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2-10 本报记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1月20日奥巴马走马上台前夕,即将卸任的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举行任内最后一次记者会。我在会上跟她开玩笑问:“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在你最后一个星期任内,美国是否会提出更多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全场记者大笑,她也不禁莞尔。 中美经贸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热点问题。施瓦布可算是美国大棒挥舞的急先锋。在2007年情人节国会听证会上,她曾对美国国会领导人一语双关说:“(如果)你是我的情人,我将成为你最好的新朋友。”至少在对华问题上,施瓦布兑现了诺言。在她两年半任期内,美国频繁在WTO对中国发起诉讼。 对于我的调侃,施瓦布也在笑过后赶忙辩解:“说中国人认为美国太咄咄逼人,但实际美国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敦促中国履行其加入WTO作出的承诺。”这当中,部分倒也不算假话。WTO多次裁定中国败诉,应该不会都是歧视中国,同中国相关政策粗糙有关。对WTO规则“猴儿精”的美国怎么可能不利用其中漏洞,对中国发起攻击呢? 其实,在中美经贸摩擦上,有时从美国立场上多考虑考虑问题,也就能更多了解美国行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并由此制定相关对策。这也符合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大方向看,最近两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失业大幅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顺差巨大的中国自然就成为美国的头号目标。换了另一个人当美国贸易代表,也未必就会比施瓦布“厚道”。 美国新财长盖特纳挥舞起大棒来似乎尤其迫切。当他因漏税问题还未获准担任财长时,就在人民币问题上采取了攻势。他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中国操纵了人民币汇率,奥巴马将为此积极使用“各种外交手段”,寻求中国改变汇率政策。 我仔细看了刊载盖特纳原话的回复议员的信件,虽然这几句话在整个120页的信件中所占比例很小,但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因为此前布什政府虽总是施压人民币升值,但美国财政部一直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现在倒好,奥巴马政府一上台,就来了个“下马威”。如果一旦中国被定为“汇率操纵国”,那美国按照法律就得制裁,两国的贸易战将没完没了。 盖特纳是“一时冲动”吗?一些媒体倾向于这么认为。但我倒不这么看,会中文的盖特纳还不至于这么“愣头青”。其实,如果站在他和奥巴马政府的角度看,盖特纳此举一有为奥巴马“圆话”的因素;另外则是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 说是圆话,因为在当参议员时,奥巴马就表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如果当了总统,马上就改口称中国没有操纵汇率,显然也不符合政治惯例,政敌也可指责奥巴马为“政治变色龙”了。因此,即使是回到布什政府在人民币问题上的立场,奥巴马政府也得有个“转弯”的时间和过程。 说是试探,因为抛出硬话,试探试探中国的立场,试探试探美国业界的反应,试探试探美国国会的表态,应该是执政之初的奥巴马的基本点。从目前中方的强烈反应,到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的“不智”,美国政府也就有了政策调整的依据。当然,如果中方态度表现不明朗,则会给美国得寸进尺、继续漫天要价的机会。 因此,对于盖特纳的这种说法,中方的反应就应强烈,让美方明确无误地明了中方的立场,尤其是让他知道,现在挑起人民币问题,对美方也没有好处。但中方也要把握好一个基调,就是奥巴马执政之初,人民币汇率是一个议题,但还不至于成为问题。至少在目前美国有求于中国的情况下,挑起人民币汇率之争或者爆发贸易战,将不是美方利益所在;中方也不必因此在其他问题上作出太多让步。 但盖特纳的言论,或许是一个信号,至少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中美经贸关系将不会一帆风顺。但斗而不破则符合两国利益的上策,如何斗而不破,则需要各方开动脑筋。盖特纳的言论试探是一种方式,中方的强烈反应喝阻也是一种方式。 当然,也并不是每次摩擦都是坏事。已到大学教书的施瓦布就对我说,其实,中国也从美国对华诉讼上学到了许多,这不,最近两年,中国也开始在WTO诉讼美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从施瓦布颇为赞赏的神情看,中方适时的强硬,也有助于赢得对手的尊重。 (本报记者刘洪2月9日发自华盛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