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 中等收入,离你有多远?
2012-03-12   作者:  来源:央视网
 
  解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话题热度再度升温,中等收入者和你是否有关?如何让中等收入者多起来?《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关注“两会”,继续我们的特别节目“十问收入与分配”。钱挣得多了,就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提高收入也成了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那么在生活中,您属于中等收入这个群体吗?收入多少算得上是中等收入呢?如何让中等收入者多起来?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讨论。
  今天演播室请到的两位评论员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副院长刘元春以及我们财经频道的评论员刘戈。节目一开始,我们就来看一看记者对一些市民的采访。
  解说:先来看记者对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采访,北京市市民赵克斌给记者拿出了一个连妻子和女儿都不知道的一个小秘密,积攒了五年多的银行卡消费单。
  赵克斌(北京市民):因为从这个2007年开始,我们小孩就是正式进入学龄儿童了,所以我们想计算一下小孩上学以后,我们整个全家每天每个月消费支出的结构。
  解说:赵克斌一家的年收入在16万元左右,除去正常的开支外,给孩子报教育补习班、上保险的费用大约要占几万块钱,剩下的很多用在了旅游和文化消费上,不过对于未来赵克斌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担心。
  赵克斌:因为我们是国务院事业单位,(医疗)还是给你报,不会说单位没有钱报销,这个不大可能,但是以后转成社保以后怎么办,社会保险怎么办,所以我现在有一种,稍微有一点不确定的那种感觉。
  解说:就这个话题,记者日前在北京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市民1:我觉得算不上中等收入。
  记者:为什么呢?
  市民1:中等收入的话,应该现在按正常应该是在七千左右,因为现在包括我达不到这种水平。因为一般的家庭来说,就是目前在北京应该说是一万左右这个还算可能差不多。
  记者:怎么样你才觉得真正成为一个中等收入者?你的这个蓝图是什么?
  市民2:我的感觉就是能买的起房,并不是说一下子就买到房,而是说只要买的起,就是说按照你的收入来讲的话,房价降到你能承受得了就可以。
  市民3:中等收入我认为应该在一万五左右。
  记者:为什么要定这么高的中等收入?
  市民3:因为物价特别高,比如以前进超市的时候,一百块钱能买一车的东西,现在进超市里边的时候,一百块钱就能买一两件。
  记者:男士定的是一万五,你觉得你定多少?
  市民4:我认为八千以上。
  记者:八千以上,为什么你要把它定在八千呢?或者说你觉得你不够的原因在哪儿?
  市民4:房子,你生活的日常开销,然后还有孩子的吃饭、奶粉,然后还有你平时日常你的一些花销。
  解说:看过了市民的采访,我们再来关注一组数字调查,您认为月收入多少算是中等收入呢?选择3000到5000元的占比在45%,选择5001元到10000元的占比是35%,在另外一项调查,如何迈入中等收入人群行列,数据显示,努力工作,获取晋升机会的占比为43%,做一些投资理财的占30%。
  主持人:看到了刚才我们的采访和这些数据的调查,我们可以很真切地看到,其实很多人对于什么是中等收入的这个概念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也看到很多人觉得自己离中等收入者这个阶层还有很远的一个距离,到底这个中等收入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两位是不是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对,那么目前对于中等收入这个概念实际上争论很大,但实际上就是国家统计局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还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
  也就说从统计的这个角度占我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和中位数收入水平这样的一些阶层都应当属于中等收入这样一个概念。
  比如说,我们去年整个的这个城市的实际收入,人均实际收入那么是21810元,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月如果收入,就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600块钱的时候,你就迈入到这个中等收入这个行列。
  但是这个概念主要是从一个平均的角度和中位数的这个角度,一个很学术性的这样一个概念来的。那么因此我们老百姓可能更多的从另外更直观的角度来理解。比如说,第一个职业,那么很多的一些职业性的阶层,白领性的阶层,比如说教师、律师、医生、会计师等等这些大家认为他就是…
  刘戈:专业技术人员。
  刘元春:专业技术人员,就是中等,这是一个。当然第三种理解的方式,他就是从财产存量,就说你能够过上一个比较稳定、体面的生活这样的人,也就说你有车、有房,月收入能够支出你一种比较相对有尊严的这种生活方式的这样的一个体系,因此他是一个收入概念,再加上一个存量概念组合起来的,因此我们大部分的老百姓可能都是从这个概念角度出发点的。
  主持人:对,多种多样的界定方式,刘戈你在刚才看这个小片过后,你觉得这当中透露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刘戈(财经频道评论员):其实你看刚才看到的三口之家,其实拿三口之家在中国来说是比较典型的一些一个家庭结构。
