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着眼“动态微调”
    2009-08-06    付碧莲    来源:国际金融报

    二季度我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显著回升,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8%。专家估计,今年以来流入房市和楼市的信贷资金比例约10%,也有预测将达到20%
  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
  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连续6周上涨,一年期央票重启近一个月后,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详尽说明了对中国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走向。
  报告详细列出今后货币信贷政策的重点: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二是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下半年信贷规模大幅回落

  上半年,中国信贷规模高达7.4万亿,呈现“井喷”态势。报告显示,上半年M2和M1增速持续上升,总体呈扩张态势,分别为1996年5月份以来和1995年5月份以来最高水平。其中,M1增长明显加快,6月末增速已提高到20%以上。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表示:“第三季度信贷增速将会全面下跌,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的增幅会小得多。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信贷规律都是第一季度最高、第二季度较高、第三季度最低、第四季度介于第二和第三季度之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达了相似的看法,“第三季度的信贷增量将大幅下滑,预计下半年的新增信贷将在3万亿元以内。”
  “而在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资金结构方面,尽管市场纷纷传言有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然而并没有确实的数据,因此央行可能更多地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引导,甚至包括消费、生产、投资的角度,以及地区结构的角度等。”潘正彦指出。

  公开市场操作强化

  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外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同时,报告强调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其实,从7月初以来,央行已经开始加强公开市场的操作。截至7月末,28天期正回购、91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初上升22个、14个和28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自7月9日重启以来累计上升近20个基点。而1年期央票的重启被普遍认为是央行微调货币政策的信号。
  郭田勇表示:“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会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可能出现较多的公开市场操作,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
  潘正彦同样表示:“目前,央行仍握有的票据量不小,因此下半年的操作余地会比较大,也会更加灵活。”

  加息可能性不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近来市场对于各国央行加息的预期不断上升。8月4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基准利率在3%的50年来低点不变,为经济复苏创造宽松条件。但澳央行近几个月来首度在报告中剔除了有关“还有进一步降息空间”的说法,预示货币政策转入中性。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澳大利亚央行有可能率先在全球加息。
  昨日,欧洲央行指出,暂时维持利率不变,但或将在2010年第二季度加息。
  尽管,中国央行强调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愈见高涨的加息预期也不得不引发市场对中国央行加息的预测。
  潘正彦认为:“中国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像澳元等高息货币那样依赖高息以维持货币坚挺,人民币与之不同。而且,相比于其他央行,中国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降息幅度并不大,因此升息空间相对较小。”
  “在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基调下,近几个月不会有加息可能。不过,如果第四季度CPI由负转正,而且一旦上涨幅度呈较快态势,年底或有可能加息。”郭田勇表示。

  相关稿件
· 央行: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宽松 2009-05-07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我国金融体系稳健安全 2008-10-13
· 央行货币政策与时俱进需要新诠释 2008-09-16
· 市场人士: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尺度将有所放松 2008-08-18
· 央行货币政策面临微调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