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全文
2011-03-26   作者:  来源:央行网站
 
【字号

  五、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一)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吸引境外参与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

  在外汇市场,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等重大改革的推进,以及境外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可以考虑延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业务范围至境外,拓宽内地银行间市场与境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有效沟通的渠道;也可考虑进一步引入境外机构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发展多样化的外汇及人民币相关产品,继续推出人民币对其他币种交易,增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银行间拆借和债券市场,可以考虑引进更多的境外机构参与交易,为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服务;可以考虑发展多样化债券产品,特别是发展浮动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品,研究推出利率互换交易确认和合约冲销等服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吸引境外融资者和投资者。

  在股票市场,可以考虑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即国际板)的制度安排,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稳步推进国际版建设。支持境内企业境外直接或间接上市。深入推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进行境内证券投资业务试点。

  在黄金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发挥外资会员在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方面的作用。在期货市场,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业务;研究QFII在期货市场的试点方案,包括对离岸交易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推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期货保税交割试点。

  (二)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一是继续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总结前期经验,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着力推进各项试点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加强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风险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强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提高人民币的境外可接受程度,优化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地域分布,重点推动人民币在与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继续增加境内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数量,统一边境省区试点政策,满足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需求。

  二是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做好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推动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直接投资个案试点。

  鼓励银行按照有关规定向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为当地经济主体提供人民币融资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三是推动人民币标价产品市场开放发展。扩大债券市场发债主体,允许国际开发机构之外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稳步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主体范围。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参加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鼓励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业务和产品创新。研究境内银行开办面向境外人民币持有主体的代客理财业务试点。研究逐步向境外人民币持有主体开放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举措。进一步畅通境外人民币资金通过金融市场的回流机制。

  四是继续支持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发展。香港作为声誉良好的自由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监管完备,具有较成熟、先进的金融制度。同时,香港与内地的经济、社会、政治联系紧密。香港发展人民币产品市场既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又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使用。下阶段,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专栏3.2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最新进展

  2010年是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来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试点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各项试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扩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6月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至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扩大至所有经常项下;出口试点企业由试点初期的365家大幅增加至67724家。试点范围的扩大,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有力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密切和巩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

  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快速增长。试点扩大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逾5000亿元,约占同期对外贸易总额的2%,较上年增长了约48倍。境内代理银行共办理跨境人民币购售业务逾3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约18倍。截至2010年末,境外企业在试点地区共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逾1800个,账户余额近500亿元。

  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稳步推进。为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支持企业“走出去”,人民银行以个案审批的方式开展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个案试点。截至2010年末,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资本交易逾700亿元。2011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对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进行了规范,进一步便利了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建设取得初步进展。2010年8月,人民银行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和境外参加银行在一定额度内使用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了人民币保值增值渠道,对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0年末,人民银行已先后批准5家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以买入为主,现券交易主要集中于央票、政策性金融债及国债等具有国家信用的债券。

  香港人民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香港始终是境外主要的人民币接受地区。为配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扩大,2010年7月,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订了《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补充合作备忘录(四)号》,同时与中国银行(3.35,0.06,1.82%)(香港)有限公司重新签订《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放宽了对人民币汇款和兑换等方面的限制。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香港人民币业务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人民币存款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3149.4亿元,占香港同期外币存款的比重持续上升。人民币对外汇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对外汇可交割产品陆续推出,香港人民币外汇市场产品体系趋于完善。人民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2010年各类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358.6亿元,约占2007年该项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发行量的50%。发债主体呈多元化趋势,除内地银行、香港银行内地子银行及财政部等发债主体外,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麦当劳等企业也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债筹资。

  此外,作为海外人民币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2月15日人民币在俄罗斯银行间交易所(MICEX)挂牌交易,为人民币首次在境外直接挂牌交易。

  (三)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中国金融市场托管清算结算系统的功能整合,研究构建中国场外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市场的集中结算机制,进一步支持市场的发展创新,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联通性和安全性。

  在总结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统筹规划建设人民币跨境和境外支付清算体系与建立制度化人民币现钞境外流通和回流渠道,为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金融资产创造条件。

  (四)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201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十二五”时期,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要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体系的承受能力,要把开放跨境资本流动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起来,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外汇管理部门将根据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整体战略需要以及国内外总体形势变化,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同时,高度重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加大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监测分析,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能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专栏3.3 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各大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纷纷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研发。汤森路透先后推出了网络数据分发平台Elektron、财经视频ReutersInsider以及桌面产品Eikon等三个全新产品。彭博则着力推出了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产品。亚洲、拉美等地区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展竞争的焦点。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在完善原有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产品业态,开创性地组建了金融信息交易所。新华08依托本土优势不断壮大,逐步改变国际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的力量对比,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呈现由寡头垄断向多极发展的趋势。

  2010年,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发展步伐加快,全球布局稳步推进,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华08的建设和运营主体——中经社控股集团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所属公司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北京国家金融信息中心、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建设快速推进,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开业运营,所属《金融世界》杂志创刊发行,新华08网站开通试运行,新华08视频终端、手机终端建设积极推进,形成了以新华08PC终端为核心,视频终端、手机终端、网络终端和报刊终端同步发展的多终端产品业态;成功研发发布中国石油(11.94,0.01,0.08%)价格指数和库存数据,研发发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增强了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2010年,新华08签约用户和营销收入均增长一倍以上。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中经社控股集团独资成立的专业交易机构,是全球金融信息领域首家公司制交易所,是新华08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所与全球领先专业机构合作,共同组织金融信息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与广告产品交易,提供技术专利转让和商务信息资讯等服务。

  未来,新华08将积极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在全球重点金融城市设立采集点,全面提高全球金融信息采集能力,扩大采集权;在全球金融市场有效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发布权;围绕人民币业务加快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掌握定价权,致力于建成现代化的金融信息平台。


12345678910111213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曾俊华:香港未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仍占重要地位 2011-01-24
· 明年国际金融市场将有新风险新趋势 2010-12-27
· 朝韩炮击震动国际金融市场 2010-11-23
· 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观察与预期 2010-08-06
· 国际金融市场何以变得如此脆弱? 2010-06-0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