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资源,草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在人类干预以前,原生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0%到50%。随着畜牧业发展,全球草地面积不断缩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统计,现代世界草地面积为35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6.91%。合理开发草地资源,有效保护草地资源,既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又满足人类发展和生活需要,是一个绕不开的世界性话题…… 草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五个影响
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与草地资源密不可分,草地资源具有五大功能。
源源不断地提供肉类和奶制品
“风吹草低见牛羊”,“吃进的是草,贡献的是奶”。只要保护好草地资源,只要实现畜牧业持续发展,人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肉类和奶制品。据统计,2008年中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94715.5万吨,折合干草约29626.8万吨,载畜能力约23178万个羊单位(一只体重50千克、日耗1.8千克标准干草的成年母绵羊为一个标准羊单位)。 由于草地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畜牧业、肉类和奶制品生产也不均衡。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草产业较为发达,经济效益高,这些国家草地畜牧业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澳大利亚畜牧业年产值占农业产值的80%以上。2006/2007年度,澳大利亚牛肉产量达210万吨,其中出口97.4万吨,出口占产量的46.4%;羊肉产量达399.8万吨,出口175.9万吨,出口占产量的40%。新西兰粗羊毛产量占世界粗羊毛总产量的25%,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之一。 欧洲草地面积较小,但是,拥有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一些国家的畜牧业生产仍供过于求。法国人口6447万,2006年畜牧业存栏数:牛1890.2万头(其中奶牛379.9万头)、猪1500.9万头、羊849.4万只。非洲一些国家经济仍以畜牧业为主,埃塞俄比亚人口7740万,畜牧业产值占GDP的近20%,牲畜存栏总数稳居非洲国家之首;苏丹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宜牧区面积为1.67亿公顷,是可耕地面积0.8亿公顷的两倍,畜产品资源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在非洲国家中居第二。
防风固沙和绿色生态屏障
“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度为30-50%时,近地面风速可降低50%,地面输沙量仅相当于流沙地段的1%。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绿色屏障,抵御沙漠的前哨阵地。我国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占绿色植被总面积的79%,西北地区达到85%,青海、西藏等省区都在90%以上。” 如前所述,我国草地退化特别是沙化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沙漠化土地165.3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7.1%,其中90%以上分布在北方温带干草原区。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地理区划为东接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克鲁伦河至宝格达山一线,南与蒙古国接壤,北达海拉尔河北塞,东西长约270千米,南北宽约170千米,总面积4.316万平方千米。近百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草地过度垦殖,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强度利用,破坏了草地脆弱的生态平衡,致使草地沙化呈逐年扩大趋势。 科尔沁草地地处我国东北部,东至黑龙江省的大庆、安达、林(甸)等地,南到赤峰市敖汉旗呼伦贝尔盟与蒙古国毗临。行政区域包括内蒙古、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的44个旗县。近几年来,对科尔沁草地不合理的利用,造成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科尔沁沙地现有沙漠土地520公顷(含露沙),占沙区面积的42%,退化草场面积已占草地面积的45.9%。为防风固沙和发挥绿色生态屏障作用,必须防止沙化继续扩大。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专家们研究显示,在相同条件下,草地土壤含水量比裸地高出90%以上,长草的坡地与裸露坡地相比,地表径流可减少47%,冲刷量减少77%。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都发源于草原区,上中游都流经草原区。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平均每年土壤流失量50亿吨。近50年来,因水土流失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以2000年数据分析,当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全国GDP的2.25%。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和水源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在我国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危害重,是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超过20%的耕地、30%的森林和10%的草原正在退化。所谓土地退化指土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产力长期下降,估计已有15亿人即世界近1/4的人口受到土地退化的影像。
养育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草原是世界上主要生态系统之一,草原又是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我国天然草原上已知有饲用植物6704种,其中属于我国草原特有的饲用植物320种。天然草原上还分布着大量有经济、药用等价值的植物资源,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雪莲、苁蓉等。天然草原上繁衍的野生动物达2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40余种,如藏羚羊、野牦牛、马鹿、雪鸡、雪豹等。天然草原有放牧和饲喂家畜品种250多种,主要有绵羊、山羊、黄牛、牦牛、马、骆驼等。 随着森林、草原面积缩小,生态破坏、环境质量恶化和物种入侵,全世界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据统计,全球约36.3%的物种濒临灭绝,中国一半以上哺乳动物数量锐减。地球上的生物(动植物)正以每天灭绝一种的速度消失,目前全球已灭绝280多种哺乳动物、350多种鸟类和20000多种植物。英国的一些科学家曾发出警告,如果全世界不马上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那么5000万年以后,在动物的名单上,人类将会榜上无名。
固氮储碳和调节气候
