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中含了多少税,一位空姐的税感,感受的是什么?今年个人的税负会减轻吗?《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关注“两会”,继续我们的特别节目十问收入与分配。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今年要实施结构性的减税,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税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所要交的税可能有哪些会减少呢?如何让企业能够享受到减税带来的实惠?“减”字的文章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讨论。 今天我们演播室的评论员是全国政协委员贾康,以及我们财经频道的评论员张鸿,节目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位普通女性对于生活当中税收的感受。 杨金荣,是国航的一名空姐,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地方,她的消费也变得国际化了。 杨金荣:(这个面霜)在美国买是两百多美元,这个在国内赛特我看了一下,它好像是两千多块钱,大概2400元左右,所以差距就比较大,等于说,你便宜了50%。 由于职业需要,一些高档化妆品是杨金荣经常要从国外买回来的,此外,她偶尔也会给自己买一个喜欢的名牌包,给家人买一些名牌的羽绒服、鞋子,等等。 杨金荣:在那里这个包一百美金、两百美金,合人民币也就是一千五左右,但是这个包在国内卖,就要卖三四千块钱,还有这个包是在巴黎买的,这个当时也就是不到两百欧元就买下来了,也是我回来国内一看,这个东西它大概是在4000块钱左右。 从国外买免税商品这件事让杨金荣有一种明显的税感,不过,她觉得,如果将来税能降下来,她更愿意在国内消费。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空姐杨金荣也给记者讲了一些体会。她平时很喜欢下厨,每到一个国家,她要去当地的超市最关心的就是各种食品的价格。 杨金荣:你看这一片是猪肉,猪肉我也跟国内对比了一下,它现在是1.29元/磅,那就合人民币是在10块钱左右是一斤,那国内现在都得在19块钱左右一斤,那以前国内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块钱就买一斤了。 杨金荣发现,一些国家的日常消费食品,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稳定。 杨金荣:就拿一个苹果来举例子,可能我飞了20多年了,但是一斤苹果多少钱,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像这开心果,其实就是它的一个食品里的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吃开心果的,是你情有独钟,你要去吃它,你要去吃它,你就得接受它这个涨钱。 杨金荣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在2010年,她家一个月,包括米、面、肉、菜等食品的总花销在1100元左右,而今年这个数字涨到了2000元左右,这笔支出的增加,让负责家庭帐本的杨金荣感觉很明显,除了物价,现在还有一个和收入息息相关的税,也是杨金荣最关心的,那就是个人所得税,对于白领阶层的她来说,就是希望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够再提高一点。 主持人:看得出来这位空姐是一位细心的人,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要交的税,应该有很多,比如说发工资的时候要交工资税等等,我想让贾康给大家也来做一个介绍,到底还有什么样一些税是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去碰到的、去面对的? 贾康(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居民其实主要是两种,工资中间交的税一般来说是个人所得税,就是一种直接税;另外呢,在购物的时候,它有这样的实际的销售税。在发达经济体里边很多时候是价外的,你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它的价值多少,然后外面付上一个税,这个税率是多少也是一清二楚的,我们国家现在不是这个办法,我们是价内税,你买一个东西付了多少钱以后,你就走人,拿了东西走了以后,你并没有这个概念这里面有多少税,实际上它是含税的。 主持人:所以这些税可能就是叫隐形的税。 贾康:就是间接的。 主持人:包含在里面,但是你看不见。 贾康:从理论分析上来说间接税它在生产厂家里面也是一清二楚的,是百分之多少,但是最后这个价格里面是不是可以把这个税完全包含着,把物品卖出去,情况就千差万别,它有这种供需之间不同的弹性关系,很复杂的情况,就是间接税是可以向消费者转嫁的,但是转嫁多少,要看供求关系,要看很多其他直接的条件,简单一句话,总体来说消费品里都含税,多多少少有税。 主持人:我觉得生活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人像这位空姐一样,非常的细心,你觉得她的税感可以让我们观察到生活当中哪些细节?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其实我倒觉得生活当中很多人没那么细心。 主持人:我们呼唤多一些这样细心的人。 张鸿:就是她的税收的感觉其实很敏感,因为我们平常人如果说,你出国去买东西,你觉得便宜的话,你就会觉得,你看人家物价多便宜,我们这物价稍微有点贵。 主持人:对,我们直接看标签,对。 张鸿:你不会感觉到这里边有什么税,其实他买的这个在国内买的东西和国外买的东西,如果从税上来说的话,他有消费税、增值税,然后很重要的是一个关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壁垒,好像比他们那边贵了。 所以也有政协委员建议说,如果这些奢侈品都跑到国外去买的话,那不如我们国内,干脆把关税等等税率降下来,降下来以后,然后起码能在国内消费,所以这是一个。 