  所以很多机构用了一个数字,就说认为在六万,年收入、家庭收入在六万到二十万之间,在中国可以算上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就达到这个水平。
  那么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刚才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去年我们的中位数大概是19000,就是和平均数,比平均数稍微低一些,就是人均收入的中位数,如果要是按照我们的一个典型的家庭人口来算的话,如果要是一家三口之家加起来的话正好是六万。
  也就是说,高于中位数以上的大部分人,因为我们知道高收入人群是很小的一个比例。所以可以视为高于这样的中位数以上的大部分这个人群的话,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人口。
  刚才我们看到一些街坊,有的人可能他收入10000块钱,他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中等收入水平,他觉得自己还没达到,因为家里头赡养的人口比较多,经济压力比较大;有的人可能他的经济情况刚刚改善,他现在5000块钱,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中等收入水平。
  那么这个的话,实际上在整个的调查和计算当中,的确可能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对,其实如果单纯地靠自己的薪资就可以过上一个体面的生活,我觉得应该也可以让自己成为这个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当中的一员,因为橄榄型的中部就是中等收入者越多的话,其实他的社会也会更加的稳定。  
  这些天我们在采访的过程当中,我感受比较强烈的一点是大家普遍都认为,说我们现在收入已经增加了,跟前些年相比,我们的这种生活的愉悦感应该会更强一些,但不是,我们看到的是大家同样也看到生活当中的压力依然存在。
  那我想问一问两位,我们来探讨一个简单的方式,比如说要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我们就单纯地通过提高大家工资,给大家涨工资,让我们收入多一点,这是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刘元春:那么应当说涨工资是涨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如果我们看一串的数字之后我们就会知道,目前单纯地利用涨工资来提高收入可行性并不是很强。
  主持人:原因在哪里?
  刘元春:原因是什么,第一个我们的城镇在岗职工的整个工资性收入占我们的总收入里面的比重只有不到50%的比例,这个很低;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在岗职工整体工资性收入占整个的GDP是不到12%的。
  那么因此也就说我们经常会感受到说,比如某个人说我今年工资翻了一个跟头,但是最后发现总收入没怎么涨,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的工资,狭义的工资比例占他的整个收入比例的太低。
  所以我们国家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就说我们生产了这么大一个蛋糕,真正通过工资性分配给大家的这一块蛋糕是很少的。
  那么所以说,在这里面一方面我们要把这一个工资的这个蛋糕要切大一点点,这是一个;当然另外一块,我们要把这怎么样,政府拥有的、企业拥有的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要返还到我们居民手里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一个是我们企业红利,它的利润的分配要有一个有效的这一个利润分配机制,要从我们的这种企业手里面转移到这里面,否则这些企业利润就直接会转化成投资。
  第二个很重要就是政府要从传统的这种增长主义投资型的政府要切实转换成一种福利型的政府和民生型的政府,使它所控制很多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等途径,然后转移到我们民众的手里面,供他们使用。
  主持人:对。
  刘元春:那么实际上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大块是很大的,是很大的大头的。所以说,我们讲的增长这个收入,工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方面。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如果我们工资增长很快,那么带来的负作用可能也是很明显的,那么最简单的如果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就是胀,同时带来的是滞,也就说这种成本推动型的这种通货膨胀可能会大家承受不了。
  主持人:它并不能如我们所愿真正起到完全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这样一个作用。
  刘元春:对。
  主持人:我看到有一个网友的观点,非常的有意义,我愿意读出来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看这位网友说“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的方面。如果单方面强调收入提高只是一方面,我们应该要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一个联动机制”。
  刘戈你觉得他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你个人怎么看?
