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第二节 对两人的一般性认识
现在是信息时代,所有人都生活在资讯的海洋里。互联网让信息传播变得简单、迅速,与之而来的是信息真假难辨,甚至解释疑问和证明真伪的材料也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我们已经被信息“同化”,一面倒的信息能在我们脑海中“编制”一个人的形象。当坏的印象形成,即使本人后来不断证明自己,甚至拿出确凿的证据,我们也不会去研究那些材料的真伪,因为更多的信息马上又会扑面而来。 索罗斯给学生提供奖学金之后,会调查接受捐赠者的资金使用状况。如果发现资金未被好好利用,索罗斯便不再继续支付。巴菲特曾经出资收购一家企业,然后以“结构调整”为名大量裁员,接着又把公司卖掉获利。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区分和评判他们的善恶吗? 投资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善于“mind control”。当一条消息出现,能够客观判断消息真伪,然后更深一层分析消息发布者的想法和意图,冷静作出应对。思维能力是在证券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独立思考不是指对证券市场的波动和某家企业动态的看法,而是对所有证券市场上的信息采取中立、客观的立场。 客观分析信息与客观评价一个人类似,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真面目。单靠别人的评价或者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资料去评判一个人,就像在证券市场单纯依靠所谓感觉或“内部”消息买股票,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单靠“消息”买股票的投资者偶尔也会获利,但这并不能保证他长期持续获得投资上的成功。下文中笔者将从客观角度观察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做对更真实地认识两人是很必要的。 1.巴菲特是天使,索罗斯是魔鬼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靠资本市场致富的投资者。巴菲特采取的方法包括企业并购、股票投资等,收购企业之后进行结构调整(包括裁员)以降低成本来提高股东收益是巴菲特常用的手段之一。索罗斯不参与公司经营,单靠在资本市场买卖证券获得差价,历史上索罗斯还曾多次投机外汇和大宗商品。对于一个以投资为事业的人,区分他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或者据此判断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用两分法分析某一特定对象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它给人的感觉更全面,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等。困难在于普通读者很难获得正反两方面的全面信息,或者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没有渠道,或者操作起来很困难。 必须承认,我们的认知更多是建立在媒体报道基础上的。尽管明白报道是作者或编辑加工过的,可还是无法跳出去,只能顺着编者的意图理解。笔者下文中引用的内容也是来自媒体报道。 巴菲特,一个公认的好人 巴菲特从未公开明确地说自己是“好人”或是“坏人”,但是很显然他心里清楚怎样做会给大家留下自己是“好人”的印象。巴菲特性格温和、态度谦逊,使崇拜者们深受感染。他的个人魅力、天使般的微笑以及每年写给股东的饱含感情的信件已经形成“巴菲特品牌”,大概全体美国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巴菲特的感谢信了。 出版商们已经出版过众多的巴菲特传记,对巴菲特的报道也常常占据媒体头条。媒体报道很多,批评的声音却极少。在美国人心中,巴菲特勤勉、朴素,是其他富豪应该学习的榜样。最近巴菲特和盖茨又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劝说更多富豪加入慈善中来,甚至有种观点认为,巴菲特的慈善理念是美国之所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6年,巴菲特宣布把个人财富85%中的5/6捐赠给以比尔?盖茨和其妻子梅琳达?盖茨名字命名的比尔&梅琳达基金会,消息一出,立刻轰动全球,更多的人加入到赞美巴菲特的队伍中。巴菲特的捐赠额将超过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富豪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国内媒体报道这件事时也是赞扬声一片,同时呼吁国内的富豪们向巴菲特学习。 巴菲特选择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盖茨基金会还基于两人相互间的充分信任,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这也是在实践自己的投资哲学,“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巴菲特擅长投资,就继续投资赚钱,盖茨擅长做慈善,就把善款交给盖茨处理。巴菲特捐款没有附带任何附加条件,唯一的要求是盖茨每年的捐款承诺必须兑现,不能将钱存起来或者转入下一财年。这些细节也得到了媒体的充分赞誉。 无论到哪里,慈善行为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单凭捐出巨额财富给盖茨基金会这一件事,巴菲特这个名字就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被列入好人名单了。 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将平生所赚得的巨额财富再回赠给社会,美国任何一个公民都有理由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富豪而骄傲。