第二就是其实税感的这个感觉很多时候和支出有关系,和那个就是你交了税以后,是不是自己享受到了,比如他可能也去过法国,去法国的话,税尽管很高,但是很多支出在你身上你就感觉不到了,因为我们谈的主题是收入分配嘛。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如果你的支出里边,比如教育的支出、医疗的支出已经有政府纳了税替你支出的话,事实上意味着你的收入的增加,所以你对税负的这个感觉也没有那么明显。 主持人:他就不会觉得重,因为他觉得我纳的这些税,最后其实用在我自己的身上。 张鸿:对。 主持人:无论教育、无论医疗。 张鸿:对。 主持人:他会觉得心甘情愿,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觉得其乐无穷有的时候。 张鸿:对,而且现在就是说,我们税的就是能够让低收入人群感受到压力更大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税,因为我们是间接税,不是直接税,比如你有资产,我对你资产收税,那我没有资产,我就不用交税了,但是他都在商品当中的话就会麻烦,大家交的税都一样,比如买酱油,买一瓶酱油,富人交的税和穷人交的税是一样的。所以,相对来说穷人的负担他就会觉得更重。 主持人: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说,大家最关注的消息,就是从去年开始,我们上调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那么今年从每个人这个个体的角度来说,大家的税负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减少? 贾康:如果作为一个个人的纳税人,你是属于这个临界点之下的是减少的,临界点之上就是要上升,这个临界点现在是相当高的了,一个月的收入应该是在3万左右吧,具体计算一下有一个数字,我现在一下报不准。那个收入水平之上的,和以前比才是增加了税负。 所以在临界点之下的全都是减少税负的,这样一来我们工薪收入阶层原来是28%的这样的一个比重要纳个人所得税,现在变成了不到7%,这是对全国来说,只有两千多万工薪收入阶层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主持人:当然对百姓来说,可能心里面还有一个愿望说未来我们的个税起征点还会继续调高吗? 贾康:从我们来看,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争取下一次创造条件把起征点的调整问题和整个个人所得税的配套改革问题结合在一起,不是只看一个因素。 主持人:不能单纯的看起征点。 贾康:对,其实上一次也不是只动了起征点,同时还调了税率和税的档次,再下一次我们应该争取创造条件,就是把个人所得税里面的工薪收入跟其他的一些收入合并在一起来按照这个超额一定的征收,那样再分配的调节就更加有力度了,就是所谓税费固守的这个原则更好体现,更多的低中收入阶层的人可以得到降税的好处。 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先富起来的阶层,他可能要多交一些税了,在这里面还应该积极考虑引入就是家庭赡养负担的这样的区别对待,这就比较合理,比如伟鸿你跟我两个人都是每个月挣五千块钱,假定说你是一个人家里面,没有别的负担。 主持人:需要负担。 贾康:我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四五口人,都是这五千块钱,但是现在征收是不加区别的,以后就应该考虑有这样的家庭赡养系数的区别对待,这就更合理、更公平。 另外有必要的话,我觉得也可以讨论,就是以后能不能够常规化,三年和物价挂钩一次或者两年跟物价挂钩一次,是可以讨论的,这个回应大家的一种对物价的感受,说物价总在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能不能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如果说你常规化了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就按常规来做,不用每次大家都弄那么多的这方面的时间、精力讨论来、讨论去,其实这个事情,跟物价挂钩问题我个人感觉相对简单。 主持人:也更直观一些。 贾康:这都跟下一次再要有改革的时候,配套考虑这些事。 张鸿:我首先也同意说,我们的就是免征额、起征点,这个数字和CPI挂上钩。 主持人:对。 张鸿:这样的话,起码不用每一年都讨论这个事,能够保证一定的这个基本的浮动。 主持人:就像贾康所长说的我们可以省很多的人工和精力。 张鸿:这样的话压力会减少,对,因为CPI确实是对你可能会有影响,对你的整个收入会有影响,重要的其实我关注的是整个个人所得税它的一个公平,就是我们原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时候,我们也谈到,我们有区域的不公平,对吧,有的地方收入高,有的地方收入低,所以这个不公平。 就是主要是你的个人赡养系数我们没有一个精确的一个分析,什么叫赡养系数,就是你,刚才贾所长也说了,说如果你挣的和我挣的一样多,但是我要赡养很多人。 主持人:对。 张鸿:你是一个单身汉,那咱俩的负担其实是不一样,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我一个月可能比如说我是一个编剧,我一个月挣了好几万,但是我接下来几个月我没钱。 主持人:还不是规律性的工资收入。 张鸿:所以你会看到,就说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到年底的时候,他说有众多的返税的项目,就人家税务局会找你说,你看你今年的房租你花了,这个就是你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要支出很多的基础支出是要给你返税的;然后说你看三月份一个编剧的费用,你有这笔收入以后,你其他就没有收入了,那我们也给你综合考虑,一年的综合考虑给你返税;然后说你看你有几个孩子要抚养,然后几个老人要赡养,OK,都给你返税,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个人所得税是相对来说是公平的。 