也有问题。”这位老总告诉记者,除了龟龄集酒外,广誉远的所有品种和剂型全沿用几十年前模式,“滴丸等新剂型开发时,广誉远没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产品包装陈旧也制约着品牌的影响力。记者在王向荣办公室见到,企业两大拳头品牌龟龄集和定坤丹的包装还是2004年前的。“九十年代初进行了新的包装设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一直原样保持下来。”王向荣说。
  此外,人员流动、处方外流,使龟龄集和定坤丹的独家性也受到挑战。王向荣说,企业因假冒产品每年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以上,假清心丸、假定坤丹、假安宫牛黄丸市场仍常见到。
  广誉远“啃老”却失去了发展机遇。“2003年东盛接管前已亏损1460万元。”王向荣说。

五年没有起色

  产权不明晰、人员管理体制不顺畅是广誉远的最大症结。然而,对品牌的看好促使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家学还是义无反顾地为广誉远的负债全买单。但是,由于企业发展战略中并未将其视为“瑰宝”,广誉远一直举步维艰。
  1996年底东盛跨入医药行业,顶峰时代总资产超过6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东盛参控股企业20多家,其中五家为上市公司。收购广誉远是郭家学在扩张时期的一个棋子。
  王向荣指出,东盛集团先后投资9000多万用于职工身份的置换、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启动生产和品牌建设等。其中,职工身份的置换花了2200万元、厂房改造与设备更新花3500万元、投入流动资金2000万元、品牌建设和销售队伍建设用了1800万元。
  “五年以来,公司在管理机制,质量保证,市场培养,品牌建设诸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王向荣在一份报告中的原话——以前的32个部门根据功能和管理需要合并成10个,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聘请台湾设计专家进行产品形象设计,全面提高了产品的外在形象;申报龟龄集、定坤丹为国家保密品种;对“广誉远”商标在国内进行了45类的通类注册,并根据《马德里条约》在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誉远”商标的国际注册。
  遗憾的是,9000多万花完,“企业机制理顺后”,企业却停工了。“五年中,改造企业、停产用了两年,还有三年断断续续地生产。”王向荣告诉记者,六个国家独家品种已经不生产了,目前仅有六七个品种实行来料加工。
  除了东盛自身资金链断裂无暇顾及广誉远外,广誉远内部机制问题依然很大。一位熟悉广誉远的人士告诉记者,东盛接管后派出的高管除王向荣外竟无一人精通中药,职业经理人更换频繁,总经理两三月不露面,定位与经营销售思路模糊不清。“公司由老国有企业改制而来,人的观念、思维习惯的转变尚需一段较长的时间。”
  此外,在东盛的棋盘中,广誉远无足轻重,排在“云南白药、丽珠、潜江、盖天力、白加黑等后面。”在这种布局下,东盛根本顾不上广誉远兴衰,能维持就不错了。

一根救命稻草

  大规模收购扩张让东盛囊中羞涩,逼其卖掉了云南白药、潜江制药、丽珠集团、白加黑等企业和产品。日前,东盛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签署了《买卖协议》。双方于2008年2月29日根据原协议的规定,同意将满足条件的时限延长至2008年6月30日,交割东盛出售“白加黑”等资产的款项。预计今年6月,东盛可拿到12.64亿元。
  业内外猜想:广誉远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了。
  此前,郭家学曾对外表示,这项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向广誉远及安徽东盛、东盛友邦投入5000万元,确保他们按照预定计划全面启动广告策略、销售推广活动。而且,针对广誉远的产品特点,公司确立了“931”战略,对其三年内销售收入、品牌建设、产品组群、企业竞争排名等重要指标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9”指三年内广誉远将累计实现九个亿的销售收入,在收入这个硬性指标上,完成质的飞跃,进而为广誉远下一轮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保障。
  “3”指广誉远三年内完成三个品牌的建设,通过打造广誉远经典国药品牌,储备企业的发展潜力,为广誉远进军保健品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1”确立了广誉远三年的发展目标,即成为山西省内中药企业品牌第一、规模第一、销售第一、潜力第一的现代化大型中药生产企业。
  东盛危难,广誉远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在集团公司中的位置被提高了一大截。王向荣说,郭家学的这番话表明,广誉远资金问题将在2008年6月得到解决。
  其实,最让王向荣担忧的并不是资金问题,在他眼中“资金总会到位的,可郭家学对广誉远的真实想法最让人捉摸不透”。
  他告诉记者,东盛不是办企业的行家、而是玩资本的高手,按照他们一贯的思路,当企业经过包装,销售有一定起色后,就会卖给下一家。“没有长期、稳定的发展计划和思路,广誉远很难被救活。”

  相关稿件
· 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药出口须转变模式 2008-06-16
· 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 2008-06-05
· 三九医药工业园日前落成投产 2008-05-19
· 重庆医药类上市公司 全力参与抗震救灾 2008-05-15
· 突破使用限制澳大利亚力推中医药 2008-05-15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