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2-30 本报记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25日,在美国纽约著名的广场饭店,顾客们享用圣诞节晚餐。经济衰退令美国今年的圣诞消费季远不如往年景气。商家都在抓紧年底最后的节庆商机来大力促销。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 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这是当年悲惨景象的重现——在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中,金融白领们债台高筑,很多都必须在教堂、粥棚外排队接受施舍。 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大萧条频繁被提起。按照最权威的判定,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有一年之多,如果不出预料,这次衰退也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再次发生大萧条的可能性有多大?在11月份召开全球金融峰会时,美国总统布什为自己的政策辩护,但说辞却让人心惊肉跳。他说:如果没有这些措施,美国经济早就陷入了大萧条。克莱斯勒副董事长吉姆·普雷斯为让政府救助汽车“三巨头”,威胁之辞同样让人悚然:如果“三巨头”中一家垮台,美国经济就会“陷入萧条”。 对如今在世的美国人来说,许多人都没有大萧条的切身体验,但越刮越烈的裁员之风,却让他们早感受到了经济寒冬的到来。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像雅虎、戴尔之类只裁10%员工的公司,还都是有人情味的好公司,其他许多公司,则恨不得把所有员工都送回家。比如,美国家电连锁企业“电子城”已宣布裁员20%,这可能还只是第一步;国际快递巨头DHL(敦豪)更宣布,将在美国裁减员工73%。 对所有壮劳力来说,经济可以下滑,工资可以少点,生活水平也可以稍微下降,但饭碗却不能没有,因为饭碗没有,一切也都无从谈起。但现实则在向更糟糕情况滑落。我的一位在智库工作的朋友就说,现在他的许多同事都为保住饭碗而人心惶惶,因为美国公司裁起人来,没有回旋余地,今天给你一个信封,明天你就不必来上班了。 看来真得过紧日子了。所以,许多美国商场、饭店、餐馆都大叹苦经,因为顾客少了,而且更抠门了,它们的销售额大幅下降,于是像“电子城”这样的电子巨擘最终只能寻求破产保护。美国人捂紧钱包,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汽车“三巨头”也遭了殃,于是三企业老总反复上国会,央求政府拨巨资拉它们一把。 但也且慢。真的就没有回旋余地了吗?难道真的就会再来一次大萧条吗?在恐慌的气氛中,做出点悲观的预期是正常的,但却未必符合事实。在我看来,美国这次经济危机确实非常严重,但跟让美国陷入地狱的大萧条相比,可能还有相当的距离。别的不讲,就讲不久前被认为是美国黄金消费日的“黑色星期五”,在许多商场门前,排成队的消费者依然触目可见。当然,这有大打折的因素;但在一些奢侈品店,再打折每件衣服也都有数百美元,但购买者依然趋之若鹜。 近日来美的多名国内记者就向我感叹,来之前以为美国经济已一团糟,但从美国人依然正常生活、正常购物看,外界对危机的担忧可能确实夸大了。而且,毕竟已过去70余年,今天美国经济的实力、活力和抗冲击力,均非上世纪30年代所能比。美国股市虽然跌幅巨大,但相比世界很多国家,跌幅可能应该算是小的。 其实,金融危机发展到目前地步,更多的是一次信心危机,这需要政府为稳定民众信心采取切实措施,但民众也不必过度恐慌从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在这个时候,来罗斯福纪念园参观就很有必要。针对当时人们的恐慌心态,罗斯福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就表示:“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最终依靠“新政”将美国人带出了大萧条,这句名言也作为他的重要政治遗产,镌刻在纪念园的入口处。在金融危机中读来,总让人不胜感慨、感叹! (本报记者刘洪12月29日发自华盛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