主持人:对,其实在这个收入和分配的这个大文章当中,税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亮点,所以非常多的网友也很关注,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到的这位叫月水习习的网友说:结构性减税的提法很好,我认为重点应该是结构性,以间接税为主彻底变为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是从企业和消费者身上抽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等。直接税更能够履行财政作为二次分配的角色的一个任务。先富的阶层多纳税,工薪阶层少纳税,让税制改革走得稳中有进,体现和谐社会的公平主义。 其实大家都在关注减税,对个人减税而言,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自己收入能够有所增加。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减税才能够真正的减掉他们的负担,增加他们的利润呢?在稍后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和大家来关注。 代表委员共话结构性减税,减税的减法如何做?《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现场,继续来收看《今日观察》“两会”的特别节目,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关注的是“两会”特别委员非常热议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减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结构性减税的这样一个做法,并且要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一个试点,那么究竟在“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有什么样一些看法和建议,我们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一块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说起减税,人大代表李东生今年带来一个议案主题,就是围绕为企业减税助企业过冬,议案援引调查数据显示,在制造企业中33%的企业认为,税收负担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设备升级,42%的企业认为,将直接影响创新和转型升级。 李东生(人大代表):如果是能够适度地降低增值税,将能够直接对这个市场需求,这个会产生一个直接的这种拉动的这个作用,消费者他买到更便宜的商品,那整个市场的销售量将会提高,企业也能够在这个增加的这个国内的需求,市场需求上能够获得效益。 李东生提出应该加快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步伐,并向全国推广。 政协委员李剑阁也提出减税的提案,提案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但这并未让财政收入减缓增长,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15.7%,上升到2011年的近2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从原来的55%下降到目前的略高于40%的水平。对应的则是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从49%下降到约34%。 只有减税,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让广大民众最直接受益,推动经济转型。 李剑阁(政协委员):减税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历史的必然,空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人大代表宗庆后表示,税收外的费用负担同样不可小觑,规范地方行政收费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宗庆后(人大代表):做一个产品就要求有许可证,你换个口味都要许可证,许可证要收费,还必须经过专家认证,专家认证也要付钱,明明就增加企业负担。 代表委员的建议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着眼点。3月5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3月6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好个人所得税新的税法,减轻中低收入纳税人的负担,同时也较大幅度地减轻了个体工商户他们的所得税负担。 主持人: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来自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于减税方面的这些看法,不知道在刚才的这些建议当中,我们评论员会认为哪些建议是比较可行的,大家现在所关注的结构性减税,这个“减”字这个文章,到底该怎么做? 贾康:如果要从我们提出建议角度来说,我觉得可以至少提这样几点,结构性减税,就是要选择一些重点来实施税负的下调,那么首先在我们进口环节应该说要区别对待挑选一部分进口品降低关税,那么往后边的税负的传导会给生产厂家和一些消费者带来减税的实际的好处。 第二我们要特别注重上海已经先行先试的,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改革,那么它是在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第三产业市场主体那的,实际上给他们减少了原来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因素。 