  刘戈:我觉得可能这是两条腿的话,就是这两条腿的话,哪条腿都不能瘸,就是一方面我们社会保障,让大家安全感就是社会分配的二次分配我们应该让它更合理。但是另外一方面的话,对于大部分中低收入来说,他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工薪。
  主持人:在今年的“两会”上提高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一直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但如何更好的来实现这一目标,在稍后的节目当中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收入与税负调节怎样做好加减法?《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收看《今日观察》“两会”特别节目,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增加大家的收入,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在今年的“两会”上,我们也听到了不少的代表和委员,他们对于如何增加大家的收入,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一块来关注一下。
  解说:关阔山,曾在北京崇文区环卫中心三队担任过15年的队长,尽管关阔山已退休了,但他多年来,一直积极呼吁改善环卫员工的待遇。
  日前,记者随同他一同来到了垃圾分选站,这里是北京东南部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涉及的人口是150万,尽管隔着专业的口罩,但一进入车间,垃圾腐臭的气味就立刻扑鼻而来,尘土更是让整个车间都灰蒙蒙的。
  关阔山(人大代表):收入怎么样?
  王宏哲(北京环卫集团小武基分选转运站站长):收入,一线职工的收入,每个月工资平均下来也就是两千块钱左右,新来的可能是一千多块钱。
  解说:在北京昌平的阿苏卫填埋场,这里的日填埋垃圾可以达到3000吨,尽管室外温度是0度,但站在垃圾山上,依旧可以闻到垃圾所散发的阵阵恶臭,数十名环卫工人每天要从早晨的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的10点,关阔山代表最关心的就是一线环卫工人的收入情况。
  关阔山:拿到手里的钱,刨去五险一金拿,平均每个月多少钱?
  环卫工人:平均每个月三千到四千块钱。
  解说:环卫工人表示,现在企业也是每年有一定的小幅度的增资,但如果说提高大幅度待遇的话,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记者:像国外,据您了解他们环卫系统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大概相当于社会的一个什么水平?
  关阔山:中等或者是中上等,起码是中上等水平,我还考察过深圳,大概七八年以前,那会他们就是四五千,我们那会挣一千多,起码跟深圳以前我感觉差四五倍。
  解说: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让所有行业的员工都能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以及完善社会保障,这样才能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让环卫工人也成为中等收入者,这是未来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在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比重,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主持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着让自己生活更幸福、更美满的一个愿望和权力,就像刚才我们在短片当中看到的环卫工人目前的收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们依然有期待,希望能够进入到中等收入者的这个群体当中。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当中,这样的愿望比比皆是,如何让这样的人群都能够更好地成为我们的中等收入者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我们想一想办法,我想可能单纯靠涨工资,我们刚才前面已经讨论过了,这不是一个特别理想唯一的途径,我觉得更多是不是如何考虑如何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这也许更能够帮助大家有这种愉悦的幸福感?
  刘戈:其实早晨我们在讨论这个选题的时候,大家就有争论,就是说一个环卫工人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中等收入者,那么按照我们现在的印象来说,不大可能,但实际上看发达国家,凡是这种特别比较危险的,比较脏的,比较累的重体力活,还有就是技术活,这一些蓝领,他们的收入水平其实都是早就进入到这个中等收入者的水平里头。
  你像在生美国煤矿工人基本上可以拿到年薪10万,也就是跟大学教授水平是差不多的,因为那个活比较危险,那么相当于环卫工人在里面有一些工种,比如他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他很辛苦,然后又很劳累,他的薪酬自动会上升,但是我们说的是以后。
  主持人:这可能是市场的选择。
  刘戈:对,市场的选择,就是他的工薪自然会提起来,但是现在来说,由于市场的选择,还是很多人愿意从事这样一个工作,所以薪酬上不上来,薪酬上不上来,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保体系,那么就是说,比如包括他的医疗,他的养老,他的孩子的教育,那么如果要是他从农村来的,那么这些方面他可能就享受不了城市所提供的这样的一些福利。
  主持人:对。
  刘戈:其实我们的整个社会保障的这样一个体系的覆盖就非常重要。
  主持人:刘院长您怎么看,怎么样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到这个群体里?
