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稿-3•15在行动:触目惊心的玉器造假
2012-03-15   作者:  来源:央视网
 
  解说:文玩艺术品市场,假货、赝货横行,惊人造假术背后,埋伏怎样陷阱?造假、制假,庞大产业链如何形成?《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姚雪松):各位好!欢迎收看《今日观察》,我是雪松。文物艺术品市场自古以来便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辩的。但是发展至今却已经是“假”得让人心惊肉跳了。从24亿的“金缕玉衣”到估价2.2亿元的“汉代玉凳”再到几十、几百元的摆件,如今这个文物艺术品市场被“天价”、“赝品”、“陷阱”、“泡沫”,等等字眼紧紧地包围着。为什么文玩艺术品市场的“乱象丛生”呢?造假、制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生产、营销和流通的链条?
  今天我们的评论员是霍德明先生和刘戈先生,欢迎二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频道3·15记者对于文玩艺术品市场的相关调查。
  解说:广东的四会、揭阳、平州,是翡翠交易最集中的地方。翡翠又称作缅甸硬玉,A、B货是业内的俗称,A货就是未经过任何后期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B货、C货是指质量很差的玉石,经过人工填充、漂白、上色,加工而成的翡翠。
  在四会郊区的一家翡翠加工厂,地上几只塑料筐里堆满了原形的石料。从外观上很难把这些石头与翡翠联系在一起。车间里几个大铁柜,正冒着腾腾的雾气,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记者:这里面这么呛,什么味?
  工厂主(广东省四会市假翡翠加工厂):有酸,硫酸。
  记者:这是硫酸啊。这桶里边是硫酸?工业硫酸。这里面是什么?硫酸?
  工厂主:这个不是硫酸,氢氧化钠。
  解说: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具有强腐蚀性,硫酸也具有强腐蚀性。
  工厂主:它煮透了,这个煮熟了。如果是这个中间没有煮熟,它里面有一块一块白色的。
  记者:这得煮多长时间?
  工人:这个要煮一段时间。
  记者:好几天吗。
  工人:两、三个月,三、四个月。
  记者:三、四个月。
  工人:这不是煮饭,是煮石头。
  解说:加工翡翠B货、C货,是先将劣质石料放在强腐蚀性化学试剂里煮,去除各种杂质、杂色,俗称煮料。之后充色,工厂主透露,他们是有分工的,充色会有另外的人来做。在位于广州郊区的这家加工厂,一个车间里堆放着一只颜料桶,里面装有半桶绿色的液体颜料。翡翠的颜色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厂主说他们所用的颜料都非常接近自然翡翠的颜色,要用高压打进煮开的石头里,随后立刻进行注胶。在另外一个车间里,并排安放着几台真空高压注胶机,注胶就是把透明的环氧树脂注入到经过强酸、强碱去除杂质的石料缝隙中,提高透明度。也就是水色、水头。工厂主说给石料充色,注胶只需要几天时间,他们刚做完一批,地上堆满的就是已经充完色,注好胶的翡翠石料。
  工厂主:这个打磨抛光就可以了。
  记者:这外边箍了一层什么东西啊?
  工厂主:树脂胶、环氧树脂胶,你拿去外边自然光看吧,在外边看好漂亮的。
  解说:几道工序下来,原本很差的低档原料改头换面,成了足以乱真的上好翡翠,身价倍增,更让记者震惊的是,有些加工厂使用的甚至根本不是玉石原料,这些染绿色的白色石头,就是用普通的白石刚加工好的。作坊老板介绍,用普通石头做翡翠,工序基本一样,只是上色环节略有不同,这个烤箱一样的设备是用来上色的。
  工厂主:颜色是描上去的。这是他画了颜色之后,塑料纸包上然后放进去烤,烤颜色,温度烤熟了。
  记者:是不是得烤很长时间?