那么这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鼓励他们发挥潜力来做专业化细分,而这样新的机制,可以使这个业态更表现的就是有活力,提高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的这个性价比,进而就有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对全局正面的良性的这样一个影响和支持意义很重大。那么也是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得到好处。 另外一个结构性减税,我们应该就是在去年已经明确宣布的,对于小微企业、还有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这方面,把已经定下的原则落实到实施细则上,比如小微企业它的营业税、增值税所谓起征点,从最高5000一下提高到了最高的20000,提高了最高的20000,那么在各地怎么样执行,它有一个认定,因为文件的说法是最高可以到20000。 主持人:对。 贾康:你到这个地方辖区里边怎么落实,要有实施细则,现在听说很多地方都按照最高这20000来考虑这个实施的方案和细则了,要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这里面实话实说要防止一些扭曲,各地都要有一个可以真正把这优惠政策落实下来的实施细则方案。 再有一条结构性减税应该在鼓励企业创新活动这方面,把原来一些政策原则兑现,比如企业能够证明自己研发投入,要能得到所得税的抵免,这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 除此之外还要提到的就是跟我们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已经明确的说,它的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要去除,就等于说整个免税了。 蔬菜它的生产经营免除了税收之后,还要趁势理清它整个这样的物流全程的其他的收费,税费在这方面应该配套着一起来减轻负担,这样才能使老百姓得实惠。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个人所得税这方面,前面说到的那样一些考虑,现在应该积极研究下一步的方案,年内能不能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结构性减税方面,一定要考虑个人所得税怎么样进一步的优化。 主持人:看来不管是在“两会”的现场,或者在我们演播室的现场,“减”字都是一个特别关键的亮点,张鸿怎么看? 张鸿:其实我们现在在上海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其是就是减税。 主持人:对。 张鸿:为什么呢?因为营业税原来就是比如生产一个设备,你要收营业税,然后我用了你这个设备,我这企业用了你这设备,然后我又交一遍营业税,现在增值税什么意思,就是我用你这个设备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设备的抵扣出去,不交税,这样的话,相对来说,我的税收整体水平是下降的,这是一个。 主持人:是。 张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其实通过税,税其实是什么,是个杠杆,就是我们谈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税来调整,比如说新能源的、环保的,我们就可以降低税率,然后扶持它的发展。 还有一个就业的这样一个扶持,比如说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我们通过降低它的税率,现在我们已经正在做,然后他们可能解决就业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还有我们整个来讲,我们要刺激消费,怎么刺激消费,让大家有钱,怎么让大家有钱,让务工者有钱,也让企业把税先给降下来,然后务工者有了钱以后,然后买东西也相对便宜以后,这样的话,消费就上来了。 那小微企业减税,我曾经看到一个报告,就是说,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像我们平常家门口那些饭店什么这些,他如果要是就解决两三个人的就业,然后每年的收入也不多,你对他征税的这个成本甚至会高于他所交的税,所以这些就不是说“减”的问题,就干脆这种小的,非常小型的企业,干脆就给他免了就完了。 主持人:如何进一步来推进税改,接下来我们一块来听一听,政协委员许善达的观点。 许善达(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局副局长):一个好的税制,你要能够照顾穷人,这是一个税制的一个基本功能。同时也要留住富人,你不能让这个富人,因为税负太高,富人就走了。在整个税制完善里面,我想它会对整个社会稳定,调节收入差距,它会发挥一部分必要的作用。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跟两位评论员关注的就是“减税”这个文章到底该怎么做,在谈论了这么多,贡献了这么多观点之后,我们请两位再来做一个总结,究竟在未来减税的这文章,在你们的视野当中,它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让百姓、让企业、让这个社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得到更多的发展? 张鸿:我想说的是,我们讲了半天减税,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清费,我们就在网上随便一搜,说不合理收费,就会发现各地的年终的总结里边都会说,说我们去年加大了清费之乱的力度,取消了不合理收费多少多少项,各个省基本上都能取消100多项、200多项,就是一共有多少项。 主持人:还有多少空间? 张鸿:我们能不能先把这些费先给它清理,能不能给,就是因为税是法定的,这样的话,事实上它在税的前面就已经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贾康:我感觉在结构性减税的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现在正在凝聚各方面共识,那么我们先一步应该不失时机把这个…… 商品中含了多少税,一位空姐的税感,感受的是什么?