据计算,25-50平方米的草地可以吸收掉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草地是陆地上仅次于森林的吸收同化二氧化碳的碳汇,草原土壤腐殖质层是北方主要的碳库,在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据美国科学家估算,全球各个生态系统为生态服务的价值是,草原为163美元/(公顷?年),占其总价值的70%。据我国科学家谢高地估算,我国草地的生态价值比例高达80%,高于全球草地的水平,而经济价值却低于全球水平。据科学家们估算,从1982年到1999年,我国草地已经吸收17.7Tg(10的12次方)碳。 为了提高草地的固碳能力,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恢复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计划”,“退耕还草计划”等,仅内蒙古就有超过4820万公顷的土地已被保护,避免遭受自由放牧的破坏。这些计划的实施已经提高了我国草原的固碳能力。
草地资源:不平衡的大自然馈赠
草地资源是农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肉类和奶制品与草地资源息息相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介绍,国际研究小组“回顾了迄今所有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目前有两大领域正对人类以及地球的生命循环系统产生巨大影响——它们分别是以矿物燃烧和农业两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尤其是生产肉类和奶制品的养殖业。” 联合国新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为成功应对气候变化,世界需要吃更多的素食。提倡人们多吃素食,少吃肉,但不能不吃肉类和奶制品,也就不能离开草地和畜牧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统计,世界草地面积为35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13404万平方公里的26.91%,占世界农地面积4964万平方公里的70.51%。 世界五大洲都有丰富的草地资源,但各大洲的草地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美洲草地面积80892万公顷,占美洲陆地面积383186.6万公顷的21.11%(以下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的统计数据)。北美草原类型是普列斯草原,其分布从加拿大南部经美国直到墨西哥北部。 美国的普列斯草原以东经100°为界,此线以东为高草原,主要禾草有须芒草;此线以西为短草区,主要草种有野牛草、格拉马草等;此线左右为混合普列斯草原,高草和短草兼而有之。美国西部草地利用最早追溯到殖民地时期,在约100年期间,大量人口涌入美国西部,主要是为了开采矿藏,占据草地和牧草资源,历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在此期间,大量土地被个人占据,草地被无序开发和利用。到1854年,草地状况已成为联邦政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到1934年,经济大萧条、干旱和牛羊利益之间的冲突导致草地资源严重耗尽而发生危机。“目前,美国有永久性草地2.4亿公顷,40%为国家所有,60%为私有草地。美国中部大盆地地区的天然草原大部分是国有草地,通过租赁方式由私人承包使用,其放牧程度很轻,是在舍饲畜牧业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形式。家庭牧场主要通过人工草地和一年生饲草基地进行畜牧业生产。” 加拿大草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经历与美国相似。20世纪30年代以前,对草地资源忽视保护,处在掠夺式利用和过载过牧阶段;20世纪30年代由于全域大范围干旱,牧场大量被摧毁,使人们认识到草地改良对草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对草地进行治理和提高草地生产力;20世纪80年代后,基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管理模式在北美国家逐渐兴起。 南美洲的天然草地称潘帕斯草原。分布于南纬30°以南的大陆东部地区,包括巴西高原的南缘、乌拉圭、阿根廷的河间区南部以及潘帕斯草原东部,主要位于阿根廷地区,草地面积1.4亿公顷,一部分位于乌拉圭,草地面积0.14亿公顷。巴西牧场面积达1.77亿公顷,智利牧场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5.66万平方公里的17%。 欧洲草地面积18234.4万公顷,占欧洲陆地面积的8.25%,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的南部,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南乌克兰、北克里木、下伏尔加等地属于干草原、植被稀疏。 大洋洲草地面积41945.5万公顷,占大洋洲陆地面积84872.9万公顷49.42%。大洋洲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于澳大利亚的降水量自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植被类型的分布也因而有类似的图式,即外缘是森林,向内陆是广阔的干草原,中央是荒漠。澳大利亚草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历程与美国和加拿大相似,经过长期掠夺式放牧,澳大利亚草原生态逐渐脆弱,加上经历1885年-1905年的干旱和野兔破坏导致草场退化,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重视草地资源治理和保护。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发展。新西兰牧场面积为国土面积的一半。 非洲草地面积86987.8万公顷,占非洲陆地面积293345万公顷的29.65%。非洲热带稀树干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稀树干草原分布区,当地称萨旺那。其分布范围在北纬10°-17°,南纬15°-25°之间以及东北高原的广大地区,大致呈马蹄形包围着热带雨林。非洲南部还有维尔德草原,主要分布在南非德拉肯斯山南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高维尔”是非洲唯一没有乔木的温带草原。埃塞俄比亚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适牧草地面积占50%以上;马达加斯加全国牧场面积达34.048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8%;莫桑比克草地面积1200万公顷,相当于该国可耕地面积的34.3%。 亚洲草地面积110606万公顷,占亚洲陆地面积的31.53%。人们通常把分布在欧洲与亚洲的草原称为欧亚大草原,即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向东流经前苏联地区经蒙古延伸到中国,这一地区有大面积的干草原。亚洲草原面积主要分布在中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中国的西北、内蒙古、东北大草原北部。 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草原分布广阔,但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据农业部《2008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数据,中国草地面积近四亿公顷(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1.7%,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三倍。