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遵宏:打破外国垄断 自主创新煤气化技术
追记杰出的煤化工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于遵宏教授
    2008-10-16    作者:刘丹 肖春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生命最后时刻,癌细胞已经扩散到72岁的于遵宏教授全身,他忍受癌症长时间的折磨,忍受着巨大痛苦,但只要有一点气力,这位杰出的煤化工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工作。
    去世前8天,于遵宏教授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
    去世前3天,他还在用手机给研究所的老师打电话,关心兖矿的一位在职博士生的开题报告。老人“精神百倍”地打了整整半个小时的电话,连将来的论文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都丝毫不差地想到了。
    ……
    2008年6月25日上午11时15分,于遵宏溘然长逝,未带一粟,留下沧海。
    于遵宏1936年5月31日出生于山东即墨,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中国气流床气化技术的开拓者,他主持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煤化工界几代人的梦想。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核心技术,是发展煤基液体燃料合成、先进的IGCC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直接还原炼铁等过程工业的基础,可使煤得到彻底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因而与国家能源安全息息相关。
    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型煤气化技术却一直被外国所垄断。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引进的外国煤气化装置,仅专利实施许可费就高达3亿多美元,更严重的是,由于缺少自己的煤气化技术及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我国在与外国谈判引进技术时,几乎所有的合同都有一条不平等条款——所有在中国国内使用国外煤气化技术过程中的改进,专利权无偿归国外所有!
    “一定要开发中国自己的大型煤气化技术!”20年前,于遵宏虽已年过半百,仍然立下了宏愿。而今,各国正在饱受石油价格高企之痛,人们也不得不为于遵宏的远见卓识叹服。
    在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研究所那幢毫不起眼的小楼里,于遵宏每天都超负荷“运转”十几个小时。全校的人都知道,于遵宏一年只休息一天——大年初一。从初二起,他就恢复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的工作习惯。
    由于高负荷的工作,于遵宏患上了高血压,且威胁到了脑血管。
    一个本可以安享晚年的老教授,为了打破外国垄断,让国家有自主创新的煤化工技术,劳苦如此,周围的同事、合作企业的员工们都深深地感动了。
    在于遵宏的悉心培养下,现在,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已成为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这个团队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5位教授,30岁以下青年教师7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但已能在煤气化研发的不同方向独当一面。
    2008年7月24日,老人离开人世后一个月,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所的几位老师共同见证了一个欢欣鼓舞的时刻:与世界最大的炼油企业谈成了总金额逾亿元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第一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
    一向以技术自豪的美国人,此时也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这是国际一流的煤气化技术!”
    先生九泉之下有知,足以含笑!
    在通往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所的小路上,水杉树挺拔,每天清晨,鸟鸣依旧,却再也见不到一个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者了。但是,人们将永远铭记这位为了国家科技进步而燃尽生命的老人,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5日电
  相关稿件
· 林伯强:油行业的垄断问题在根本上并不在于两大集团 2008-10-15
· 赵辉:民营批发零售企业只能从行政部门指定的两大集团手中买油,这构成反垄断法第32条规定的“限定经营行为”。 2008-10-15
· 民营油企酝酿对中石油中石化提起反垄断诉讼 2008-10-15
· 垄断合理性衡量须具备权利与公平原则 2008-10-15
· 民营油企的反垄断诉求值得重视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