今年个人的税负会减轻吗?《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关注“两会”,继续我们的特别节目十问收入与分配。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今年要实施结构性的减税,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税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所要交的税可能有哪些会减少呢?如何让企业能够享受到减税带来的实惠?“减”字的文章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讨论。 今天我们演播室的评论员是全国政协委员贾康,以及我们财经频道的评论员张鸿,节目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位普通女性对于生活当中税收的感受。 杨金荣,是国航的一名空姐,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地方,她的消费也变得国际化了。 杨金荣:(这个面霜)在美国买是两百多美元,这个在国内赛特我看了一下,它好像是两千多块钱,大概2400元左右,所以差距就比较大,等于说,你便宜了50%。 由于职业需要,一些高档化妆品是杨金荣经常要从国外买回来的,此外,她偶尔也会给自己买一个喜欢的名牌包,给家人买一些名牌的羽绒服、鞋子,等等。 杨金荣:在那里这个包一百美金、两百美金,合人民币也就是一千五左右,但是这个包在国内卖,就要卖三四千块钱,还有这个包是在巴黎买的,这个当时也就是不到两百欧元就买下来了,也是我回来国内一看,这个东西它大概是在4000块钱左右。 从国外买免税商品这件事让杨金荣有一种明显的税感,不过,她觉得,如果将来税能降下来,她更愿意在国内消费。在日常生活消费方面,空姐杨金荣也给记者讲了一些体会。她平时很喜欢下厨,每到一个国家,她要去当地的超市最关心的就是各种食品的价格。 杨金荣:你看这一片是猪肉,猪肉我也跟国内对比了一下,它现在是1.29元/磅,那就合人民币是在10块钱左右是一斤,那国内现在都得在19块钱左右一斤,那以前国内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块钱就买一斤了。 杨金荣发现,一些国家的日常消费食品,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稳定。 杨金荣:就拿一个苹果来举例子,可能我飞了20多年了,但是一斤苹果多少钱,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像这开心果,其实就是它的一个食品里的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吃开心果的,是你情有独钟,你要去吃它,你要去吃它,你就得接受它这个涨钱。 杨金荣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在2010年,她家一个月,包括米、面、肉、菜等食品的总花销在1100元左右,而今年这个数字涨到了2000元左右,这笔支出的增加,让负责家庭帐本的杨金荣感觉很明显,除了物价,现在还有一个和收入息息相关的税,也是杨金荣最关心的,那就是个人所得税,对于白领阶层的她来说,就是希望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够再提高一点。 主持人:看得出来这位空姐是一位细心的人,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要交的税,应该有很多,比如说发工资的时候要交工资税等等,我想让贾康给大家也来做一个介绍,到底还有什么样一些税是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去碰到的、去面对的? 贾康(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居民其实主要是两种,工资中间交的税一般来说是个人所得税,就是一种直接税;另外呢,在购物的时候,它有这样的实际的销售税。在发达经济体里边很多时候是价外的,你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它的价值多少,然后外面付上一个税,这个税率是多少也是一清二楚的,我们国家现在不是这个办法,我们是价内税,你买一个东西付了多少钱以后,你就走人,拿了东西走了以后,你并没有这个概念这里面有多少税,实际上它是含税的。 主持人:所以这些税可能就是叫隐形的税。 贾康:就是间接的。 主持人:包含在里面,但是你看不见。 贾康:从理论分析上来说间接税它在生产厂家里面也是一清二楚的,是百分之多少,但是最后这个价格里面是不是可以把这个税完全包含着,把物品卖出去,情况就千差万别,它有这种供需之间不同的弹性关系,很复杂的情况,就是间接税是可以向消费者转嫁的,但是转嫁多少,要看供求关系,要看很多其他直接的条件,简单一句话,总体来说消费品里都含税,多多少少有税。 主持人:我觉得生活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人像这位空姐一样,非常的细心,你觉得她的税感可以让我们观察到生活当中哪些细节? 张鸿(财经频道评论员):其实我倒觉得生活当中很多人没那么细心。 主持人:我们呼唤多一些这样细心的人。 张鸿:就是她的税收的感觉其实很敏感,因为我们平常人如果说,你出国去买东西,你觉得便宜的话,你就会觉得,你看人家物价多便宜,我们这物价稍微有点贵。 主持人:对,我们直接看标签,对。 张鸿:你不会感觉到这里边有什么税,其实他买的这个在国内买的东西和国外买的东西,如果从税上来说的话,他有消费税、增值税,然后很重要的是一个关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壁垒,好像比他们那边贵了。 所以也有政协委员建议说,如果这些奢侈品都跑到国外去买的话,那不如我们国内,干脆把关税等等税率降下来,降下来以后,然后起码能在国内消费,所以这是一个。 第二就是其实税感的这个感觉很多时候和支出有关系,和那个就是你交了税以后,是不是自己享受到了,比如他可能也去过法国,去法国的话,税尽管很高,但是很多支出在你身上你就感觉不到了,因为我们谈的主题是收入分配嘛。