  工厂主:烤二十多个小时。
  记者:二十个小时就烤好了。
  解说:在注胶环节,这家作坊用的不是环氧树脂,而是一种更有毒性的化学物质——三乙醇胺,它全称氨基三乙醇。其毒理学数据为极性毒性。对眼睛有强刺激,如果人沾染接触到,手和前臂会出现皮炎和湿疹,作坊主拿出一个已经制成的挂件。
  记者:天光墟市场也卖这个。
  工厂主:有,早上的时候大把的卖,成批成批的卖。
  解说:戴着一个已经充色注胶好的手镯半成品,记者来到一家专门复杂打磨的作坊,几个小时后一只精美的翡翠玉镯呈现在我们面前。
  主持人:欢迎回到演播室,二位也看到了,短片当中这个对于我们的这个消费者要什么颜色,就能给你做出什么颜色,简直真的是让人有点心惊肉跳,对于这个市场,二位看完短片,第一个感想是什么?
  霍德明:我觉得你刚说了这个产业,我觉得这个完全企业化了,从生产、营销到最后,甚至有创新的能力,很有名的画家,他其实就仿人家的古画,非常有名,而且仿起来跟别人差不了多少。
  主持人:其实这个“仿”字原来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霍德明:不是贬义词,而且画家,尤其他们这种书法家们乐此不疲,只是现在科技进步了,你看那个小片里面,你要古代,什么古清朝、明朝还不算真的了,秦朝。
  刘戈:你看现在就有一个规律,就是说随着每样就是这个珠宝,或者是这样一些文玩产品。
  霍德明:古物这些东西。
  刘戈:什么东西流行了,那么针对这样东西的科技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那个翡翠镯子,像以前的话通过比如里头注胶,注胶的时候,以前用的环氧树脂,就是以前在片子里头看到的,它其实由于它的硬度偏低,所以如果你要拿两个去相敲的话,声音是发闷的,所以这样你在商场里头,一般的消费者就可以鉴定。
  主持人:还是可以辨别的出来。
  刘戈:对,现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它的注胶的硬度也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它硬度变的很高,和石头和它的密度都非常接近。
  主持人:几乎是一样。
  刘戈:这个时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你用一般的专家教给你的那种鉴定办法的话,已经无法鉴定了,您一敲声音和真的是一样的。
  主持人:造假乱象其实反映出的是一种市场状况的一种乱象,那么石头的颜色漂亮了,这个手感也温润了,真的是可以以假乱真,但是要想让这个产品,要想让这个手里的艺术品再进一步升值的话,恐怕还要涉及到一个环节,那就是“做旧”,下面我们还有一个短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解说:河南省镇平县有“中国玉雕之乡”的美誉,在石佛寺镇玉雕湾的交易市场上,有一些商铺还专卖仿古玉器。
  李师傅:咱仿的东西,有的东西相当到位,可以说以假乱真。
  解说:仿古玉器品种繁多,无论是哪个朝代,什么造型,只要能够找到图片,当地的工匠就能够仿制出来。仿古玉器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做旧,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给玉器加上沁色,让玉器显得古老。由于这些玉器埋在土里年代久远,泥土、水、水银等物质就渗透进玉里。
  李师傅:包浆、皮啦、沁啦、钙化沁、土沁 ,还有水银沁,水银沁是黑,朱砂沁是红的,做沁做上去,效果好得很。
  解说:当记者提出想看如何做旧时,加工厂老板却讳莫如深。为进一步说明做旧的高超技术,李师傅拿出了两件出自同一块玉料的玉器。仿古犀牛没有做旧,而仿古老虎进行了做旧处理,果然有些年代久远的味道,做旧玉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
  商贩:对方他看这看成真的了,那肯定要按真的卖,你就当真的卖,不当真的价。特别好的,你就卖个好价钱,不特别好的,就卖个一般价钱也行,只要挣钱,真的就这个东西得200万,你(卖)给他20万,你不给他,对不对,你也得给他。
  解说:在安徽省蚌埠市,有好几百家玉器店,店里玉器造型古朴、雕工精细。外表看起来很老旧,各个像是出土文物,店老板们直言,这些是经过做旧的仿品,别看是仿品经过批发商一倒手,常被当作真品卖出大价钱。
  经销商1(安徽省蚌埠市玉器文化城):当新的买,当老的卖。
  经销商2:打比方你一万买过去了,这要是老的能卖多少钱呢?(当)300万、500万都不止。
  解说:有了古代的造型,接下来就是做旧,几经周折,记者得以进入到一家玉器店的后院。一名工人,正在搅拌一筐黄色的粉末状的东西。
  记者:这拌的什么东西?