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北方16个省(区、市)天然草地面积约3.1亿公顷,占全国草地面积的77.6%;其他15个南方省(区、市)天然草原面积约7958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9.7%,全国人工种草保留面积约1086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2009年间对草原生态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显示,全国90%以上可利用天然草原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占57%,中度退化面积占31%,重度退化面积占12%。目前,中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延伸,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万-70万公顷,同时草原质量也不断下降。约占草原总面积84.4%的西部和北方地区是中国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退化草原已占草原总面积的75%以上,尤以沙化为主。近年来,虽然国家对草原生态问题有所重视,投入加大,但草原生态恶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可持续管理:我们该如何缩小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草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特别是管理方式都存在很大差距,认真研究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草地资源开发、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草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相辅相成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从20世纪20年代或30年代开始对草地资源加以治理改良并逐步实现可持续管理。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草地、森林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农村人均占有土地、草地资源量远远高于中国。但是,美国逐步实现可持续管理,既合理开发草地资源,又有效保护草地资源。值得借鉴的是,美国实行使用放牧许可证方式管理牧区的放牧活动。放牧许可证是官方的书面许可证书,由美国内政部来确定放牧区和发放放牧许可证,最长不能超过10年,但可以更换。美国内政部根据放牧许可证有责任保护、管理和改善放牧区。 澳大利亚强大的草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并具有很强的反哺能力。澳大利亚的草地资源主要归私人农场所有,国家仅有的一部分草地大多比较贫瘠,也以较低的租金租给私人农场,租期长达99年。澳大利亚政府不直接参与草地资源管理,其作用是监督和支持私人农场的草地保护。
以草为主兼营多业
现在美国一半以上草地为休闲地,这些草地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上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态调节和旅游资源等。 我国草地分布面广、草地资源丰富。但是,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化、盐渍化、石漠化依然严重”。构成我国国土生态环境的主体是草地,造成国土生态持续恶化的主因是草地生态的恶化。因此,在国土生态治理上必须把草地生态治理好。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84年6月28日就发表专论提出,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的新食物链、新结构图。同年7月钱学森放眼21世纪的西部开发战略考虑,又发表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和沙业》的研究文章。1985年4月,他在“中国草业问题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草业产业》的讲话。他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执行“重粮轻草”政策、一味强调“以粮为纲”、“看不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草原就不能进入良性循环”。 钱学森还率先提出创建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理论及实践,为创立我国草产业科学、开拓草地资源优化开发管理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做出划时代的贡献。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美国早在1862年就颁布了《家园法案》,从此美国土地停止随意占用,进入了土地合理配置时期。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草地资源管理专门法律《泰勒放牧法》,这是政府第一次试图规范在联邦土地上的放牧行为,主要是指导美国西部牧场合理放牧,美国草地资源开发从无序走向规范管理。到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1994年草地革新法》,美国草地管理已经取得巨大改善。 我国2002年修改的《草原法》,不仅增加了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而且在草地利用标准、处罚力度上都有了突破。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我国仍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才能实现草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加强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
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加强政策引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美国公有草场的有关法规是由内政部的土地管理局和森林局制定的,并由他们负责解释和执行。 2、通过税收政策,约束草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补偿草地生态效益的损失。 3、建立草地资源保护的经济支持政策。根据1985年美国政府制定的自然保护项目,生产者可以在签约期内通过竞标将受侵蚀的项目纳入保护区,10年内退出生产,竞标成功者每年将获得租金和技术支持。 4、建立草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协调政策。
建立健全有效主管机构和机制
1934年美国颁布《泰勒放牧法》后,在实施过程中,政府机构成立了相应的放牧服务部门,该部门后来发展成为美国土地管理局,协助林业局进行公共土地管理。根据1976年制定的联邦土地政策和管理法,美国国会承认公共土地的价值,对外主张公共土地的公共所有权。国会提出了公共土地多用途管理的概念,“管理公共土地和其附属资源的价值,综合利用以达到满足美国人现在和未来的需要”。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变化,管理机构和机制也相应加强。美国涉及草地的管理机构主要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一些非赢利组织。 我国草地面积大、分布广,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宏观监管与协调,建立健全有效监督机制,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短期与中长期发展、地区利益和全国发展战略的关系,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满足人们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要,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