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如果你的支出里边,比如教育的支出、医疗的支出已经有政府纳了税替你支出的话,事实上意味着你的收入的增加,所以你对税负的这个感觉也没有那么明显。 主持人:他就不会觉得重,因为他觉得我纳的这些税,最后其实用在我自己的身上。 张鸿:对。 主持人:无论教育、无论医疗。 张鸿:对。 主持人:他会觉得心甘情愿,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觉得其乐无穷有的时候。 张鸿:对,而且现在就是说,我们税的就是能够让低收入人群感受到压力更大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税,因为我们是间接税,不是直接税,比如你有资产,我对你资产收税,那我没有资产,我就不用交税了,但是他都在商品当中的话就会麻烦,大家交的税都一样,比如买酱油,买一瓶酱油,富人交的税和穷人交的税是一样的。所以,相对来说穷人的负担他就会觉得更重。 主持人: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说,大家最关注的消息,就是从去年开始,我们上调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那么今年从每个人这个个体的角度来说,大家的税负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减少? 贾康:如果作为一个个人的纳税人,你是属于这个临界点之下的是减少的,临界点之上就是要上升,这个临界点现在是相当高的了,一个月的收入应该是在3万左右吧,具体计算一下有一个数字,我现在一下报不准。那个收入水平之上的,和以前比才是增加了税负。 所以在临界点之下的全都是减少税负的,这样一来我们工薪收入阶层原来是28%的这样的一个比重要纳个人所得税,现在变成了不到7%,这是对全国来说,只有两千多万工薪收入阶层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主持人:当然对百姓来说,可能心里面还有一个愿望说未来我们的个税起征点还会继续调高吗? 贾康:从我们来看,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争取下一次创造条件把起征点的调整问题和整个个人所得税的配套改革问题结合在一起,不是只看一个因素。 主持人:不能单纯的看起征点。 贾康:对,其实上一次也不是只动了起征点,同时还调了税率和税的档次,再下一次我们应该争取创造条件,就是把个人所得税里面的工薪收入跟其他的一些收入合并在一起来按照这个超额一定的征收,那样再分配的调节就更加有力度了,就是所谓税费固守的这个原则更好体现,更多的低中收入阶层的人可以得到降税的好处。 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先富起来的阶层,他可能要多交一些税了,在这里面还应该积极考虑引入就是家庭赡养负担的这样的区别对待,这就比较合理,比如伟鸿你跟我两个人都是每个月挣五千块钱,假定说你是一个人家里面,没有别的负担。 主持人:需要负担。 贾康:我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四五口人,都是这五千块钱,但是现在征收是不加区别的,以后就应该考虑有这样的家庭赡养系数的区别对待,这就更合理、更公平。 另外有必要的话,我觉得也可以讨论,就是以后能不能够常规化,三年和物价挂钩一次或者两年跟物价挂钩一次,是可以讨论的,这个回应大家的一种对物价的感受,说物价总在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能不能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如果说你常规化了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就按常规来做,不用每次大家都弄那么多的这方面的时间、精力讨论来、讨论去,其实这个事情,跟物价挂钩问题我个人感觉相对简单。 主持人:也更直观一些。 贾康:这都跟下一次再要有改革的时候,配套考虑这些事。 张鸿:我首先也同意说,我们的就是免征额、起征点,这个数字和CPI挂上钩。 主持人:对。 张鸿:这样的话,起码不用每一年都讨论这个事,能够保证一定的这个基本的浮动。 主持人:就像贾康所长说的我们可以省很多的人工和精力。 张鸿:这样的话压力会减少,对,因为CPI确实是对你可能会有影响,对你的整个收入会有影响,重要的其实我关注的是整个个人所得税它的一个公平,就是我们原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时候,我们也谈到,我们有区域的不公平,对吧,有的地方收入高,有的地方收入低,所以这个不公平。 就是主要是你的个人赡养系数我们没有一个精确的一个分析,什么叫赡养系数,就是你,刚才贾所长也说了,说如果你挣的和我挣的一样多,但是我要赡养很多人。 主持人:对。 张鸿:你是一个单身汉,那咱俩的负担其实是不一样,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我一个月可能比如说我是一个编剧,我一个月挣了好几万,但是我接下来几个月我没钱。 主持人:还不是规律性的工资收入。 张鸿:所以你会看到,就说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到年底的时候,他说有众多的返税的项目,就人家税务局会找你说,你看你今年的房租你花了,这个就是你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要支出很多的基础支出是要给你返税的;然后说你看三月份一个编剧的费用,你有这笔收入以后,你其他就没有收入了,那我们也给你综合考虑,一年的综合考虑给你返税;然后说你看你有几个孩子要抚养,然后几个老人要赡养,OK,都给你返税,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个人所得税是相对来说是公平的。 