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揭秘触摸屏厂宸鸿:iPhone首发仪式上哭泣的幕后英雄
2007年年初iPhone刚刚发布时,当乔布斯在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坐在台下的中国台湾触摸屏生产商宸鸿(TPK)的老板江朝瑞和孙大明激动得失声痛哭,因为他们知道,这部挂着苹果牌子的手机里面凝结了台湾人太多的心血。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台湾触摸屏厂商宸鸿(TPK)研发的“透明玻璃投射式电容技术”,那么iPhone很可能就会难产。 在iPhone推出之前,一直隐居幕后的宸鸿(TPK)并不为人所知,直到2010年该公司在台湾上市,一些故事才先后被曝光出来。 宸鸿(TPK)被认为是电容式触摸屏产业的开创者之一。这家企业1984年创立于台湾,起初做 CRT显示器起家。后来从一家做 pos机的客户开始接触触摸屏,因看好触摸屏的应用前景在 2000年成立触摸屏实验室。 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TPK的老板江朝瑞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企业家,1978年他拿着家里人给的5万台币下海创业,几乎和宏碁的施振荣一同起步,创办了一家监视器企业,年少得志的他不到30岁时就赚到了一亿台币。 此后,江朝瑞和人合伙在印尼办厂被骗,损失惨重,陷入人生最低谷。但转机由此而来,江朝瑞发现,做一台映像管监视器只能卖150美金,但加上触摸荧屏的监视器,一台就能卖300美金。江朝瑞开始说服美国客户把触摸屏环节的组装转移到中国台湾来,以大幅降低成本。 在这一过程中,江朝瑞逐渐认准触摸屏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用手指直接在屏幕上触摸的方式,比原有的机械式操控简单了许多。此时,江朝瑞决定将自己的未来赌在当时还很不成熟的触摸屏事业当中——这时距离iPhone的面世足足有12年之久。 和其他台湾代工厂商不同的是,TPK从一开始就注重触摸屏源头的技术开发,并开始进入当时还很新潮的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此时触摸屏更广泛地应用在POS机上,TPK的业务多来自于此。 江朝瑞永远不会忘记2004年12月的一天,一家美国触控面板材料供应商介绍TPK去苹果测试——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此时苹果正在进行苹果手机的早期研发,那时还是一家电脑厂商的苹果,在这一领域还十分陌生,在此之前苹果找到日、韩多家触摸屏生产商,都不满意。 已经在TPK研发电容式触摸技术两年的技术长张恒耀,用小学生用的透明彩色玻璃纸向苹果作演示,如何才能做出苹果想要的触控功能,没想到对方要求他隔天就飞赴美国做简报。 此后张恒耀和苹果联合研发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长达两年。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在这一过程当中,张恒耀每过几个月就要向自己的老板江朝瑞汇报说:“老板,我们放弃吧。”这句放弃的话,一共说了9次。 那时的触摸屏界,还是电阻式触摸屏的天下。电容式触摸屏不仅成本高,技术不稳定,生产良品率难以保证,而且将来用在什么地方,还是一片空白——就算TPK已经和苹果联合研发,但在苹果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居然不知道苹果要这个触摸屏技术到底干什么。 这里有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小插曲。2005年时,江朝瑞曾坐上飞机前往芬兰向诺基亚推销触摸屏技术,希望诺基亚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手机上,但却受到冷遇。此时TPK已经快走上绝路,江朝瑞把自己代工赚来的不多的钱悉数投向触摸屏技术的研发上,6年总计烧掉12亿新台币。 不过,苹果总算没有让江朝瑞感到失望,2007年年初,iPhone发布后一炮走红,此后宸鸿就收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2007年 6月 1日,宸鸿给iPhone定做的电容触摸屏正式量产。 第一天试产时,TPK成功生产了200片触摸屏,但是良品率只有8%。在投产当天,TPK和客户一直开会到一点半,所有主管接着开会到晚上四点半。 这是一条有90道工艺的精密生产线,中间出现一点差错都会导致生产中的触摸屏报废。经过反复修改生产工艺,TPK在一个月之后将良品率提升至80%。 目前,TPK的触摸屏生产工厂主要位于中国厦门,拥有22 000名员工的这一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iPhone触摸屏生产基地,2010年的日产能达到16万片手机触摸屏及3万片iPad。 据台湾《商业周刊》报道,在TPK的厦门工厂,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战情中心”,对保证iPhone触摸屏的按时交货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个“战情中心”的墙上贴着128块液晶屏,以秒为单位传递着生产线上的所有资讯。每当指针指向红色警示区,就能立马追查出是哪里出了问题,并随时计算良品率,机动调整生产线。 