  工人(安徽省蚌埠市北工地玉器市场):这是那个锯末跟酸。
  解说:跟水。
  工人:酸。
  记者:酸。
  工人:嗯。
  记者:这道工序是做什么的?
  工人:做皮的。
  记者:做皮用。
  工人:嗯。
  解说:做皮就是做旧,在玉器表面做出被自然侵蚀的痕迹,随后工人将搅拌好的酸和锯末直接捂敷在了玉器表面。被酸侵蚀过的玉器,表面果然有了历史的沧桑,为了让这些仿古玉看上去更有光泽,工人还要在玉器上涂上一层蜡,然后将蜡烧化凝固后,再用毛巾反复擦试,一些逼真的仿古玉器就出炉了。
  在当地做旧手法多种多样。有的是在玉器表面刷上酸,再用砂纸打磨。有的是用机油对玉器进行长期浸泡,目的都是为了逼真。这位老板给记者拿出了一本2007年玉器拍卖年鉴。记录了2007年一些拍卖行所拍卖的玉器图片,成交价等。老板现场做起了真假鉴定。
  制造商(安徽省蚌埠市北工地玉器市场):你看这些东西,都是现代的东西。这东西那都是仿古的,这都是仿古。
  记者:这里边有旧的吗?
  制造商:几乎没什么旧的。
  记者:这里边有没有你们这儿出的?
  制造商:有。
  记者:哪个是你们这出的?
  制造商:这个。
  制造商:这类型都是俺这出的。
  解说:记者花了1600元在蚌埠市北工地玉器市场买了一件仿汉代的玉尊,随后走访了几家文物鉴定机构及拍卖公司。
  王运荣(北京科贸古玩斋文物鉴定师):这年代是属于是,明晚清初的东西。
  解说:明晚清初。
  王运荣:哎。明代晚期清代初期来雕刻的,有收藏价值,有升值空间,掌握这么个情况是,东西是不错。蛮不错,雕工也很好,质地也挺好的,是个宝贝。
  解说:这家百雅轩拍卖公司,则给出了更高的评价。
  王平(北京百雅轩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这件东西相当不错,这个应该是汉末的。
  记者:汉末的。
  王平:嗯。
  记者:那这个汉末的得值多少钱?
  王平:汉末的这个要是标的话,我们一般都低一点,要是成交,这个得上百万。
  解说:记者交了1800元手续费后,这件仿汉代玉尊顺利地在百雅轩拍卖公司的网站上展出了,起拍价48万。
  主持人:好的,欢迎回来,这个新玉器经过一番处理加工之后,真的就有了一种饱经风霜的感觉,充满了一种历史感、文化感,甚至这个一千六百块钱购买的一个玉雕,拍卖价起价是48万,难道说这些鉴定专家们的眼睛都是摆设吗?
  霍德明:我想做旧这件事情,还是得讲说,必须要有鉴定专家以及他还有真的技术,我记得我小时候,看到一些我母亲的所谓旧的这些镯子什么,都号称是从古墓里面拿出来。
  主持人:那肯定是真的。
  霍德明:我相信是真的,但是现在你找不到这么多古墓了,有的古墓这个镯子早就被人家抢光了,是不是。而当需求很强的时候,于是用现在科学的技术,我们小片里可以看到了,当然细节是没有讲,我特别感兴趣怎么样能够仿出秦,甚至更早商朝这种旧的感觉。
  主持人:所以我一直感觉到一种疑问,就是说他怎么能够做到这种能够瞒天过海,甚至欺骗过这个专家的眼睛?