抽象的“美国精神”一向被美国人认为是自己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巴菲特和盖茨的善行无疑是这一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向全世界的人们“具体”展示了什么是美国精神。 巴菲特和盖茨的善行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又开始劝说全球其他富豪加入他们的行动,富豪们的反响也很积极,巴菲特又一次成功扩大了美国的影响力。巴菲特的善行对自己的生意也有好处,他的收购行为被媒体描述成“巴菲特不寻求破坏旧的体制,而是对原有体系进行改良,通过企业并购、新资本注入等方式获利”,与对冲基金的恶性收购不同。与其他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相比,人们认为巴菲特虽然赚了钱,(投资)行为却没有那么坏。“巴菲特是个好人”已经无可争议。 巴菲特的慈善行为受到了他的妻子苏珊?巴菲特和朋友查理?芒格的影响。芒格现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也是巴菲特的朋友、老师、部下和同事。他受巴菲特的影响,也影响了巴菲特的价值观,他对巴菲特的影响可以从巴菲特的许多谈话中找到根据。 芒格将美国开国先贤本杰明?富兰克林当做自己的人生导师,他很早就处理掉了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并一直致力于慈善行动,为提高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而努力。巴菲特没有像芒格那样做,大概是因为立场不同,巴菲特担任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相对来说个人行动不能那么随心所欲。我们不能将巴菲特的慈善行为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脱离开来,巴菲特自己也说过,同时管理公司和进行慈善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捐出公司的股份,巴菲特每年会将自己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份的5%转交给盖茨基金会,因此巴菲特将公司管理得越好,就等于每年捐出的善款越多。 简单介绍一下盖茨基金会的活动。根据媒体相关的报道,盖茨最为关注的是全球儿童的健康成长,盖茨基金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行动,如今小儿麻痹症在少数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盖茨还投入大量财力研究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另外,基金会还出钱改善了许多图书馆和学校校舍的条件。 美国维持超级大国地位100年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超级富豪沃伦?巴菲特的行动中找出一些根据。一个国家居民的富足并非仅仅是因为国家的富强,美国之所以成为今天富有的美国,是一个又一个普通公民个人慈善行为累积的结果。 (《经济报道》,2006年6月27日) ◆索罗斯,一个著名的坏人 截止到2006年,索罗斯一共为慈善活动捐款23亿美元。如果仅仅对比数字,索罗斯的捐款总额小于巴菲特,但考虑到索罗斯的基金规模和他的财富总额,索罗斯的捐款规模绝不算小。索罗斯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并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的策划和行动之中。索罗斯为慈善付出了许多,却没有得到大家的好评。如果做一个调查,分别用“善”和“恶”来给索罗斯和巴菲特贴标签,大多数人会将索罗斯归入恶人一类。 自从1992年阻击英镑成功被英国媒体当做那次伦敦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后,关于索罗斯的恶评似乎越来越多。让我们先回到伦敦金融危机,看看索罗斯是如何成为全体英国人憎恨对象的。 1992年9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开始自由浮动,接下来英镑贬值20%,那天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三”。一个月后,英国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刊登了一篇报道,头版头条用了黑体加粗的标题:英镑崩溃,我赚10亿。还配了一张索罗斯的照片,报道中索罗斯面带笑容,举着一个酒杯。通过这篇报道,英国人认识了索罗斯,知道是他在攻击英镑,并且通过成功阻击英镑大赚了一笔。 后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亲自采访了索罗斯,并在报道中对索罗斯的直率进行赞赏,还详细解释了英国金融机构的冒失行为。这篇报道刊登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普遍的观点是不能将一切归咎于索罗斯,甚至有人赞美索罗斯是个天才,是位英雄。 但索罗斯的恶人形象显然已经在英国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公开指责索罗斯时,索罗斯阻击英镑的“劣迹”再次被人回忆起来,这无疑又加深了人们对索罗斯金融破坏者的印象。 韩国金融危机期间,索罗斯被金大中总统聘为总统顾问。索罗斯是否为韩国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建议我们还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确认,索罗斯利用韩国金融危机买入韩国首尔证券净赚数百亿韩元。