主持人:对,其实在这个收入和分配的这个大文章当中,税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亮点,所以非常多的网友也很关注,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到的这位叫月水习习的网友说:结构性减税的提法很好,我认为重点应该是结构性,以间接税为主彻底变为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是从企业和消费者身上抽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等。直接税更能够履行财政作为二次分配的角色的一个任务。先富的阶层多纳税,工薪阶层少纳税,让税制改革走得稳中有进,体现和谐社会的公平主义。 其实大家都在关注减税,对个人减税而言,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自己收入能够有所增加。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减税才能够真正的减掉他们的负担,增加他们的利润呢?在稍后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继续和大家来关注。 代表委员共话结构性减税,减税的减法如何做?《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现场,继续来收看《今日观察》“两会”的特别节目,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关注的是“两会”特别委员非常热议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减税,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结构性减税的这样一个做法,并且要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一个试点,那么究竟在“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有什么样一些看法和建议,我们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一块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说起减税,人大代表李东生今年带来一个议案主题,就是围绕为企业减税助企业过冬,议案援引调查数据显示,在制造企业中33%的企业认为,税收负担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设备升级,42%的企业认为,将直接影响创新和转型升级。 李东生(人大代表):如果是能够适度地降低增值税,将能够直接对这个市场需求,这个会产生一个直接的这种拉动的这个作用,消费者他买到更便宜的商品,那整个市场的销售量将会提高,企业也能够在这个增加的这个国内的需求,市场需求上能够获得效益。 李东生提出应该加快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步伐,并向全国推广。 政协委员李剑阁也提出减税的提案,提案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但这并未让财政收入减缓增长,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15.7%,上升到2011年的近2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从原来的55%下降到目前的略高于40%的水平。对应的则是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从49%下降到约34%。 只有减税,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让广大民众最直接受益,推动经济转型。 李剑阁(政协委员):减税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历史的必然,空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人大代表宗庆后表示,税收外的费用负担同样不可小觑,规范地方行政收费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 宗庆后(人大代表):做一个产品就要求有许可证,你换个口味都要许可证,许可证要收费,还必须经过专家认证,专家认证也要付钱,明明就增加企业负担。 代表委员的建议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着眼点。3月5号,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 3月6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谢旭人(财政部部长):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好个人所得税新的税法,减轻中低收入纳税人的负担,同时也较大幅度地减轻了个体工商户他们的所得税负担。 主持人: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来自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关于减税方面的这些看法,不知道在刚才的这些建议当中,我们评论员会认为哪些建议是比较可行的,大家现在所关注的结构性减税,这个“减”字这个文章,到底该怎么做? 贾康:如果要从我们提出建议角度来说,我觉得可以至少提这样几点,结构性减税,就是要选择一些重点来实施税负的下调,那么首先在我们进口环节应该说要区别对待挑选一部分进口品降低关税,那么往后边的税负的传导会给生产厂家和一些消费者带来减税的实际的好处。 第二我们要特别注重上海已经先行先试的,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改革,那么它是在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第三产业市场主体那的,实际上给他们减少了原来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因素。 