  刘戈:在这个市场里面,有一部分是真的就是被瞒天过海了。当然也有在短片里头我们看到,有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他们在整个这个环节当中,本来是应该充当一个把门关的这样一个角色,但是的话,他由于利益相关性太高。所以的话,也进入到里面的话,成一个利益相关者,也在里面受益。
  主持人:他是利益链条当中一个环节。
  刘戈:所以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准则,所以这里面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真的瞒过去了,有的是假瞒过去了,但是你不得不说,现在的确是因为在文物造假这方面,中国历史上不是现在才有的,那么在民间里头这种手艺,一直是没有被丢掉的,即使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印象很深,你在很多市场上,也能看到很多仿造的非常像的这样一些古旧的产品。
  主持人:其实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到现在,一直都摆脱不了“模仿”两个字,这也是我们艺术品市场不断向前走我们的这个艺术领域不断向前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仿”的东西,当做真的卖,这恐怕就是一道市场道德的问题了。
  霍德明:刚刚其实刘戈你说到了,鉴定这个环节真的是很重要的,鉴定这个行业,现在你刚刚已经提到了,它其实已经从产业化变成企业化了,甚至由于它利益的分配的关系,还可能就是把原来一个只有二、三十块钱的玩意儿,它鉴定一下,变成两三万块钱,二三十万的东西,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宁愿还是相信我自己的眼睛,看我喜不喜欢这个玩意,我愿意出多少钱。
  刘戈:这个造假其实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消费者心理的原因在里面,因为对于像珠宝、像收藏品这类型的商品,大家在买的时候,其实需要很高的鉴赏能力,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没这个能力,但是又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没这个能力,所以的话,他买到假货以后,也不太愿意去承认,也不太愿意去主动的鉴定,所以的话很多即使你真的被骗了,到最后打碎了牙往自己肚里头咽。
  主持人:听了您这番话,我相信电视机前很多人都坐不住了,赶快拿出自己的宝贝看一看,是不是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说到这个,现在目前文玩艺术品市场的乱象,我们到底应该做哪些举措?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办法,来规范这个市场呢?稍后我们的评论继续。
  解说:鉴定市场混乱无序,再填祸首,为何会有空子被不法分子利用?重建秩序和诚信需要如何来做?《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到这里,这里是《今日观察》,今天对于文玩艺术品市场造假现象丛生的话题,我们接下来看看3·15记者对北京鉴定市场的调查。
  解说:记者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一个地摊上,花了30元买了一件瓷罐,就它的年代记者请教了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杨敬荣先生,杨敬荣先生判断,这件红色小瓷罐是个不超过50年的现代造仿制品。这个现代瓷器在鉴定市场上,会被变成什么朝代的东西呢?记者连续走访的几位鉴定的专家。
  王老师(鉴定专家):这是清的,都是出土的东西,都属于出土的。
  牛老师(鉴定专家):我跟你说吧,这是民窑的,年份是民国的。
  刘老师(鉴定专家):应该是民国,民国以前,那也得一百年前,八十年以前了。
  解说:记者来到一家名为“天迹缘”的文物鉴定中心,这里的张老师对瓷罐进行了鉴定。
  张老师(鉴定专家):清晚期。
  记者:清晚期是吧。
  张老师:对。
  记者:清晚期大概是?
  张老师:民国前。
  记者:民国。
  张老师:对。
  解说:当记者表示,想把它当做礼物送人时,张老师说证书上的年代可以写得模糊一点。年代模糊着写,怎么才能从证书上看得出,东西的价值呢?价值交鉴定费的功夫,张老师说他有一个主意,既能满足客人的愿望也能让自己规避风险。
  张老师(鉴定专家):我们这么开呢,他哪都说不出什么来。
  解说:就是咱不写朝代那意思是?
  张老师:对。不写朝代,但是也有点悬念,哦,这是个老的。哪个年代还真不知道,反正是老的。
  解说:人眼可能不保准,记者搜索后发现,北京东博古玩字画鉴定中心,就号称目前拥有国际公认最先进的仪器检测,他们说实验室引进目前最先进的EDX—3600L考古检测X荧光光谱议、德国硅漂移探测器、牛津仪器X光管,准确率可达100%。可对藏品辨别真伪,确定窑口,判定年代。
  记者来到北京财富中心大楼的东博古玩字画鉴定中心,工作人员说:专家老师目见的收费是300元,仪器鉴定500元。记者决定让专家和仪器都检测一遍。这位秦老师目见的结果是民国仿制,距今有个70、80年的时间。那机器检测的结果如何呢?秦老师边催着记者交钱,边把小罐拿到旁边一个大箱子前,把罐子放了进去,这就是号称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测仪器了。秦老师坐在电脑前不断地敲敲打打调来调去,机器也开始轰轰作响工作起来。十几分钟后,一张检测报告打了出来,结论是根据釉面分析,与清末釉面成分符合,系真品。
  主持人:好,又看了一个短片,一张鉴定书,就是被如此轻而易举地出炉了,这张鉴定书,所以我还是想说那句话,难道说我们的鉴定师,我们这些专家、学者,他们的有关的五官这个部位确实是摆设吗?为什么同样的鉴定书出来,又是年代又不一样?