于是,“帮助韩国”不但没能抹去他之前给人留下的坏印象,反倒为批评者提供了新的证据。 一位长期关注亚洲经济改革的学者曾经说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索罗斯阻击英镑时曾对英国政府提出了批评,如果后来亚洲和欧洲的领导人能够听进索罗斯的话,两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将完全改变,而且很有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索罗斯树敌众多。索罗斯永远不会保持中立,他总是支持争论双方的其中一方,并积极与对方进行辩论,这种行为为他招来很多敌人,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领导人。这些人在需要的时候会毫不客气地批评索罗斯,将索罗斯描述成一个十足的恶人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索罗斯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常常因为信仰发表一些与大众利益不一致的言论,这又引发批评。 在美国,索罗斯曾因为说吸毒不是犯罪而受到呼吁禁毒的人士抗议。在对“与毒品的战争”进行讨论时,索罗斯认为吸毒不是犯罪行为,而是保健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索罗斯反对美国政府干预,因为索罗斯的信念是“市场的非有效性应该通过市场自身解决”。在那些担心美国经济发展停滞,担心失业率上升的保守人士看来,索罗斯根本就是一个“喜欢危机的人”。 2.利用机会与危机 投资者的主要工作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金融产品。对他们而言,机会指的就是好的时机,因为好的时机意味着获利的机会增加。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等待机会,对有的人来说,抓住一次机会便意味着人生将彻底改变。索罗斯和巴菲特对待机会的态度有所不同。 巴菲特等待机会,索罗斯创造机会。巴菲特管理危机,索罗斯制造危机。虽然态度不同,但是战略却是一致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投资收益,所以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看谁的效果更好。 ◆善于等待机会与管理危机的沃伦?巴菲特 回顾巴菲特的投资历史,明显能感觉到是一位投资者耐心等待机会的历史。1962年,巴菲特开始用自己投资组合的资金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但是直到1965年巴菲特才最终取得公司经营权,与近些年来企业间的并购过程相比,时间显得太长了。巴菲特进行企业收购很少是在短时间内就结束的。 掌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巴菲特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收购。通过收购国家赔偿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进入保险行业(1967年),又收购了伊利诺伊州国民银行(1969年)和《太阳报》(1969年)。1970年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将股份分给合伙人之后,自己又秘密购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使个人持股占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25%,成为事实上的最大个人股东。后来巴菲特回忆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并购。 巴菲特奉行长期等待的投资战略,他先将许多小溪合流到一条大江里,最后再流向辽阔的大海。巴菲特首先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当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优质企业之后,巴菲特还会积极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公司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公司收益率。整个过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收购企业的最佳时机,等待企业收益率的提高。巴菲特一直严格执行自己的长期投资战略。 尽管市场上有许多投资者赞同巴菲特的投资战略,却很少有人能按他的投资方法操作,巴菲特将之视为大众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斤斤计较短期收益,而是享受整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是巴菲特独有的投资哲学,“一项长久的事业”,巴菲特绝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耐心等待投资机会的到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投资原则之一。 巴菲特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做好了投资准备的状态。在2010年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写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清楚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巴菲特在信中引用数据写道,从1965年开始,如果以5年为单位计算投资收益,巴菲特从没有一次落后于标准普尔指数的表现,只有两个年份的收益率低于标准普尔的上涨幅度,但——巴菲特强调——最重要的是,标准普尔指数有11个年份是下跌的,收益率为负,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却从未出现过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巴菲特深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投资很重要,作出不投资的决定更重要。