那么这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鼓励他们发挥潜力来做专业化细分,而这样新的机制,可以使这个业态更表现的就是有活力,提高他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的这个性价比,进而就有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对全局正面的良性的这样一个影响和支持意义很重大。那么也是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得到好处。 另外一个结构性减税,我们应该就是在去年已经明确宣布的,对于小微企业、还有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这方面,把已经定下的原则落实到实施细则上,比如小微企业它的营业税、增值税所谓起征点,从最高5000一下提高到了最高的20000,提高了最高的20000,那么在各地怎么样执行,它有一个认定,因为文件的说法是最高可以到20000。 主持人:对。 贾康:你到这个地方辖区里边怎么落实,要有实施细则,现在听说很多地方都按照最高这20000来考虑这个实施的方案和细则了,要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这里面实话实说要防止一些扭曲,各地都要有一个可以真正把这优惠政策落实下来的实施细则方案。 再有一条结构性减税应该在鼓励企业创新活动这方面,把原来一些政策原则兑现,比如企业能够证明自己研发投入,要能得到所得税的抵免,这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 除此之外还要提到的就是跟我们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已经明确的说,它的生产经营环节的税收要去除,就等于说整个免税了。 蔬菜它的生产经营免除了税收之后,还要趁势理清它整个这样的物流全程的其他的收费,税费在这方面应该配套着一起来减轻负担,这样才能使老百姓得实惠。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个人所得税这方面,前面说到的那样一些考虑,现在应该积极研究下一步的方案,年内能不能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结构性减税方面,一定要考虑个人所得税怎么样进一步的优化。 主持人:看来不管是在“两会”的现场,或者在我们演播室的现场,“减”字都是一个特别关键的亮点,张鸿怎么看? 张鸿:其实我们现在在上海做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其是就是减税。 主持人:对。 张鸿:为什么呢?因为营业税原来就是比如生产一个设备,你要收营业税,然后我用了你这个设备,我这企业用了你这设备,然后我又交一遍营业税,现在增值税什么意思,就是我用你这个设备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设备的抵扣出去,不交税,这样的话,相对来说,我的税收整体水平是下降的,这是一个。 主持人:是。 张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其实通过税,税其实是什么,是个杠杆,就是我们谈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税来调整,比如说新能源的、环保的,我们就可以降低税率,然后扶持它的发展。 还有一个就业的这样一个扶持,比如说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我们通过降低它的税率,现在我们已经正在做,然后他们可能解决就业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还有我们整个来讲,我们要刺激消费,怎么刺激消费,让大家有钱,怎么让大家有钱,让务工者有钱,也让企业把税先给降下来,然后务工者有了钱以后,然后买东西也相对便宜以后,这样的话,消费就上来了。 那小微企业减税,我曾经看到一个报告,就是说,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像我们平常家门口那些饭店什么这些,他如果要是就解决两三个人的就业,然后每年的收入也不多,你对他征税的这个成本甚至会高于他所交的税,所以这些就不是说“减”的问题,就干脆这种小的,非常小型的企业,干脆就给他免了就完了。 主持人:如何进一步来推进税改,接下来我们一块来听一听,政协委员许善达的观点。 许善达(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局副局长):一个好的税制,你要能够照顾穷人,这是一个税制的一个基本功能。同时也要留住富人,你不能让这个富人,因为税负太高,富人就走了。在整个税制完善里面,我想它会对整个社会稳定,调节收入差距,它会发挥一部分必要的作用。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跟两位评论员关注的就是“减税”这个文章到底该怎么做,在谈论了这么多,贡献了这么多观点之后,我们请两位再来做一个总结,究竟在未来减税的这文章,在你们的视野当中,它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让百姓、让企业、让这个社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得到更多的发展? 张鸿:我想说的是,我们讲了半天减税,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清费,我们就在网上随便一搜,说不合理收费,就会发现各地的年终的总结里边都会说,说我们去年加大了清费之乱的力度,取消了不合理收费多少多少项,各个省基本上都能取消100多项、200多项,就是一共有多少项。 主持人:还有多少空间? 张鸿:我们能不能先把这些费先给它清理,能不能给,就是因为税是法定的,这样的话,事实上它在税的前面就已经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贾康:我感觉在结构性减税的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现在正在凝聚各方面共识,那么我们先一步应该不失时机把这个……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