  霍德明:我得讲说,鉴定这个玩意儿,还是有一点艺术跟科学混在里面的,像这种鉴定的事情,尤其是口说他说了就算,其实在金融界里面同样发生,我们如果看看全世界三个评级机构,最有名的大家都承认,他是很有名,很有名,对不起,他的诚信度,甚至说他真的鉴定出来,准不准确,我可以跟你讲,不怎么准确的。
  主持人:那我不说他的名字了。
  霍德明:刚刚过去的金融风暴,就已经非常清楚地证明他是不准的。
  刘戈:当然现在从法律上的确很难去追责,但是被这种潜规则所驱动,那么很多有一些,不能说很多,拍卖行他们实际上,实际利用这样的一个潜规则做挡箭牌,做的实际上已经离这个潜规则已经走得很远了,这已经牵扯到一个“诚信”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就是你不能够用一些传统的这样一些所谓习惯,甚至你突破的这样一个习惯的话,为自己做借口。
  霍德明:现在的问题就是鉴定这个事我们刚刚说过,可能是道德层面的,我们说他可能有道德的瑕疵。但是如果说,作为一个公众的话题来讨论,到底是不是牵扯到法律这个方面,所以我觉得我想可能在文物仿古这上面,跟仿这个什么名牌包、这个表,这还真的不一样。
  主持人:不一样。
  霍德明:这个上面由于它是没有真正的一个财产权或者一个归属权的确立下来。所以如果说是把鉴定这个东西,要怎么样把它提升到法律层次,而去满足他道德,而再去惩处这个道德上的瑕疵的这个东西,还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主持人:目前的市场似乎推动着这个鉴定这样一个行当的出现,我看每个鉴定师都要收费的,还是消费者在推动着这些人的出现。
  刘戈:对,还是大家很聪明,大家会规避到我刚才所说的那种极端状态下的这样一些法律的这样的一些因素,所以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会帮着你推销,但是呢,如果你让我来鉴定,我会顺着你的意思,你想让他是不是认为它是真的,那我就帮着你让你认为它是真的,然后呢,我收一个不算太多的这样一个费用。这个鉴定费用,那么鉴定费用的话,单额来说的话不算太多,但是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它变成了一个正常的收入,因为整个市场变大了,所以要求鉴定的人也多了,那么到最后反正你让我来鉴定,我也不承担什么责任,然后我跟你说它是一个什么,然后你就欢天喜地的走了,之后你还会拿来新的东西再让他鉴定,然后形成他自己的小的盈利模式。
  主持人:看来这么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市场,我们要一下子规范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位认为第一步迫切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
  刘戈:现在来说,从一些案子来讲,我们看到的近来一些案件,有一些的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道德的事情。其实的话,对于一些特别明显的,你如果要是直接参与造假的这样的一些收藏领域的这样的一些所谓的鉴定师……
  主持人:有清楚证据证明你是在……
  刘戈:还是应当司法的介入,我觉得这个东西也不可避免。
  霍德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法律上的原则是不告不理,尤其是这个事情上面,古玩的上面需求面肯定是开始的,所以如果说,需求者他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我觉得法律不应该介入,市场竞争,但是如果需求者就说买了这个古玩,我有很清楚的证据说,你这个鉴定师跟你当时生产者是同流合污在一块,这个时候法律就有切入点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今日观察文字稿-人命关天 假不得! 2012-03-14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今年会减什么税? 2012-03-13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 中等收入,离你有多远? 2012-03-12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 农民增收潜力在哪里? 2012-03-08
· 今日观察文字稿-第一发布: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你幸福吗? 2012-03-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