巴菲特深深懂得现金流充裕的重要性,在巴菲特看来,只有手上握有足够的现金,当危机到来时才能有效应对。 在巴菲特看来,当危机到来时,企业规模大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大而不能倒”绝对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发展目标。但是,巴菲特的行动却与他的言论刚好相反,在巴菲特决定投资GE之后,巴菲特同时也开始声称政府应该对GE进行金融救助,巴菲特游说政府时给出的理由恰恰是GE是一家大企业,对美国经济有重大影响。巴菲特的言行不一一度招致批评。不过,巴菲特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危机拯救者的自信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2008年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没有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请求政府援助,我们反倒成了货币流动性的供应者。在危机最高潮的时候,当其他公司纷纷请求联邦政府援助时,我们反倒新增了155亿美元投资。” 巴菲特希望能够管理危机,他的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大企业,他自己掌管的企业的主要收入也依赖美国市场。似乎他对危机的批评与他本人的利益不相符?他在金融危机时呼吁美国人卖股票,帮助美国人提高自信,自己也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行动又是事实,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这么想,对巴菲特来说,美国的危机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危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危机就是巴菲特自己的危机。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战胜危机才是第一要务,巴菲特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创造机会与制造危机的乔治?索罗斯 对冲基金属于私募基金,基金经理对资金的使用要受到来自投资者的诸多制约。作为基金经理,必须在短期内取得高收益,将收益分给投资者,才能获得声誉,并在下一次募集资金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否则不但基金经理的报酬不会提高,基金的生存都会面临问题。索罗斯作为对冲基金经理,不可能像巴菲特那样耐心等待机会到来,他必须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争取高收益。如果想象中的机会没有到来,索罗斯必须创造机会提高收益率。 其实索罗斯制造机会的过程很简单,他研究各国的金融系统、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外汇储备以及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和国民的爱国心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选出存在漏洞的国家或市场进行投机操作。那些投机失败的案例,事后分析看来,或是因为当初判断失误,或是因为行动时机不对。索罗斯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可以随意制造危机。 ◆大鳄索罗斯 1995年索罗斯两次攻击日本货币体系时评论家给索罗斯起了个“金融大鳄”的外号,形象地体现出索罗斯自己创造机会并在危机中游刃有余的投资风格。 1994年,索罗斯接受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专访,索罗斯声称“按购买力计算美元对日元估值过低”,他预计到1995年美元将会走强。事实上当时索罗斯也的确已经开始买入美元,到1994年年末,索罗斯的预言被证明100%正确。当年11月,美国举行了中期选举,由于中产阶级的倒戈,执政的民主党在选举中惨败,克林顿政府迅速改变了之前的低利率政策,美联储当年11月15日宣布再贴现利率上升0.75%,到1995年2月1日,再次提高0.5个百分点,两个月内利率就上升到1.25%。在高利率的作用下,美元表现得超级强势。 但是高利率也引发了索罗斯未能预见的情况,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金融当局宣布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目的是留住因美国提高利率而回流本土的美国短期投机资本。然而浮动汇率制的实施却起到了刚好相反的效果,墨西哥本国货币比索对美元汇率应声下跌,墨西哥面临国家破产危机。美国政府不能坐视墨西哥破产,很快结束了高利率政策。 几天之后,意外的事情又在日本发生。1995年1月17日,日本爆发阪神大地震,这次地震又被称做“第二次关东大地震”,共造成5400多人死亡。地震发生后,大量资金为了支援灾后重建回流日本。 这两个突发事件导致国际汇率市场发生了惊天大逆转,美国停止高利率政策意味着美元弱势无法避免,大量资金回流必然导致日元对美元汇率上升,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快美元暴跌,日元和马克开始暴涨,金融界人士都明白,囤积了大量美元的索罗斯这次将“遭受重大损失”。日本媒体《朝日新闻》等更是预言索罗斯这次完了。 但是,结果却与他们的猜测完全相反,索罗斯最终还是赚了大钱。