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民:正确看待中美金融创新的不同阶段
    2008-10-31    作者:朱茵    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券商对发展问题也面临新的思考。东方证券董事长王益民表示,国内券商面临的问题其实是创新不足。国内券商当前更迫切需要提高竞争力,通过创新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在稳定资本市场、稳定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大局中做出新贡献。

中美处于金融创新不同阶段

  在王益民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业相对于实体经济实际需求的创新过度是原因之一。而这种金融创新产品过度供应演化到了目前这样的严重程度,又和监管不足以及风险控制环节出现严重失误有关。虽然短期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和监管模式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将会有所影响。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相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需求而言,中国金融创新的供应仍然处于短缺状态。王益民表示,我国和美国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同。美国的主要问题是监管过松,创新过度,而我国是创新不足,发展不够,监管严格。特别是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近年来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证券公司应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通过创新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王益民强调,从次贷爆发过程来看,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存在风险管理薄弱,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财务杠杆太高,缺乏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予以警惕和规避。但这不能成为放缓中国资本市场、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理由。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是对社会稳定的贡献,更需要创新的思路来完成。

现在是行业创新最好时机

  “创新发展有利于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王益民认为,目前是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进行创新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无论实体经济的需求、资本市场的环境、市场监管的能力还是证券公司自身的治理,都具备了充分的创新条件。
  王益民表示,从稳定经济考虑,在扩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更多企业开拓直接融资的平台;从稳定资本市场考虑,要开发风险对冲工具,完善风险对冲机制。股市从6000点跌到1800点让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有了充分释放;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已发生重大改变,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正在大大增加。
  他表示,得益于过去五年来的治理成果,证券公司整体实力已经大大提高。以证券公司为主的中介机构抗风险能力则到达了空前水平,负债杠杆率相较银行和保险公司小得多,更远远低于国际投行的水平。在03年证券行业提出三大铁律后,04年8月又开始了三年综合治理,证券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对市场实施了有效监管。
  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尽管经历了国内证券市场剧烈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冲击,但中国券商全行业仍然实现整体盈利。到2008年9月末,中国券商行业的净资产为3500亿元、净资本为3142亿元,管理客户资产接近5万亿元。
  从5年前全行业的危机到当前的从容,中国证券行业更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快速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正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行业创新的最好时机,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如果失去本轮机会,可能会使将来的创新成本更高”,王益民观点鲜明地表示。

  相关稿件
· 访经济学家华生:中国是金融创新不足而非过度 2008-09-26
· 不可因次贷而妖魔化金融创新 2008-09-26
· 灾区支持政策再现金融创新实践 2008-08-18
· 金融创新防风险仍是首位 2008-07-15
· 吴晓灵:高效服务是金融创新的动力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