几乎所有的iPhone触摸屏都由中国台湾厂商代工制造,目前台湾厂商在电容式触摸屏上的市场占有率高达八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胜华科技(Wintek)和宸鸿(TPK),iPhone的触摸屏50%由宸鸿生产,30%由胜华生产,还有20%由鸿海旗下的奇美电子生产。 在第一代 iPhone推出的时候, TPK曾是苹果触摸屏的独家供应商。后来苹果为了规避单一供应商的风险,在苹果的要求下,TPK又将生产工艺转移给了包括胜华在内的另外两家电容式触摸屏制造商,从此开始几家一起为苹果供货。 本章开头提到的胜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苹果的供货商。 将生产工艺转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听上去似乎是很可笑的事情,然而在苹果的多个零组件供应领域,都曾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即由一家厂商率先和苹果一起研发出某个部件的生产工艺,为避免由单一厂商供货而带来的风险,苹果都会要求这家厂商将生产工艺出让给其竞争对手,由几家一同供货。 TPK对电容式触摸屏产业链的掌控力首先体现在其专利优势上。电容式触摸屏的电极结构主要有 X、Y电极分别镀在玻璃基板两面和X、Y电极镀在玻璃基板的同一面两种。 前一种是 TPK和苹果共同开发的,最后由苹果申请了专利,后一种TPK独立开发并自主申请专利的。现在TPK给苹果生产的产品用前一种方式,给其他厂商生产的产品用后一种方式。 苹果是TPK最主要的客户,给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2009年TPK来自苹果的收入占TPK营收比例为 45%,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超过 70%。该公司的第二大客户是宏达电,去年占比约 20%。 招商证券曾于2010年中对TPK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在一份调研报告中谈到这个行业的特点:电容式触摸屏对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其定制化程度高、技术壁垒高、产业化困难。 电容式触摸屏的开发需要驱动 IC厂商、手机整机厂商、触摸屏厂商、操作软件厂商多方一起合作才行,定制化程度非常高,并一直希望电容式触摸屏的标准化程度能够快速提高。而TPK一直认为,电容式触摸屏今后不会被标准化,其定制化程度很难降低。 为保证用户最终流畅地使用iPhone,可以说每家iPhone触摸屏的代工厂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首先电容式触摸屏要实现精确定位,达到完美的触控体验,这就要求代工厂商解决触摸屏的干扰问题,并校正很多工艺缺陷。 为解决这些问题代工厂必须做很深入的定制化,触摸屏的生产厂需要和苹果进行大量的沟通。因为电容式屏的原理是电场感应,空气湿度、温度、外界电场等因素都会成为干扰因素,这些都需要定制化来解决;又因为感应层电阻的均匀度对精确检测影响很大,不同方案会带来不同的均匀度问题,也需要定制化来解决。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iPhone完美的触摸屏是苹果和台湾代工厂商共同的成果。 电场感应驱动的抗干扰性和 ITO镀膜工艺的均匀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提高,因此电容式触摸屏的定制化程度也很难降低。在电容式触摸屏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玻璃对玻璃的真空贴合。 由于触摸屏的特殊应用要求,绝不允许有一点气泡和对位的不准确。要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使得贴合工艺变得特别困难,良品率很难提高。 在本章的开头部分,我们曾介绍到一些工人因为使用有毒材料擦拭iPhone的触摸屏而中毒,这只是iPhone触摸屏生产中一个很小的细节。事实上,每一片iPhone触摸屏的出厂,都有着中国工人说不清楚的艰辛,他们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触摸屏报废。因此在苏州的IT工厂集群中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IT代工厂都倾向于招收女工——女性纤细的手指更加有利于这些精密产品的制造。 而作为一个高度定制化产品,每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都非常短(iPhone手机相对长一点,通常每代iPhone的流行周期是一年,其他手机一般不到半年),要求生产商必须有足够快的爬坡速度,在出货量最集中的前三个月内就能迅速将良品率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能够有经济效益。尤其,现在手机整机厂商要求触摸屏模组厂商将触摸屏和 LCD显示屏贴合好后再出货。 因为LCD显示屏的价值一般是同尺寸触摸屏价值的两倍(这是 TPK综合毛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触摸屏厂商来说快速提升良品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良品率为主)。正因为这个原因,电容式触摸屏的技术壁垒很高、产业化难度非常大。 由于iPhone使用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良品率一直很难提升,这也是导致iPhone 4大面积缺货的重要原因。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