原来,索罗斯预计美元将会走强,就在1994年年末和1995年年初大量囤积日元。与此同时,作为对冲,又将大量金融衍生产品卖给了日本金融机构和出口企业。 索罗斯发明了对冲产品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预测之外的情况。 当市场状况改变时,索罗斯的战术也立刻作出调整。索罗斯最终还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富士通、先锋等日本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却因为金融衍生产品而巨亏。后来许多企业都因为“KIKO(出局入局)”损失而面临破产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后期我国航空公司也曾因为对冲高油价而遭受巨额亏损,境况很惨。 在攻击日本的过程中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自己创造机会,并试图驾驭危机。其实,对冲基金在外汇市场操作的方法很简单。 以汇率市场为例,假如对冲基金看好香港汇率,资金就会大量进入香港,向香港金融机构贷款港币,再将贷款得来的港币在市场上卖出,买入弱势的美元。外汇市场上由于港币供应增加,汇率下跌,美元随之升值,这时对冲基金再将手中的美元抛出,买回港币,还给香港的金融机构,获得差额收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卖出港币买入美元时,对冲基金会在市场上大造舆论,攻击香港经济,动摇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提升美元需求。索罗斯1992年攻击英镑时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结果英镑贬值20%。站在索罗斯的立场看,是英国经济首先面临问题,然后对冲基金发现了机会。在股票市场上,对冲基金最常用的方式是大量卖空,一旦被卖空的企业出现问题,股价下跌,对冲基金就能获得大笔收益。 阴谋论者认为所有的危机背后都是一场大阴谋,是大的财富集团在背后周密计划的,对冲基金就是他们的马前卒。在他们眼中,对冲基金大佬索罗斯等人自然就是应该受到攻击的对象。 2009年年底欧洲多个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时,又有人开始怀疑是否有索罗斯基金这样的对冲基金参与其中,尽管当事人索罗斯亲自出面辩解,仍然无济于事,传言并未消除。是真是假,无法说清,考虑到对冲基金是通过危机获利的一种金融组织,索罗斯们对市场的责难也只能选择忍耐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索罗斯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公开进行了辩论,索罗斯被形容为危机制造者,马来西亚是危机受害国,辩论中索罗斯当年阻击英镑的事又被重提。马哈蒂尔总理认为马来西亚居民人均收入从几百美元增加到五千美元是件好事,他为马来西亚建成世界最高的大楼感到骄傲。 但是,1997年8月~9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对美元汇率就暴跌了20%,马来西亚股票市场崩盘,大量银行破产倒闭。马哈蒂尔总理将马来西亚遭遇的危机归咎于国际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努力将国内对自己的批评转移到别人身上。 索罗斯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一书中也承认国际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并且认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马哈蒂尔总理与索罗斯的观点一致。但是,马哈蒂尔总理同时拿出了索罗斯介入危机的证据,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索罗斯。 索罗斯基金的确曾大量买进林吉特,但并不像马哈蒂尔总理所说的是为了使林吉特暴跌,索罗斯错误地认为林吉特即将触底反弹,所以才选择积极买进。 1998年7月开始俄罗斯金融市场急剧动荡,IMF(Intemational Mone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给出了红色警报。3个星期之后,索罗斯公开撰文预言卢布将贬值15%~20%,主张美元对卢布汇率应暂时保持稳定,他还呼吁西方大国向俄罗斯支援150亿美元,并警告说如果西方大国不接受自己的意见,俄罗斯政府将会破产,或者俄罗斯经济将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1个月后,俄罗斯金融市场轰然倒塌。我们不能肯定索罗斯是否是作为一个中立的观察家或经济学家在提出警告,但是很显然,索罗斯又一次成了“危机制造者,搅乱市场的人”,接下来市场也作出了过度的反应。 3.分析师与经济学家 卓越的分析能力是在金融市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索罗斯和巴菲特是传奇般的投资大师,他们都具有一流的分析才能。不论是深入分析一家上市公司之后作出投资决定还是对市场进行分析之后投资某一个行业,他们的才能最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回报。谁也不能否认两人的分析能力在他们投资道路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巴菲特的投资战略是从严密分析企业基本面开始的,索罗斯有时也会对企业基本面进行分析,但更主要的特点是关注宏观经济走向和产业动向。 市场上所谓获得信息的多少与收益率大小成正比的观点常常受到蔑视,然而,对某一企业或行业进行基本面分析,许多投资者往往做不到。巴菲特和索罗斯也同意获得更多的信息与赚更多的钱不是一回事。