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CPI的理财产品需押向股票 外币理财看澳元
2011-01-10   作者:  来源:理财周报
 
【字号

    2010年已去,银行理财市场在这一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但是2010年银行理财市场却是最为紧张的一年。监管层的一道道“金牌”让银行表现的多少有些无奈。
  进入2011年,整个投资主题离不开两个字——通胀,现在的经济的主基调就是抗通胀,而2011年也被称为通胀年。因此,整个投资市场弥漫了通胀的气息,银行理财市场也不例外。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或许从总结去年和观察今年年初可以看出一些银行理财市场的端倪。

    货币市场类产品可战胜通胀但需要抓住机会

  2010年下半年,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已经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取代了先前主导者信贷类理财产品,而在2011年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以及其延伸产品(货币市场、信贷类、票据类组合型理财)将继续成为市场的霸主。
  在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受阻后,中资银行纷纷将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转向货币市场、票据资产等组合资产。部分银行之所以不单独投资于货币市场,主要考虑到收益率水平,一般情形下,单独投资于国债、公司债等简单资产,如果不进行杠杆操作,收益水平难以提高,而通过资产组合投资,有利于提高收益水平,以更加吸引投资者。
  在今年开年,不少银行就发行了这类理财产品,比如,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增利型)”理财产品第077期,主要投资但不限于债券市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银行理财产品等。在收益水平方面,7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3.65%;1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4.1%到4.35%;36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4.25%到4.45%;2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4.35%到4.5%.;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4.35%;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4.25%到4.45%。这期理财产品是该行行庆理财产品,虽然存在着让利给投资者的性质,但是,这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存在着较大优势,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75%,七天通知存款仅为1.35%。
  除了民生银行外,其他银行发行了这类理财产品,比如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但是并不是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具有民生银行产品的高收益,比如北京银行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只有3%到3.3%,资金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金融债等,相比目前的存款来说,收益优势不是很大,并且在未来半年加息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从中,可以看出,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在对通胀方面,多数银行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投资者只有时刻关注,仍然会发现不少高收益的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潜力巨大但风险同样存在

  年初在售的理财产品中,仍然少不了外资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比如花旗银行发行的6个月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帐户——挂钩新加坡、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指数基金,挂钩盈富基金、iShares MSCI 新加坡指数基金、iShares MSCI台湾指数基金。东亚银行在售的“巧利盈2”和“巧利盈3”,挂钩原油。此外,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等外资行均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中竞争。
  过去的2010年,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表现的十分理想。比如渣打银行数款挂钩美国石油指数基金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获得20%的年化收益。恒生银行也有不少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获得了10%的收益……
  然而,投资产品是风险和收益在一起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不少理财产品到期只有低收益或者无收益。比如农业银行数款汇率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零收益,中国银行不少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最低收益……
  2011年是通胀年,各类资产的价格存在上升压力,农产品、原油等大宗商品上涨的可能性极大。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并不是随着挂钩标的价格上涨一定获得高收益,还需要辨别结构特点。因此,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11年抗通胀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但是其中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澳元产品是外币产品的佼佼者

  新年伊始,外币理财产品也大量映入了投资者的眼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均发行了外币理财产品,涉及的币种包括美元、欧元、港元、澳元、英镑等。
  在外币理财产品中,收益水平最高的当属澳元理财产品。在销售的产品中,澳元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6%,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在5.5%左右。目前,澳元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多数在5%以上,但是其他币种的预期年收益率在4%以下。
  不过投资者在选择外币理财产品时,还需要多比较,比如年初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中,以六个月期的为例,浦发银行的1.8%,上海银行的不到2%,中国银行的为2.3%,招商银行的3.4%,光大银行的3.7%,可以发现,不同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最高相差一倍。
  可见,外币理财产品中,澳元具有极大的抗通胀能力。但是对于转换货币投资的投资者需要注意汇率风险。

  证券投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5%以上

  还有一类潜在可战胜的理财产品,那就是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仍然是心有余悸,以往发行的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多数都是亏损的,并且部分亏损较为严重。
  然而,现在银行在设计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时,都注重风险控制。因此在目前的产品设计中多采用优先次级结构,一般选取私募机构作为次级投资人,来保证优先级投资者的利益。比如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财富T计划,1年期左右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都超过5%。虽然没有10%、20%这样的预期收益,但产品的风险也较低,本金和收益都有次级投资者的保障。
  可见,与私募或者其他机构合作的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虽然没有以往的高收益的承诺,但是,5%以上的收益水平应该是可以与通胀一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跑赢CPI的银行理财产品仅有729款 2011-01-10
· 15款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逾5.1% 2011-01-09
· 2010年 银行发行7万亿理财产品 2011-01-09
· 银行理财产品宣传夸大收益 2011-01-06
· 2011银行理财产品:与CPI扳手腕 2011-01-0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积极财政之“积极”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灭鼠也要防鳄鱼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