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四、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源于债本错位
“七五”、“八五”期间,我国国有企业为什么会陷入过度负债的困境?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主要症状就是,企业资本不足以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从本质上说,它是“拨改贷”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体制性的资金错位和缺位。从资本形成机制来说,它是债本错位,即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的错位造成的先天性缺陷。对此,我在90年代作过专门的调查。这种由企业过度负债所体现的体制性资金错位或缺位,有两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资本和贷款错位,即应该拨给资本金的没有拨,却借了银行贷款。大体上有四种企业资本短缺:一是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上马的企业;二是银行贷款上马的企业;三是利用外资项目,即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出口信贷的企业;四是以“财政信用”办的企业。这四类企业因为没有拨给资本金或者资本金很少,全靠“负债经营”。企业缺少一种可以长期占用无须还本的稳定的经营资金。项目一旦建成投入生产,就长期陷入被迫还债的状况。只要不能切切实实地补充资本金,就无法摆脱永无休止的债务紧张。我们说它是体制性的资金错位和缺位,就是说它在资本形成机制上债本错位,是一种资本形成机制上的先天 缺陷。 第二个特征,是企业有一系列无人承诺的资金缺口,占用了东挪西借的资金,可以称为“资金缺位”。据我调查,大体有十种资金缺口:一是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自筹资金“钓鱼”争项目,但地方自筹资金并不落实的缺口;二是设计漏项缺了一大块投资的缺口;三是建设造价超过概算的缺口;四是建设期计划投资少安排一块“建设期利息”的缺口;五是汇率变动的缺口,尤其是日元债务在日元强劲升值后造成的汇率变动缺口;六是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增加了还贷资金的缺口;七是漏列或少列试生产费用的缺口;八是流动资金没有安排信贷指标的缺口;九是工程返工浪费冒出来的缺口;十是生产经营不善、成本超支的亏损缺口。 此外,还有生产费用中原材料涨价而流动资金贷款指标短缺的缺口,等等。加上某些决策失误,或市场变化等等,就使不少企业在资金周转上陷于难以解脱的财务困境。 所以说,当时的企业资金紧张是一种体制性的资金缺位或错位。该由国家拨给资本的却用了银行贷款,该安排贷款或其他来源的,却没有安排,造成东挪西借。总之,钱已经用了,但名称不顺,关系不顺。因而需要理顺关系,在资金存量上,把错位或缺位的资金理顺过来。 这种体制性的资本短缺,带来了四个严重后果。 一是没有稳定的营运资本,缺乏抗风险能力。 二是资金缺口太多,到处东挪西借,“三角债”由此滋生。在相当部分企业中,这些缺口大约占到全部营运资金的15%~20%。凡此种种缺口,几乎所有靠国家批贷款上项目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所以这也是一种体制性缺陷。问题不在缺口,而是没有人承诺如何弥补其资金来源。既不敢向上申报,又是生产建设所必需。企业只好在生产建设中东挪西借,所谓“拆东墙,补西墙”,今天以试生产费用名义要钱补了施工超支,明天借流动资金贷款补汇率价差,后天再欠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货款还银行利息,从此陷入永无休止的“三角债”漩涡。对于“三角债”,人们常常谴责它的结算纪律松弛。实际上,“三角债”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某些填补不上的实质性的资金缺口,才会在结算纪律松弛的条件下多次辗转拖欠放大而酿成为“三角债”。而上述种种无人承诺的资金缺口,才真正造成了企业的资金紧张。不从源头上解决资金缺口,是无法根绝“三角债”,也无从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的。试想,一个正常的企业,从体制设计上就短缺了大约相当于全部运营资金20%~30%的本来应当长期占用无须还本的稳定的经营资金,又有15%~20%无人承诺的资金缺位,企业一投入生产,就要张罗还债,东挪西借,怎么能没有“三角”拖欠?资金怎么能不紧张? 三是无本经营,负债率太高,不具有偿债能力。 四是一旦亏损或偿债不及时,银行就不敢继续贷款,就会产生信用危机。还要说到,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出现扭曲。银行看到企业欠债不还,又怕企业再借新债,干脆绕着企业走,叫作“前账未清,免开尊口”。企业欠了甲银行的贷款无力偿还,自觉理亏,也只好躲开甲银行,另外找一家银行开户往来,银企关系越来越疏远。 我们说它是体制性的资金错位和缺位,还因为当初实行“拨改贷”的时候,本来政府有言在先,说好是用税前利润还贷的。后来,银行利用存款发放的贷款以及财政信用等,也一律比照“拨改贷”,实行了税前还贷。财政部看到税前还贷侵吞了一大笔财政收入,1992年改变规定,所有贷款只能税后还贷,不许用税前利润还贷,就更使得国有企业堕入过度负债的深坑。从机制上说,它是堕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制度性陷阱。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对当时规模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作过分析。他认为,接近30%的银行不良资产是各地政府的不良决策造成的,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留下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另有30%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所致;还有20%是银行自身因素造成的;剩余20%则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所致。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