但我们必须明白,索罗斯和巴菲特都是经过不断学习才达到今天的境界的,他们也经历了从零开始逐步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整理自己的投资哲学并形成独有的投资理念,索罗斯和巴菲特从来没有说掌握基础信息是不重要的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重视分析企业的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被认为是投资天才,他也认为准确预测未来市场走向是很困难的,但同时也指出,如果不能对市场整体性波动有自己的把握,接受股票的账面价格进行交易肯定会导致失误。巴菲特是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对他来说,研究具体产业和企业的基本面比预测经济景气状况更加重要,很明显巴菲特将前者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即使宏观经济表现不景气,有价值的企业仍会表现良好,向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 查理?芒格也有过类似的描述。 “我们不预测经济的整体走向,我们只是努力想知道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 事实是,巴菲特对自己所投资企业和企业所处产业的状况以及它们的未来比任何人都有更清醒的认识。这么看来,巴菲特也是一位很全面的市场分析师。 巴菲特很重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在巴菲特选择收购目标时,能否增加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的内在价值是巴菲特会优先考虑的条件。巴菲特在写给股东的信中阐述过他的原则,他说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持续获得平均以上资本收益率和持续创造现金流的企业,如果碰到那样的企业,巴菲特会选择拥有它们。巴菲特在分析企业基本面方面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巴菲特的分析才能很明显地体现出一些特点:他对经济景气度有很好的预测,他将眼光集中于美国、中国这样的特定国家。 ◆重视市场动向的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说自己平时喜欢对经济作预测,以及对市场的未来作出展望,这符合对冲基金经理人的职业特点。对冲基金经理在选择投资组合时,对未来经济的看法是重要的参考之一。索罗斯对经济的预测结果与自己建立的投资组合构成息息相关,这是索罗斯的重要特点之一。 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索罗斯预计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需要3年~5年才能走出去。索罗斯这里所作的预测对应的是自己反射性理论中(第三章)危机自我强化的时间。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到发生危机本身会加速危机的扩散,索罗斯建立模型时会将现在市场的反应考虑进去。 我们不能否定索罗斯作为一名优秀经济学家的专业水平。德鲁肯米勒曾与索罗斯一起共事15年,他说索罗斯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全世界货币和信用的流动有清晰的认识。索罗斯运行自己的基金在国际市场进行外汇和债券交易,通过宏观层面获利。 “索罗斯能够完全读懂世界经济的宏观走向,他搜集大量的情报并消化它们,他能概括出这些情报将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对美元和其他货币以及利率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索罗斯也会参考图表和数据,但是索罗斯的大部分信息并不是来自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而是靠与朋友的交流。” 巴菲特重视基本面分析,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如果认为索罗斯只善于分析宏观经济就大错特错了,索罗斯对产业和企业的分析能力也很强。索罗斯早年就是靠自己善于分析企业基本面而在市场上出名的。索罗斯进入华尔街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分析欧洲企业和有价证券,当时欧洲企业不像美国企业那样必须公开自己的信息,曾在英国证券经济公司工作过的索罗斯就派上了用场。索罗斯直接面谈欧洲上市公司的经理人,靠着流利的法语和德语,索罗斯更容易获得企业的第一手资料,这是索罗斯当时的一大优势。 索罗斯写了一份分析报告,指出Dresdner Bank(德累斯顿银行,总部位于德国,财富500强之一)拥有大量优秀企业的有价证券,这份报告获得了客户的赞赏。如今大型证券公司分析师的报告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参考资料,阅读分析师撰写的报告对投资者而言就像做家庭作业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索罗斯曾不无自豪地说,当时在美国,自己是屈指可数的最善于分析欧洲有价证券的市场分析师之一。索罗斯还说过一段话: “当时我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根据直观作出判断,我一听到数字就具有某种感觉。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分析企业,当时分析师们掌握的基本分析技能我都不会。美国开始引入证券分析师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的时候,为了躲避检查我也参加了考试,但我连考试科目的名称都没记住。” 巴菲特也曾对美国证券分析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提出批评,两位天才似乎对考试都没什么兴趣。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