  刘元春:对,这里面刚才讨论了就是蓝领工人的问题,那么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讲,可能就说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那么低端劳动力的这种供给从原来的这种无限状态,转变成有限状态。
  那么这样就导致这个阶层未来的工资的增长速度会比较快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的趋势,也就是我们在发展中间会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就说在市场这一个力量的作用下,未来蓝领工人的这种工资增速应当是非常快的。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看到,就说政府要有所作为,那么这个作为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对于蓝领工人的这种劳动保护和各种这样的一种在整个的工资体系里面的这种谈判机制的这种完成,以及我们刘戈刚才谈到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
  就说这个事要进一步的加强,因为我们常常谈到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针对有钱人而言的,有钱人不需要你这一个公共的这一个,但是我们公共的这种公益性这样的一些东西,更多的是从低收入阶层来做起的。
  所以说这个我们要讲要加速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速我们的民生建设,必定会使我们蓝领工人的收入大幅度上涨,所以这是第二个很重要的。
  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就要看到,在中国未来服务业的这种发展和各种一些个体的这种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也就说我们要在创业致富这个上面要有所作为,那么因此我们国家应当释放出更多的这种创业的空间,为这样的一群人提供创业的机会,同时在税收体系和各方面的这种生产环境方面提供各种便利,那么这样使他们能够享受到财产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而不仅仅简单是单纯的这种劳动性收入,那么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蓝领工人成为中产阶层的这样的一种曙光就能够看到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全球范围里,有不少的学者针对理想的收入结构,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那么在他们调研结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理想的收入结构,应该是中等收入人群占比达到60%到70%,这也是大家所说的一个橄榄型的社会,这个社会会让整个的民众感觉到生活更加地幸福、更加地和谐。但我想要实现这个橄榄型社会的这种分配结构的愿望,首要的前提当然是我们的收入分配要更加地合理,更加地公平,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现在应该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刘戈:工资的收入是一方面,另外的话,现在在眼前来看的话,可能社会保障的覆盖可能更能快速地让这一部分人慢慢,就是如果要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能够达到了以后,那么这一部分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就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一个中等收入状态。
  主持人:刘院长您觉得什么样的做法,可以让我们现在渴望的这种收入分配更加地合理和公平?
  刘元春:那么第一个我觉得就是在中国这样的一种阶段里面,特别是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这种快速增长之后,应当说我们有了很坚实的这样的一种经济基础,为我们就说这种收入分配的这种改善,为我们这种就说中产阶级的这种扩容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因此在这上面就需要我们要有一种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和制度调整。那么所以说这是一个关键点。
  当然第二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就说任何一个社会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收入分配中间有一个很好的一个原理叫库兹涅茨倒U曲线,简单就说,一个社会在它初期发展的时候,它的收入分配是随着发展,越发展越严重,但是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它会逐渐逐渐的缓和,并且最后朝公平的方向迈进,那么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就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这种市场,相信我们的发展,最后来纠正我们自己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今日观察文字稿-第一发布: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你幸福吗? 2012-03-07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GDP调低 大学生就业会否更难? 2012-03-06
· 今日观察文字稿-两会特别节目:“增长”与“增收”总理怎么说? 2012-03-05
· 今日观察文字稿-联通“抢跑”互联网提速 2012-03-01
· 今日观察文字稿-“限购令”不能成为“松紧带” 2012-02-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